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碧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要再弄个上下院出来天天开大会,除了给自己添堵,不会有其他作用。而李雪鳞虽然不喜欢做个勤恳的独裁者,却更加不愿意亲手培养个赶他下台的接班人,因此从制度上不允许出现糊弄他的权臣。
至于社会文化,郡王殿下给予了非同一般的重视。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郡国内部凭空建立起了一套新闻出版系统。凡是李雪鳞有何指示,最多一个月就能到达最偏远的乡村,并且负责派送报纸的士兵还要把报上的内容完完整整念过一遍才能走。甚至可以说,李雪鳞治下有不少居民不知道大夏天子住在哪儿,但是对于渤海郡王的施政可以倒背如流。
而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李雪鳞倒是抱着一种奇怪的心态来对待。毕竟小农经济几千年,你不去管它,老百姓自己也会开垦荒地找饭吃。只要官府不折腾,老天不折腾,人与人之间不借着种族宗教相互折腾,饿死人是不常有的。只要饿不死,这年代的居民还没什么解放全人类的崇高追求,也不会想要砸烂封建腐朽的郡王殿下。
但是饿不死不代表上上大吉。李雪鳞的志愿表上可不包括丐帮帮主一项。再说了,当初是他先开口提出的双倍税赋租借案。板着手指一算,再过不久就得交出五万石谷麦和十万白银。再加上他主动替商人交的税收,十三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已经记在了政府开支里。这笔钱现在大半还没有着落。
好在李雪鳞在回到封地后多了个心眼。那些个农业部、教育部什么的都是他自己鼓捣出来的玩意儿。作为大夏名义上的封国,他要报给朝廷的名单上自然都是些刺史、司政使、学督。等他慢工出细活地把这份名单弄完,已经是天兴六年的白露了。
渤海郡王自然也是很诚恳地向皇帝进行了自我批评,反省工作中的不足。但是又强调了一下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么多官员的缺口,朝廷不管,全靠自力更生——偷渡也算——要一个个从村里乡间像挖萝卜那样挖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然官员都没到位,这政府就是个空气。政府是空气,又有谁来收税收粮呢?所以天兴六年农历七月才应该是渤海国财政年度的起点。当然,郡王殿下很有诚意地表示,为了不让皇帝缺钱花,到天兴七年正月,他会先把这半年的账结一下,以后大家还是按照农历的自然年算。
李雪鳞不是普通的杨白劳,是个欠了一屁股债,但是武装到牙齿,手拿滴血利刃的杨白劳。而朝廷自然也不是黄世仁,而是个家当只存在于应收账款里,平时缺吃少穿,还被杨白劳整天拿刀在眼前晃悠的黄世仁。李雪鳞不想撕破脸,连李毅连着给他下的几个绊子都没提,朝廷自然也不会再打自己耳光。毕竟只要智商稍微正常点的人,通过这几件事都看明白了硬碰硬是行不通的。于是长在红旗下的渤海郡王充分发挥了21世纪好青年勇于言利的优良作风,硬生生赖掉了六万五千两银子和二万五千石的粮食。
把大方向校正,再耍了点无赖之后,郡王殿下便和属下官员们一同投入了热火朝天的国家建设中。开会、视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两手抓,两手都很硬。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忙得团团转。按照李雪鳞的想法,如果到时候实在没钱,也就得考虑提前启用高丽这份应急食品了。
高丽国比起大夏是寒酸了点,不过也有百多年没有大规模战事,他们的王京里就算没有上百万两白银,搜罗搜罗总还能找出个几十万,够让李雪鳞交上好几年租子了。
要说高丽的运气也真好,至少是好运气还没用完。不久之后李雪鳞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靠,这些家伙是不是漏了小数点?——这是他在天兴七年正月看到审计局送来的报表后的第一反应。根据上头的数据,在过去的半年里,因为郡王殿下的正确领导,因为各级政府官员的辛勤工作,因为全体人民的忘我投入,渤海郡国的GDP总量有了长足的增长。
增长了多少呢?李雪鳞在找人反复确认过之后,终于认可那个破天荒的数字——664%
在内阁会议上,李雪鳞把统计报告扔在桌上,做了个投降的动作:“好吧,就算有战后重建的部分,就算有人口急剧膨胀的因素,664%——我无话可说。各位对这个数字有什么看法?”
总理大臣李衍和副总理胡涛交换了眼色,问道:“王爷是觉得还可更好些?倒也是。虽然这国……国民生产总值涨得挺快,收上来的税赋却不多。”
“更好?天哪……”李雪鳞苦笑道,“我的意思是,这个数字太夸张了,简直让人没法相信。664%?如果报上来的是16.4%,我早就高兴得跳起来了。在我的那个时……那个了解中,一般有10%的增长就是很了不得的事了。”
李衍放下了心,捻须微笑:“原来王爷是喜出望外,这倒是当局者迷了。”
“嗯?”
“王爷适才所说,战后重建、丁口增长,这只是其一。王爷记不记得,你颁行的经济振兴法案都有哪些内容?”
“设立银行、规范货币、明确税率、提升城市化率、鼓励工商业、大规模政府投资、引入民间资本开办大型国企、建立社会保障机制……都是些常规举措。这又怎么了?”
