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第三次机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否则“即便中枢章程已定,地方若不妥为衔接,轻则事体不顺、办差不力,
诿扯皮,致伤国计。”
这番话却是说到了点子上,倘若机构改革只有朝廷一家热衷,地方各省依旧维持现状,那么政令不出京师、大政决于地方的可笑情形依然很难避免。除了这一点外,在林广宇眼中,地方官制地弊端还在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层级过多,信号失真。自朝廷以下,有省、道、府、厅、州、县各级,垂直性过于强烈,条块分割过于明显,每一级在向下传递信号时都会加上本级的地方特色,结果一样好端端的政策到了县里恐怕已走形地不成人样,比如某县摊派一笔5两银子的费用,经过各层层层周转,利用火耗等各种文章,真正到了朝廷手中可能不到3两。如果非要凑齐5两不可,那么实际上该县所要征收地费用当在8两以上,大大加重了民众负担。另外,这种层级过多的危害还在于权力地失衡。遇有好处,各级层层伸手,处处加码,遇有害处,各级纷纷摇头,向下推诿。
一个是平级太少,过于集中。以某县为例,知县大人既是一县之长,同时还要兼任警察局长、财政局长、教育局长等多种身份、多重维度的角色。在封建时代因为事体不多还可以勉强应付,但在洋务开始尤其是新政相关机构设立后,知县一人根本忙不过来,他要么虚应差事,要么委托给师爷经办,种种不如意跃然纸上。造成这种原因的主要就是清代官职内重外轻的缘故,自督抚衙门以下不设属官,各省各级地方政府机构编制数量甚少。迫使当权者只能做出两个选择,要么是虚与委蛇、得过且过,要么是由主官个人自辟幕府,聘请幕友担任差事。前者不利于行政的开展,后者使职官在貌似精简的背后存在庞大的隐形队伍,而且还往往使得主官面临经济压力——所有幕僚都是需要主官掏钱支付月俸的。主官愈老实、愈清廉,他所遇到的经济压力也便愈大。林广宇深知局处所和衙署科房的无节制膨胀和幕僚的隐形职官化,使得权力体系蕴藏着结构性矛盾。
在养心殿召开的御前会议上,与会的唐绍仪、徐世昌等人一致同意开展第三次官制改革的思路,但对于具体如何去做,众人的意见却不统一。
唐绍仪主张先立后破,大破大立。即主张由朝廷讨论决定一套地方机构新体系,然后以此下发,各地行政体系一律废止,所有人员一律停止职务,然后按照类似于文官考试的要求进行优化重组。
—
徐世昌毕竟慎重些,主张先破后立,小破小立,主张在各级设立辅助决策机构,然后将原本层级过多中的人员陆续然后根据秉性与能力进行调离,充实这些辅助决策机构。等到旧有层级的人员调整得差不多后再撤销该层级。这一做法虽然稳妥,但却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到底怎么办呢?林广宇有些头痛,在心里上他是认同于唐绍仪的观念的,要有大破大立的思想;但在理性上他又觉得徐世昌的话语很有借鉴意义,真要把这些地方官员的饭碗砸了,将来足可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夹在中间的戴鸿慈等人便有些为难了,在林广宇的一再催促下,他吞吞吐吐地说了自己的意见:“臣意兼收并蓄,并妥善挑一省份试验,倘若果有成效,将来再向全国推广不迟。”
自从要将直隶建设为模范省的倡议出台后,直隶一直犹如担当试验的小白鼠一般,进行了好几项的试验,取得的成绩亦非常为人称道。是故林广宇一问起来,众人便纷纷提议直隶。
方案是定下来了,可从哪里着手呢?君臣间亦陷入了迷糊——这可不是随意诌一个便可应付的。
良久,唐绍仪抬起眼来,说道:“臣有个突破口。”
“什么,快说。”
唐绍仪报出整串的名词,林广宇微微点头,便核准了。
第三次官制改革果然已经迫在眉睫。
ps:本来觉得小说太过严肃,想增添点趣事让诸位开怀一笑,结果书评区居然炒成这样,罪过罪过,今后将继续书写严肃。第三次机遇 第三卷 第三十二章 官制改革
