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晚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子山西北面的张王寨没有发生战斗。
按照皇太极的既定战术,这三个荒村是对付登州火器的重要支撑点,是后金作战成功的重要保证。后金前锋在三个荒村都遇到了登州的先遣队争夺,这些先遣队大多为龙骑兵或鸳鸯阵编制,双方为了三个废墟大打出手,后金随即利用骑兵数量和速度的优势派出大队援兵,压缩了登州骑兵的阵线,使得争夺四个小村的登州先遣队得到的增援有限,后金兵在几个荒村的争夺上占据了一定优势。
辰时六刻,两阵中间四个小村的第一轮争夺进入尾声,后金军在东侧的二台子村投入千人的重兵,并派出镶蓝旗骑兵策应,登州第四营两个鸳鸯阵编制的局被赶出了小村,在一支登州骑兵接应下退回了徐山,确保了皇太极左翼防守的战术得以执行。
中路的王家屯村在战线〖中〗央,是平野中唯一可作为屏障的地方,双方在这里投入的兵力都十分有力,经过激烈争夺后,双方各自占据了半个村落,使对方的计划都落空了。
因为多尔衮的犹豫,西侧转子山东坡脚下的转子山村则被登州镇第一营第一总二司所夺取,一支登州骑兵随后赶到,第二司的炮兵也跟着进村,在村子的北边架设火炮。
转子山西北的张王寨则被后金正白旗占据,使得后金军获得了绕过转子山西侧的道路控制权。
双方对战场地利的预先争夺落下帷幕,后金军取得了东侧的二台子村、转子山西侧的骑兵通道和〖中〗央王家屯村的一半,皇太极“东守西攻”的战术目标达成了一半,西攻的重要节点转子山村却落到了登州镇手中。
徐山和转子山之间的旷野上,登州和后金游骑往来追逐,双方游骑都无法将对方赶出战场,随着双方大军的接近,中间游骑的活动空间变得狭小,稍大规模的支援骑兵纷纷向各自大阵,只留下一些零散的骑兵对峙。
两支大军的前锋陆续到达战场,皆以骑兵为主,以控制各自的列阵位置,两军前锋相距两里有余。前锋稳定战线后,汪洋般的大阵在无数旗号指挥下开始列阵。
。。。
巳时,登州镇大军到达阵线位置,榆林铺外的白色原野被红色所覆盖,阵线上满是夺目的红色,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在号鼓声中令行禁止,整齐的踏步让地面都发出微微的震动,各营在旗号鼓点的指挥下进入各自作战位置。
登州镇的大阵分为两线,第一线是五个战兵营,自转子山向徐山方向依次为战兵第一、第二、第三、第七、第四营。
前阵这五个战兵营亦是两线部署,皆以方阵步兵在前,战兵每营下辖方阵千总部两个,每个千总部所属的两个司一前一后部署,前后间隔七十步,每司两连左右间隔为二十步,互相可以用侧射火力支援。
中路战兵营所属的鸳鸯阵千总部的两司拆分使用,一司以登州镇最灵活的战斗组部署于前后方阵之间,策应前阵作战,随时支援前阵薄弱点,各营编制中的哨骑等骑兵编制亦全部在中间地带部署,另外一司则部署于前阵第二线之后,担任全营预备队。在方阵之中部署的鸳鸯阵既可以汇合成的戚家军的大阵交战,亦可以利用鸳鸯阵的灵活和高度机动性穿过方阵间隙,对敌人实施快速进攻和反击。
在冷热兵器交汇的时期,陈新将西方和东方的新军事变革战术杂揉在一起,形成了登州镇独特的战兵营编制,既有欧洲方阵的厚重,又保留下了戚家军鸳鸯阵的灵活。
大阵第二线包括近卫旅的两个营,左侧为近卫第一营,右侧为近卫第二营,陈新直辖的第六营第一千总部加强到了前阵左翼第二线,归属前阵左翼指挥,作为左翼的预备队,同时防御转子山西侧方向,防止建奴骑兵从转子山西侧通道突袭后阵。
登州骑兵营下辖四个骑兵千总部、两个龙骑兵千总部和一个直辖哨骑队,合计六千八百人,为了调动的灵活性,军令司临时整编为两个骑兵营,各下辖两个骑兵千总部和一个龙骑兵千总部,骑兵第一营部署于地形开阔的前阵最左翼,骑兵第二营则由陈新直辖,布置在后阵左翼。
登州镇摆出了一个两线部署的厚重阵形,前阵第一营、第六营第一总、骑兵第一营归属为左翼,指挥主官为第一营营官范守业,第二营、第三营为前阵中军,指挥主官为辽南第一旅旅长郑三虎,第七营、第四营为前阵右翼,指挥主官为第二旅旅长朱国斌。
后阵为近卫旅,下辖近卫第一营、近卫第二营及近卫骑兵千总部,指挥主官为王长福,担任全军预备队。剩余的骑兵第二营、战斗工兵连则由陈新直辖。
经过前锋的争夺,登州虽然丢失了二台子村,却控制了左翼重要的转子山村,右翼有徐山作为支撑点,中路的王家屯则在争夺中,在开局取得了一定的地利,基本达到了陈新主动选择战场的目的。
双方都是这个时代的强军,布阵进行得很快捷,一面面认旗出现在对方视野中,崇祯八年九月九日巳时二刻,两军主帅认旗互相在望。