“这又怎么了?”李衍和胡涛听了,一愣,随即都摇着头苦笑起来,“王爷,你可知,这其中每一项都可称得上惊世骇俗。”
要再弄个上下院出来天天开大会,除了给自己添堵,不会有其他作用。而李雪鳞虽然不喜欢做个勤恳的独裁者,却更加不愿意亲手培养个赶他下台的接班人,因此从制度上不允许出现糊弄他的权臣。
至于社会文化,郡王殿下给予了非同一般的重视。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郡国内部凭空建立起了一套新闻出版系统。凡是李雪鳞有何指示,最多一个月就能到达最偏远的乡村,并且负责派送报纸的士兵还要把报上的内容完完整整念过一遍才能走。甚至可以说,李雪鳞治下有不少居民不知道大夏天子住在哪儿,但是对于渤海郡王的施政可以倒背如流。
而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经济,李雪鳞倒是抱着一种奇怪的心态来对待。毕竟小农经济几千年,你不去管它,老百姓自己也会开垦荒地找饭吃。只要官府不折腾,老天不折腾,人与人之间不借着种族宗教相互折腾,饿死人是不常有的。只要饿不死,这年代的居民还没什么解放全人类的崇高追求,也不会想要砸烂封建腐朽的郡王殿下。
但是饿不死不代表上上大吉。李雪鳞的志愿表上可不包括丐帮帮主一项。再说了,当初是他先开口提出的双倍税赋租借案。板着手指一算,再过不久就得交出五万石谷麦和十万白银。再加上他主动替商人交的税收,十三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已经记在了政府开支里。这笔钱现在大半还没有着落。
好在李雪鳞在回到封地后多了个心眼。那些个农业部、教育部什么的都是他自己鼓捣出来的玩意儿。作为大夏名义上的封国,他要报给朝廷的名单上自然都是些刺史、司政使、学督。等他慢工出细活地把这份名单弄完,已经是天兴六年的白露了。
渤海郡王自然也是很诚恳地向皇帝进行了自我批评,反省工作中的不足。但是又强调了一下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么多官员的缺口,朝廷不管,全靠自力更生——偷渡也算——要一个个从村里乡间像挖萝卜那样挖出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既然官员都没到位,这政府就是个空气。政府是空气,又有谁来收税收粮呢?所以天兴六年农历七月才应该是渤海国财政年度的起点。当然,郡王殿下很有诚意地表示,为了不让皇帝缺钱花,到天兴七年正月,他会先把这半年的账结一下,以后大家还是按照农历的自然年算。
李雪鳞不是普通的杨白劳,是个欠了一屁股债,但是武装到牙齿,手拿滴血利刃的杨白劳。而朝廷自然也不是黄世仁,而是个家当只存在于应收账款里,平时缺吃少穿,还被杨白劳整天拿刀在眼前晃悠的黄世仁。李雪鳞不想撕破脸,连李毅连着给他下的几个绊子都没提,朝廷自然也不会再打自己耳光。毕竟只要智商稍微正常点的人,通过这几件事都看明白了硬碰硬是行不通的。于是长在红旗下的渤海郡王充分发挥了21世纪好青年勇于言利的优良作风,硬生生赖掉了六万五千两银子和二万五千石的粮食。
把大方向校正,再耍了点无赖之后,郡王殿下便和属下官员们一同投入了热火朝天的国家建设中。开会、视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两手抓,两手都很硬。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忙得团团转。按照李雪鳞的想法,如果到时候实在没钱,也就得考虑提前启用高丽这份应急食品了。
高丽国比起大夏是寒酸了点,不过也有百多年没有大规模战事,他们的王京里就算没有上百万两白银,搜罗搜罗总还能找出个几十万,够让李雪鳞交上好几年租子了。
要说高丽的运气也真好,至少是好运气还没用完。不久之后李雪鳞就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靠,这些家伙是不是漏了小数点?——这是他在天兴七年正月看到审计局送来的报表后的第一反应。根据上头的数据,在过去的半年里,因为郡王殿下的正确领导,因为各级政府官员的辛勤工作,因为全体人民的忘我投入,渤海郡国的GDP总量有了长足的增长。
增长了多少呢?李雪鳞在找人反复确认过之后,终于认可那个破天荒的数字——664%
在内阁会议上,李雪鳞把统计报告扔在桌上,做了个投降的动作:“好吧,就算有战后重建的部分,就算有人口急剧膨胀的因素,664%——我无话可说。各位对这个数字有什么看法?”
总理大臣李衍和副总理胡涛交换了眼色,问道:“王爷是觉得还可更好些?倒也是。虽然这国……国民生产总值涨得挺快,收上来的税赋却不多。”
“更好?天哪……”李雪鳞苦笑道,“我的意思是,这个数字太夸张了,简直让人没法相信。664%?如果报上来的是16.4%,我早就高兴得跳起来了。在我的那个时……那个了解中,一般有10%的增长就是很了不得的事了。”
李衍放下了心,捻须微笑:“原来王爷是喜出望外,这倒是当局者迷了。”
“嗯?”
“王爷适才所说,战后重建、丁口增长,这只是其一。王爷记不记得,你颁行的经济振兴法案都有哪些内容?”
“设立银行、规范货币、明确税率、提升城市化率、鼓励工商业、大规模政府投资、引入民间资本开办大型国企、建立社会保障机制……都是些常规举措。这又怎么了?”
“这又怎么了?”李衍和胡涛听了,一愣,随即都摇着头苦笑起来,“王爷,你可知,这其中每一项都可称得上惊世骇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