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九一之小作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杨子建综合各方因素,决定将第一投稿对象确定为《南剑日报》的副刊编辑——诗人言丛。
他打算给言丛负责的副刊“百花园”写一组共五首诗歌。
诗歌性价比最高:它字数少,稿酬高,好忽悠。
诗歌稿费是按行来计算的,一行一元,中间空格也算一行,这五首诗写一百行也才不到七百字,就有一百元稿酬,如果写成散文,得要六七千字,这么长的散文,除非是名家约稿,否则报纸副刊根本不可能刊发。
诗歌是最奇葩的文学体裁,说它好写,骆宾王七岁就能《鹅鹅鹅》;说它难写,是因为流派众多,特别是新诗,不同时期都有鲜明风格,很难有一个标准。
对杨子建来说,编辑言丛就是古代科举的考官,在分析其某些偏好后,便决定投其所好,握紧钢笔,开始在作文簿的绿色方格上奋笔疾书,转眼就写出了两首诗歌——
《古寺》:
带着宿世的虔诚
遁着钟罄的一脉余音的呼唤
我悄悄地走来
曲径通幽,花木飘香
在蓦然回首处
展现千年古寺沧桑的容颜
庄严而从容
……
有晨曦照耀飞鸟的悲悯
有的潭影映照内心的宁静
三生石上多少轮回
在这一刻
俱成空
……
《霜叶渔火》:
寒山寺外的漫山枫叶
红了又绿,红了再红
一年年,荏苒千年
月起月落,寒鸦轻啼
化为满满的乡愁
……
如今再登临
那姑苏城外的夕阳
踏着一江渔火
在晚风中遥听带霜的钟声
诉说着千载的旅舟
……
自从习惯电脑打字后,已经好久没动笔了,才写了两首诗三百多字,杨子建就觉得手腕微酸。
他审校了一遍,改了一两处,吹了吹纸,把墨迹吹干,然后翻新一页,把《日暮乡关》、《巴山夜雨》和《雪国》等三首诗撰写出来。
五首诗歌中的四首,与古诗有关,另一首也带着古诗意境,言丛最喜欢这种传统复古的新古典主义诗歌。
虽然在杨子建看来,这所谓的新古典主义,其实就是把古诗用现代的语言翻译一下,打乱顺序,使它的意象外沿扩展开来——换句话说,就是让读者觉得在原来诗歌意境的基础上,还藏着某种未知的深意。
其实就是玩文字堆砌的游戏,高级忽悠,让人不明觉历,又能自圆自说。
但这种新诗却非常好学,而且不容易被和谐。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诗歌,大陆流行朦胧诗、印象派、新生代,什么北岛顾城海子,烙着诗人的个人气质和传奇人生经历,模仿也没有用,根本流行不起来,最后越走越窄,演变成了一种“只有诗人才看得懂的诗”。
至于毁誉参半的汪国真诗歌,这种口号式的励志诗,也只有汪教主能写,因为它更像是一种宗教式的格言,高高在上,本质上已经脱离了生活和人性,这种诗风由他而起,也由他而终。
闽中受宝岛诗人余光中、席慕容等影响较深,另有一番发展,形成这种传统雅致的返古诗风,喜欢从唐诗宋词中抒发现代的感悟,言丛就是这类诗歌的探索者和推导者。
这五首诗歌是杨子建在后来创作的十五首组诗中的一部份,当时投给言丛后,因为投其所好,几乎当周整组发表,言丛还写了一篇高度好评的编辑评论,寄来样报时,还夹着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当然,那时杨子建已经小有名气,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如今他是一个初学者,虽然已经把有深度的诗歌或句子拿掉,采用初中生就能接触的古诗,演绎表达的,也是原作古诗本来就有的思想感情,更像是古诗的现代翻译体——只要能发表出来拿到稿费,就已经“鹅米豆腐”了。
杨子建综合各方因素,决定将第一投稿对象确定为《南剑日报》的副刊编辑——诗人言丛。
他打算给言丛负责的副刊“百花园”写一组共五首诗歌。
诗歌性价比最高:它字数少,稿酬高,好忽悠。
诗歌稿费是按行来计算的,一行一元,中间空格也算一行,这五首诗写一百行也才不到七百字,就有一百元稿酬,如果写成散文,得要六七千字,这么长的散文,除非是名家约稿,否则报纸副刊根本不可能刊发。
诗歌是最奇葩的文学体裁,说它好写,骆宾王七岁就能《鹅鹅鹅》;说它难写,是因为流派众多,特别是新诗,不同时期都有鲜明风格,很难有一个标准。
对杨子建来说,编辑言丛就是古代科举的考官,在分析其某些偏好后,便决定投其所好,握紧钢笔,开始在作文簿的绿色方格上奋笔疾书,转眼就写出了两首诗歌——
《古寺》:
带着宿世的虔诚
遁着钟罄的一脉余音的呼唤
我悄悄地走来
曲径通幽,花木飘香
在蓦然回首处
展现千年古寺沧桑的容颜
庄严而从容
……
有晨曦照耀飞鸟的悲悯
有的潭影映照内心的宁静
三生石上多少轮回
在这一刻
俱成空
……
《霜叶渔火》:
寒山寺外的漫山枫叶
红了又绿,红了再红
一年年,荏苒千年
月起月落,寒鸦轻啼
化为满满的乡愁
……
如今再登临
那姑苏城外的夕阳
踏着一江渔火
在晚风中遥听带霜的钟声
诉说着千载的旅舟
……
自从习惯电脑打字后,已经好久没动笔了,才写了两首诗三百多字,杨子建就觉得手腕微酸。
他审校了一遍,改了一两处,吹了吹纸,把墨迹吹干,然后翻新一页,把《日暮乡关》、《巴山夜雨》和《雪国》等三首诗撰写出来。
五首诗歌中的四首,与古诗有关,另一首也带着古诗意境,言丛最喜欢这种传统复古的新古典主义诗歌。
虽然在杨子建看来,这所谓的新古典主义,其实就是把古诗用现代的语言翻译一下,打乱顺序,使它的意象外沿扩展开来——换句话说,就是让读者觉得在原来诗歌意境的基础上,还藏着某种未知的深意。
其实就是玩文字堆砌的游戏,高级忽悠,让人不明觉历,又能自圆自说。
但这种新诗却非常好学,而且不容易被和谐。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诗歌,大陆流行朦胧诗、印象派、新生代,什么北岛顾城海子,烙着诗人的个人气质和传奇人生经历,模仿也没有用,根本流行不起来,最后越走越窄,演变成了一种“只有诗人才看得懂的诗”。
至于毁誉参半的汪国真诗歌,这种口号式的励志诗,也只有汪教主能写,因为它更像是一种宗教式的格言,高高在上,本质上已经脱离了生活和人性,这种诗风由他而起,也由他而终。
闽中受宝岛诗人余光中、席慕容等影响较深,另有一番发展,形成这种传统雅致的返古诗风,喜欢从唐诗宋词中抒发现代的感悟,言丛就是这类诗歌的探索者和推导者。
这五首诗歌是杨子建在后来创作的十五首组诗中的一部份,当时投给言丛后,因为投其所好,几乎当周整组发表,言丛还写了一篇高度好评的编辑评论,寄来样报时,还夹着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当然,那时杨子建已经小有名气,才会有这样的待遇,如今他是一个初学者,虽然已经把有深度的诗歌或句子拿掉,采用初中生就能接触的古诗,演绎表达的,也是原作古诗本来就有的思想感情,更像是古诗的现代翻译体——只要能发表出来拿到稿费,就已经“鹅米豆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