(未完待续
子山西北面的张王寨没有发生战斗。
按照皇太极的既定战术,这三个荒村是对付登州火器的重要支撑点,是后金作战成功的重要保证。后金前锋在三个荒村都遇到了登州的先遣队争夺,这些先遣队大多为龙骑兵或鸳鸯阵编制,双方为了三个废墟大打出手,后金随即利用骑兵数量和速度的优势派出大队援兵,压缩了登州骑兵的阵线,使得争夺四个小村的登州先遣队得到的增援有限,后金兵在几个荒村的争夺上占据了一定优势。
辰时六刻,两阵中间四个小村的第一轮争夺进入尾声,后金军在东侧的二台子村投入千人的重兵,并派出镶蓝旗骑兵策应,登州第四营两个鸳鸯阵编制的局被赶出了小村,在一支登州骑兵接应下退回了徐山,确保了皇太极左翼防守的战术得以执行。
中路的王家屯村在战线〖中〗央,是平野中唯一可作为屏障的地方,双方在这里投入的兵力都十分有力,经过激烈争夺后,双方各自占据了半个村落,使对方的计划都落空了。
因为多尔衮的犹豫,西侧转子山东坡脚下的转子山村则被登州镇第一营第一总二司所夺取,一支登州骑兵随后赶到,第二司的炮兵也跟着进村,在村子的北边架设火炮。
转子山西北的张王寨则被后金正白旗占据,使得后金军获得了绕过转子山西侧的道路控制权。
双方对战场地利的预先争夺落下帷幕,后金军取得了东侧的二台子村、转子山西侧的骑兵通道和〖中〗央王家屯村的一半,皇太极“东守西攻”的战术目标达成了一半,西攻的重要节点转子山村却落到了登州镇手中。
徐山和转子山之间的旷野上,登州和后金游骑往来追逐,双方游骑都无法将对方赶出战场,随着双方大军的接近,中间游骑的活动空间变得狭小,稍大规模的支援骑兵纷纷向各自大阵,只留下一些零散的骑兵对峙。
两支大军的前锋陆续到达战场,皆以骑兵为主,以控制各自的列阵位置,两军前锋相距两里有余。前锋稳定战线后,汪洋般的大阵在无数旗号指挥下开始列阵。
。。。
巳时,登州镇大军到达阵线位置,榆林铺外的白色原野被红色所覆盖,阵线上满是夺目的红色,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在号鼓声中令行禁止,整齐的踏步让地面都发出微微的震动,各营在旗号鼓点的指挥下进入各自作战位置。
登州镇的大阵分为两线,第一线是五个战兵营,自转子山向徐山方向依次为战兵第一、第二、第三、第七、第四营。
前阵这五个战兵营亦是两线部署,皆以方阵步兵在前,战兵每营下辖方阵千总部两个,每个千总部所属的两个司一前一后部署,前后间隔七十步,每司两连左右间隔为二十步,互相可以用侧射火力支援。
中路战兵营所属的鸳鸯阵千总部的两司拆分使用,一司以登州镇最灵活的战斗组部署于前后方阵之间,策应前阵作战,随时支援前阵薄弱点,各营编制中的哨骑等骑兵编制亦全部在中间地带部署,另外一司则部署于前阵第二线之后,担任全营预备队。在方阵之中部署的鸳鸯阵既可以汇合成的戚家军的大阵交战,亦可以利用鸳鸯阵的灵活和高度机动性穿过方阵间隙,对敌人实施快速进攻和反击。
在冷热兵器交汇的时期,陈新将西方和东方的新军事变革战术杂揉在一起,形成了登州镇独特的战兵营编制,既有欧洲方阵的厚重,又保留下了戚家军鸳鸯阵的灵活。
大阵第二线包括近卫旅的两个营,左侧为近卫第一营,右侧为近卫第二营,陈新直辖的第六营第一千总部加强到了前阵左翼第二线,归属前阵左翼指挥,作为左翼的预备队,同时防御转子山西侧方向,防止建奴骑兵从转子山西侧通道突袭后阵。
登州骑兵营下辖四个骑兵千总部、两个龙骑兵千总部和一个直辖哨骑队,合计六千八百人,为了调动的灵活性,军令司临时整编为两个骑兵营,各下辖两个骑兵千总部和一个龙骑兵千总部,骑兵第一营部署于地形开阔的前阵最左翼,骑兵第二营则由陈新直辖,布置在后阵左翼。
登州镇摆出了一个两线部署的厚重阵形,前阵第一营、第六营第一总、骑兵第一营归属为左翼,指挥主官为第一营营官范守业,第二营、第三营为前阵中军,指挥主官为辽南第一旅旅长郑三虎,第七营、第四营为前阵右翼,指挥主官为第二旅旅长朱国斌。
后阵为近卫旅,下辖近卫第一营、近卫第二营及近卫骑兵千总部,指挥主官为王长福,担任全军预备队。剩余的骑兵第二营、战斗工兵连则由陈新直辖。
经过前锋的争夺,登州虽然丢失了二台子村,却控制了左翼重要的转子山村,右翼有徐山作为支撑点,中路的王家屯则在争夺中,在开局取得了一定的地利,基本达到了陈新主动选择战场的目的。
双方都是这个时代的强军,布阵进行得很快捷,一面面认旗出现在对方视野中,崇祯八年九月九日巳时二刻,两军主帅认旗互相在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