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济水一(1) (1/2)
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水经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
《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於秦泽。郭景纯云:联、沇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
孔安国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春秋说题辞》曰:济,齐也;齐,度也,贞也。《风俗通》曰:济出常山房子县赞皇山,庙在东郡临邑县。济者,齐也,齐其度量也。余按二济同名,所出不同,乡流亦别,斯乃应氏之非矣。今济水重源出温城西北平地。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昔晋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即此城也。俗以济水重源所发,因复谓之济源城。其水南迳其城东故县之原乡。
杜预曰:沁水县西北有原城者,是也。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东流水注之,水出西南,东北流注于济。济水又东迳原城南,东合北水,乱流东南注,分为二水。一水东南流,俗谓之为衍水,即沇水也。衍、沇声相近,传呼失实也。济水又东南,迳絺城北,而出於温矣。
其一水,枝津南流,注於湨。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勋掌谷,俗谓之为白涧水。南迳原城西。《春秋》会于湨梁,谓是水之坟梁也。《尔雅》曰:梁莫大於湨梁。梁,水堤也。湨水又东南,迳阳城东,与南源合。水出阳城南溪,阳亦樊也,一曰阳樊。《国语》曰:王以阳樊赐晋,阳人不服,文公围之。仓葛曰,阳有夏、商之嗣典,樊仲之官守焉,君而残之,无乃不可乎?公乃出阳人。
《春秋》,樊氏畔,惠王使虢公伐樊,执仲皮归于京师。即此城也,其水东北流,与漫流水合。水出轵关南,东北流,又北注于湨,谓之漫流口。湨水又东合北水,乱流东南,左会济水枝渠。湨水又东迳钟繇坞北,世谓之钟公垒。又东南,涂沟水注之,水出轵县西南山下。北流,东转,入轵县故城中,又屈而北流,出轵郭。汉文帝元年,封薄昭为侯国也。又东北流,注于湨。湨水又东北,迳波县故城北,汉高帝封公上不害为侯国。湨水又东南流,天浆涧水注之。水出轵南睾,向城北。城在睾上,俗谓之韩王城,非也。京相璠曰:或云,今河内轵西有地名向。今无。杜元凯《春秋释地》亦言是矣。盖相袭之向,故不得以地名而无城也。阚骃《十三州志》曰,轵县南山西曲,有故向城,即周向国也。
《传》曰:向姜不安于莒而归者矣。汲郡《竹书纪年》曰: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即是城也。其水有二源俱导,各出一溪,东北流,合为一川,名曰天浆溪。又东北迳一故城,俗谓之冶城。水亦曰冶水。又东流注于湨。湨水又东南流,右会同水,水出南原下,东北流,迳白骑坞南,坞在原上,据二溪之会,北带深隍,三面岨崄,惟西版筑而已。东北流,迳安国城西,又东北,注湨水。湨水东南,迳安国城东,又南,迳无辟邑西,世谓之无比城,亦曰马髀城,皆非也。朝廷以居废太子,谓之河阳庶人。
湨水又南注于河。
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又东过其县北。
济水於温城西北与故渎分。南迳温县故城西,周畿内国,司寇苏忿生之邑也。
《春秋·僖公十年》,狄灭温,温子奔卫。周襄王以赐晋文公。济水南历虢公台西。《皇览》曰:温城南有虢公台,基趾尚存。济水南流注于河。郭缘生《述征记》曰:济水迳河内温县注于河,盖沿历之实证,非为谬说也。
济水故渎,于温城西北,东南出,迳温城北,又东迳虢公冢北。《皇览》曰:虢公冢在温县郭东,济水南大冢是也。济水当王莽之世,川渎枯竭,其后水流迳通,津渠势改,寻梁脉水,不与昔同。
屈从县东南流,过坟城西,又南当巩县北,南入于河。
济水故渎,东南合奉沟水。水上承朱沟于野王城西。东南迳阳乡城北,又东南迳李城西。秦攻赵,邯郸且降,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胜,分家财飨士,得敢死者三千人,李同与赴秦军,秦军退,李同死,封其父为李侯。故徐广曰:河内平皋县有李城,即此城也。于城西南为陂水,淹地百许顷,蒹葭萑苇生焉,号曰李陂。又迳坟城西,屈而东北流,迳其城北。又东迳平皋城南,应劭曰:邢侯自襄国徙此。当齐桓公时,卫人伐邢,邢迁于夷仪,其地属晋,号曰邢邱,以其在河之皋,处势平夷,故曰平皋。瓒注《汉书》云:《春秋》,狄人伐邢,邢迁夷仪,不至此也。今襄国西有夷仪城,去襄国一百馀里,邢是丘名,非国也。余按:《春秋·宣公六年》,赤狄伐晋,围邢丘。昔晋侯送女于楚,送之邢丘,即是此处也,非无城之言。《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三年,郑城邢丘。司马彪《后汉?郡国志》云,县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矣。汉高帝七年封砀郡长项佗为侯国,赐姓刘氏。武帝以为县。其水又南注于河也。