否则“即便中枢章程已定,地方若不妥为衔接,轻则事体不顺、办差不力,
诿扯皮,致伤国计。”
这番话却是说到了点子上,倘若机构改革只有朝廷一家热衷,地方各省依旧维持现状,那么政令不出京师、大政决于地方的可笑情形依然很难避免。除了这一点外,在林广宇眼中,地方官制地弊端还在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层级过多,信号失真。自朝廷以下,有省、道、府、厅、州、县各级,垂直性过于强烈,条块分割过于明显,每一级在向下传递信号时都会加上本级的地方特色,结果一样好端端的政策到了县里恐怕已走形地不成人样,比如某县摊派一笔5两银子的费用,经过各层层层周转,利用火耗等各种文章,真正到了朝廷手中可能不到3两。如果非要凑齐5两不可,那么实际上该县所要征收地费用当在8两以上,大大加重了民众负担。另外,这种层级过多的危害还在于权力地失衡。遇有好处,各级层层伸手,处处加码,遇有害处,各级纷纷摇头,向下推诿。
一个是平级太少,过于集中。以某县为例,知县大人既是一县之长,同时还要兼任警察局长、财政局长、教育局长等多种身份、多重维度的角色。在封建时代因为事体不多还可以勉强应付,但在洋务开始尤其是新政相关机构设立后,知县一人根本忙不过来,他要么虚应差事,要么委托给师爷经办,种种不如意跃然纸上。造成这种原因的主要就是清代官职内重外轻的缘故,自督抚衙门以下不设属官,各省各级地方政府机构编制数量甚少。迫使当权者只能做出两个选择,要么是虚与委蛇、得过且过,要么是由主官个人自辟幕府,聘请幕友担任差事。前者不利于行政的开展,后者使职官在貌似精简的背后存在庞大的隐形队伍,而且还往往使得主官面临经济压力——所有幕僚都是需要主官掏钱支付月俸的。主官愈老实、愈清廉,他所遇到的经济压力也便愈大。林广宇深知局处所和衙署科房的无节制膨胀和幕僚的隐形职官化,使得权力体系蕴藏着结构性矛盾。
在养心殿召开的御前会议上,与会的唐绍仪、徐世昌等人一致同意开展第三次官制改革的思路,但对于具体如何去做,众人的意见却不统一。
唐绍仪主张先立后破,大破大立。即主张由朝廷讨论决定一套地方机构新体系,然后以此下发,各地行政体系一律废止,所有人员一律停止职务,然后按照类似于文官考试的要求进行优化重组。
—
徐世昌毕竟慎重些,主张先破后立,小破小立,主张在各级设立辅助决策机构,然后将原本层级过多中的人员陆续然后根据秉性与能力进行调离,充实这些辅助决策机构。等到旧有层级的人员调整得差不多后再撤销该层级。这一做法虽然稳妥,但却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间。
到底怎么办呢?林广宇有些头痛,在心里上他是认同于唐绍仪的观念的,要有大破大立的思想;但在理性上他又觉得徐世昌的话语很有借鉴意义,真要把这些地方官员的饭碗砸了,将来足可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夹在中间的戴鸿慈等人便有些为难了,在林广宇的一再催促下,他吞吞吐吐地说了自己的意见:“臣意兼收并蓄,并妥善挑一省份试验,倘若果有成效,将来再向全国推广不迟。”
自从要将直隶建设为模范省的倡议出台后,直隶一直犹如担当试验的小白鼠一般,进行了好几项的试验,取得的成绩亦非常为人称道。是故林广宇一问起来,众人便纷纷提议直隶。
方案是定下来了,可从哪里着手呢?君臣间亦陷入了迷糊——这可不是随意诌一个便可应付的。
良久,唐绍仪抬起眼来,说道:“臣有个突破口。”
“什么,快说。”
唐绍仪报出整串的名词,林广宇微微点头,便核准了。
第三次官制改革果然已经迫在眉睫。
ps:本来觉得小说太过严肃,想增添点趣事让诸位开怀一笑,结果书评区居然炒成这样,罪过罪过,今后将继续书写严肃。第三次机遇 第三卷 第三十二章 官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