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中华秘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职非但没有改变,反而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隋唐时期的《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云:“第八帝星高上玉皇景光君,得见增三百岁。第九尊星太微玉帝神君,又名太帝七辰元君,得见增六百岁。”宋《云笈七签》卷二十四云:“北斗星者,太极之紫盖,玄真之灵床,九皇之神席,天尊之偃房。”又云:“九皇君、九夫人内姓隐讳,知之延寿千年。”这一时期,北斗星宿几乎发展成了一切人间福祉的主宰之神。值得注意的是,《云笈七签》已经将北斗星冠以“九皇”的名号了。道教的“九皇”,最早见于《太平经》卷六十六,文曰:“天有三皇,地有三皇,人有三皇”,谓之“九皇”。而天皇、地皇、人皇之说,又源于古代的传说,晋朝王嘉《拾遗记》卷九载,频斯国有大石室,壁上刻为三皇之像:天皇十三头,地皇十一头,人皇九头,皆龙身。诸如此类记载,都只都停留于传说层面,未能通过造神运动,进一步将九皇提升为星神,但到了宋代情况发生改变,道教经典已经将上古传说中的“九皇”与主宰人间福、寿的北斗星宿联系起来了。
九皇神信仰与戏神崇拜
由于九皇神掌控着人间的富贵、寿命、农业丰歉等最为关键的“幸福指数”,所以九皇信仰,在神州大地普遍开花。清代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云:“九月各道院立坛礼斗,名曰九皇会。自八月晦日斋戒,至重阳,为斗母诞辰,献供演戏,燃灯祭拜者甚胜。不仅在道院,在民间,善男信女每到九月上日,也趋之若鹜。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民国时期,中国数个省份流传九皇信仰,如广东,“九月上日,建九皇会”;云南,“(又)礼斗,滇俗,九月朔至九日最虞,《滇略》载明正德甲辰,永昌地震,民居多覆,死伤无算,惟真武观屹然不动,礼斗人居其下,无一伤者”;江苏武进,“(重阳节)自初一至初九,设坛拜斗者,有六、七处,善男信女多有购香斗,人坛焚化者,亦极一时之盛”。浙江杭州,礼斗日期有所不同,是在六月朔至初六,“多有在庙宇礼忏,供奉斗姥,燃黄色烛,俗称拜斗,一般迷信者,于此六日中茹素持斋,戒杀生物,俗称吃斗素”。同时,九皇信仰及庆典聚会的仪式也流传到少数民族之间。王家佑《四川省道教摩崖造像》文认为,川东大足县北宋“三皇洞”,是巴人“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的“古三皇说”之遗存。四川旧俗每于九月普办‘九皇会’,届时不售荤食,全市插三角黄旗素食。
“九皇神”的信奉不仅风靡华夏,而且在海外华人信仰地区,也广泛流播。如民国时期粤东的报纸《平报》就刊载了一篇《九皇佛》的文章,认为粤东盛行的九皇神信仰源于东南亚暹罗华侨的回传。文曰:“潮安、澄海、饶平三县迷信的人们,有结社崇拜九皇佛的事。到了阴历九月的时候,就设坛迎佛呀,演剧颂经呀,守坛吃素呀。男男女女一连闹了十多天。……在各处底庵寺里头,却没有这个九皇佛的名目,听说是由暹罗输入的。”
翼宿星君为天之南方朱雀星宿,因有“天倡”之职责,才被梨园行确立为戏神,一南方朱雀,一北斗九星,从此看来,“九皇神”演变为戏神,似与翼宿星君关联不大。
也有学者提出这样的看法:“九皇神本是道教北斗九星,司察世人善恶罪福,拜祷可荐福消灾,保命延寿,为百姓奉祀,戏班亦祀之甚虔,故为戏神。”这种说法虽然注意到了北斗九星主命延福的功能,但没能突出戏曲艺人这个特殊群体信奉“九皇神”的特殊性,所论似过于宽泛。
倒是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七里面有一句话引起了戏曲民俗学者的注意,其文曰:“黄帝推神农以为九皇,作宫邑于丰,名相宫,曰宰,作武乐、制文礼以奉天。”据此有学者推测,“戏班祭祀九皇,大概同《春秋繁露》所言九皇曾‘作武乐、制文礼以奉天’有关,但在后来,又与道教的九皇相混为一了。”[[41]]这个说法既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它根据《春秋繁露》九皇为黄帝乐官的记载,推测出九皇神的缘起。但遗憾的是笔者在西汉董仲舒之后的天文学著作和道教经典中,都未发现有关北斗或九皇主礼乐的记载。况乎,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这句话,是推演“黄帝与神农”的传说,细究就更不可信了。说它不对,是这种说法没弄清楚戏神“九皇神”与道教“九皇神”的承继关系。这样看来,梨园行接受“九皇神”为戏神,应该还有其它的原因。