与河合流,又东过成皋县北,又东过荥阳县北,又东至北砾磎南,东出过荥泽北。
&nbs... -->>
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
《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於秦泽。郭景纯云:联、沇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
孔安国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春秋说题辞》曰:济,齐也;齐,度也,贞也。《风俗通》曰:济出常山房子县赞皇山,庙在东郡临邑县。济者,齐也,齐其度量也。余按二济同名,所出不同,乡流亦别,斯乃应氏之非矣。今济水重源出温城西北平地。水有二源,东源出原城东北,昔晋文公伐原,以信而原降,即此城也。俗以济水重源所发,因复谓之济源城。其水南迳其城东故县之原乡。
杜预曰:沁水县西北有原城者,是也。南流与西源合,西源出原城西。东流水注之,水出西南,东北流注于济。济水又东迳原城南,东合北水,乱流东南注,分为二水。一水东南流,俗谓之为衍水,即沇水也。衍、沇声相近,传呼失实也。济水又东南,迳絺城北,而出於温矣。
其一水,枝津南流,注於湨。湨水出原城西北原山勋掌谷,俗谓之为白涧水。南迳原城西。《春秋》会于湨梁,谓是水之坟梁也。《尔雅》曰:梁莫大於湨梁。梁,水堤也。湨水又东南,迳阳城东,与南源合。水出阳城南溪,阳亦樊也,一曰阳樊。《国语》曰:王以阳樊赐晋,阳人不服,文公围之。仓葛曰,阳有夏、商之嗣典,樊仲之官守焉,君而残之,无乃不可乎?公乃出阳人。
《春秋》,樊氏畔,惠王使虢公伐樊,执仲皮归于京师。即此城也,其水东北流,与漫流水合。水出轵关南,东北流,又北注于湨,谓之漫流口。湨水又东合北水,乱流东南,左会济水枝渠。湨水又东迳钟繇坞北,世谓之钟公垒。又东南,涂沟水注之,水出轵县西南山下。北流,东转,入轵县故城中,又屈而北流,出轵郭。汉文帝元年,封薄昭为侯国也。又东北流,注于湨。湨水又东北,迳波县故城北,汉高帝封公上不害为侯国。湨水又东南流,天浆涧水注之。水出轵南睾,向城北。城在睾上,俗谓之韩王城,非也。京相璠曰:或云,今河内轵西有地名向。今无。杜元凯《春秋释地》亦言是矣。盖相袭之向,故不得以地名而无城也。阚骃《十三州志》曰,轵县南山西曲,有故向城,即周向国也。
《传》曰:向姜不安于莒而归者矣。汲郡《竹书纪年》曰: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二月,城阳、向,更名阳为河雍,向为高平。即是城也。其水有二源俱导,各出一溪,东北流,合为一川,名曰天浆溪。又东北迳一故城,俗谓之冶城。水亦曰冶水。又东流注于湨。湨水又东南流,右会同水,水出南原下,东北流,迳白骑坞南,坞在原上,据二溪之会,北带深隍,三面岨崄,惟西版筑而已。东北流,迳安国城西,又东北,注湨水。湨水东南,迳安国城东,又南,迳无辟邑西,世谓之无比城,亦曰马髀城,皆非也。朝廷以居废太子,谓之河阳庶人。
湨水又南注于河。
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又东过其县北。
济水於温城西北与故渎分。南迳温县故城西,周畿内国,司寇苏忿生之邑也。
《春秋·僖公十年》,狄灭温,温子奔卫。周襄王以赐晋文公。济水南历虢公台西。《皇览》曰:温城南有虢公台,基趾尚存。济水南流注于河。郭缘生《述征记》曰:济水迳河内温县注于河,盖沿历之实证,非为谬说也。
济水故渎,于温城西北,东南出,迳温城北,又东迳虢公冢北。《皇览》曰:虢公冢在温县郭东,济水南大冢是也。济水当王莽之世,川渎枯竭,其后水流迳通,津渠势改,寻梁脉水,不与昔同。
屈从县东南流,过坟城西,又南当巩县北,南入于河。
济水故渎,东南合奉沟水。水上承朱沟于野王城西。东南迳阳乡城北,又东南迳李城西。秦攻赵,邯郸且降,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胜,分家财飨士,得敢死者三千人,李同与赴秦军,秦军退,李同死,封其父为李侯。故徐广曰:河内平皋县有李城,即此城也。于城西南为陂水,淹地百许顷,蒹葭萑苇生焉,号曰李陂。又迳坟城西,屈而东北流,迳其城北。又东迳平皋城南,应劭曰:邢侯自襄国徙此。当齐桓公时,卫人伐邢,邢迁于夷仪,其地属晋,号曰邢邱,以其在河之皋,处势平夷,故曰平皋。瓒注《汉书》云:《春秋》,狄人伐邢,邢迁夷仪,不至此也。今襄国西有夷仪城,去襄国一百馀里,邢是丘名,非国也。余按:《春秋·宣公六年》,赤狄伐晋,围邢丘。昔晋侯送女于楚,送之邢丘,即是此处也,非无城之言。《竹书纪年》曰:梁惠成王三年,郑城邢丘。司马彪《后汉?郡国志》云,县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矣。汉高帝七年封砀郡长项佗为侯国,赐姓刘氏。武帝以为县。其水又南注于河也。
与河合流,又东过成皋县北,又东过荥阳县北,又东至北砾磎南,东出过荥泽北。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