职非但没有改变,反而得到进一步的强化。隋唐时期的《北帝七元紫庭延生秘诀》云:“第八帝星高上玉皇景光君,得见增三百岁。第九尊星太微玉帝神君,又名太帝七辰元君,得见增六百岁。”宋《云笈七签》卷二十四云:“北斗星者,太极之紫盖,玄真之灵床,九皇之神席,天尊之偃房。”又云:“九皇君、九夫人内姓隐讳,知之延寿千年。”这一时期,北斗星宿几乎发展成了一切人间福祉的主宰之神。值得注意的是,《云笈七签》已经将北斗星冠以“九皇”的名号了。道教的“九皇”,最早见于《太平经》卷六十六,文曰:“天有三皇,地有三皇,人有三皇”,谓之“九皇”。而天皇、地皇、人皇之说,又源于古代的传说,晋朝王嘉《拾遗记》卷九载,频斯国有大石室,壁上刻为三皇之像:天皇十三头,地皇十一头,人皇九头,皆龙身。诸如此类记载,都只都停留于传说层面,未能通过造神运动,进一步将九皇提升为星神,但到了宋代情况发生改变,道教经典已经将上古传说中的“九皇”与主宰人间福、寿的北斗星宿联系起来了。
九皇神信仰与戏神崇拜
由于九皇神掌控着人间的富贵、寿命、农业丰歉等最为关键的“幸福指数”,所以九皇信仰,在神州大地普遍开花。清代潘荣升《帝京岁时纪胜》云:“九月各道院立坛礼斗,名曰九皇会。自八月晦日斋戒,至重阳,为斗母诞辰,献供演戏,燃灯祭拜者甚胜。不仅在道院,在民间,善男信女每到九月上日,也趋之若鹜。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民国时期,中国数个省份流传九皇信仰,如广东,“九月上日,建九皇会”;云南,“(又)礼斗,滇俗,九月朔至九日最虞,《滇略》载明正德甲辰,永昌地震,民居多覆,死伤无算,惟真武观屹然不动,礼斗人居其下,无一伤者”;江苏武进,“(重阳节)自初一至初九,设坛拜斗者,有六、七处,善男信女多有购香斗,人坛焚化者,亦极一时之盛”。浙江杭州,礼斗日期有所不同,是在六月朔至初六,“多有在庙宇礼忏,供奉斗姥,燃黄色烛,俗称拜斗,一般迷信者,于此六日中茹素持斋,戒杀生物,俗称吃斗素”。同时,九皇信仰及庆典聚会的仪式也流传到少数民族之间。王家佑《四川省道教摩崖造像》文认为,川东大足县北宋“三皇洞”,是巴人“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的“古三皇说”之遗存。四川旧俗每于九月普办‘九皇会’,届时不售荤食,全市插三角黄旗素食。
“九皇神”的信奉不仅风靡华夏,而且在海外华人信仰地区,也广泛流播。如民国时期粤东的报纸《平报》就刊载了一篇《九皇佛》的文章,认为粤东盛行的九皇神信仰源于东南亚暹罗华侨的回传。文曰:“潮安、澄海、饶平三县迷信的人们,有结社崇拜九皇佛的事。到了阴历九月的时候,就设坛迎佛呀,演剧颂经呀,守坛吃素呀。男男女女一连闹了十多天。……在各处底庵寺里头,却没有这个九皇佛的名目,听说是由暹罗输入的。”
翼宿星君为天之南方朱雀星宿,因有“天倡”之职责,才被梨园行确立为戏神,一南方朱雀,一北斗九星,从此看来,“九皇神”演变为戏神,似与翼宿星君关联不大。
也有学者提出这样的看法:“九皇神本是道教北斗九星,司察世人善恶罪福,拜祷可荐福消灾,保命延寿,为百姓奉祀,戏班亦祀之甚虔,故为戏神。”这种说法虽然注意到了北斗九星主命延福的功能,但没能突出戏曲艺人这个特殊群体信奉“九皇神”的特殊性,所论似过于宽泛。
倒是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七里面有一句话引起了戏曲民俗学者的注意,其文曰:“黄帝推神农以为九皇,作宫邑于丰,名相宫,曰宰,作武乐、制文礼以奉天。”据此有学者推测,“戏班祭祀九皇,大概同《春秋繁露》所言九皇曾‘作武乐、制文礼以奉天’有关,但在后来,又与道教的九皇相混为一了。”[[41]]这个说法既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它根据《春秋繁露》九皇为黄帝乐官的记载,推测出九皇神的缘起。但遗憾的是笔者在西汉董仲舒之后的天文学著作和道教经典中,都未发现有关北斗或九皇主礼乐的记载。况乎,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这句话,是推演“黄帝与神农”的传说,细究就更不可信了。说它不对,是这种说法没弄清楚戏神“九皇神”与道教“九皇神”的承继关系。这样看来,梨园行接受“九皇神”为戏神,应该还有其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