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碧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你知不知道李阳朔现在何处?”
被叫到书房单独谈话的齐楚,对着强压怒火的晋王手一摊,淡然道:“师长的行动一向保密,我只负责协调两军的配合,不会被告知这种机密。不过再怎么跑,他也总是在辽东罢。”
“保密?嘿嘿。”晋王冷笑两声,怒气更甚,“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在北海*边做的好事!现下他早就不是你口中的师长,已经自封为什么‘军长’了!”
“王爷指的是什么?”
“还能有什么!”晋王霍地站起,将一份密报扔在齐楚面前,须发戟张:“他带了五千人马会盟诸胡,自称天可汗,这你也敢说不知道!天可汗,那是他能当的么!他知不知道这个称号是什么意思!这已经是谋……唉!”
齐楚有些同情地看看颓坐回椅子的李衍,慢慢捡起密报,看了两眼,合上,放到一边。
“齐楚,你作何解释!这儿没有外人,不妨将话挑明——我问你,李阳朔是否已有了不臣之心?”
“若是,又当如何?”
“这……这等大逆不道的话你也说得出来!”晋王再次勃然大怒。他还没见过能够对“谋反”指控如此不在乎的人。这齐楚若是没有上头授意,借他一百个胆子都不敢提出这么态度鲜明的反问。
“王爷息怒。王爷仔细想想,我们军长是不是大夏百姓?”
“他自然是……”晋王说到一半居然卡了壳。李雪鳞到底是不是大夏朝的老百姓,这个写在密函上送给新晋游骑兵中校的问题确实切中要害。按那人自己的说法,直到去年秋天为止都是在海外荒岛上和野人结伴而居,严格来说并非在大夏土生土长,自然没有从小沐浴在浩荡皇恩之下,要说“不臣”也很牵强。但此人一来身世有些问题,和皇室之间的瓜葛若有若无。二来,虽说不多,去年冬天好歹也在大夏禁军里拿过两个月俸禄,兵部的册子上挂了个名字。但话又说回来,虽然他在兵部挂了名,户部的丁口登记上却是空白,真要追究也不过相当于外来的客将。
这样的话,说他谋反倒确实有些不通。顶多是大家走到一起几个月后又各干各的罢了。李阳朔吃了大夏一个秋天的粮食,还一场消解亡国危机的大胜,也算是做到家了。
齐楚见晋王犹豫了一下,趁热打铁道:“军长常说王爷才略非凡,王爷不妨再想想。若我们军长直接听命于朝廷,他如何号令群胡?若不能号令群胡,又何以与苏合人抗衡?若不能与苏合人抗衡,那如今年这般大好形势不过是昙花一现。等过个两年敌人恢复了元气,不免又是兵戈涂炭。”
假设,论证,再假设,再论证。齐楚乍听之下逻辑严密的一番话,竟让晋王微微点了点头。
“若是再想深一层,王爷,北方胡族每百年便会有人一统草原,威逼朝廷。王爷您想,这位英雄人物是胡族好呢,还是我们汉人对大夏更有利些?我们军长毕竟说汉语,写汉字,麾下高级军官也是汉家子弟居多。说实话,在担心我们军长欲不利于朝廷之前,倒是他能不能收服诸胡才是个大问题。”
“唔……这倒也在理。”
“王爷明断。齐楚在王爷面前不敢卖弄聪明。但王爷可以设想,我们军长若是有反意,大可以驱虎吞狼,让苏合和大夏打个精疲力竭,他再从中渔利。何苦此时自立为汗,惹得苏合不仅是燕山、辽东两部侧目,只怕连西征中的主力也会注意到他。这个时机选得可不是没有道理。”
“此话怎讲?”
“我军于一载之内勃兴辽东,根基浅薄,缺少给养。深居敌后,虽在战局中至关重要,却是将死之子,不能持久。不趁着兵势正健时一鼓作气,假以时日,不消苏合人动手,只怕我军会因后勤接济不上而崩溃。此事军长在军官会议上反复提及,并非危言耸听。”
晋王是长年带兵打仗的人,对于这种内行话并不陌生。一想,确实如此。不由得捻须点头,沉吟不语。
“因此,军长此时会盟扩军,甚至不避草原上将至的寒冬,不怕苏合人警戒,说明他已有了一举消除苏合威胁的计策。王爷当知行大事者不拘小节,眼下是我们军长称汗整军重要,还是解决苏合这个世敌重要?齐楚愚鲁,却也明白轻重缓急。”
晋王斜睨他两眼,冷笑道:“轻重缓急?李阳朔行事果决,谋略深远。若他一统草原后有意挥师南下,少说也抵得上两三个苏合吧?”
“那齐楚适才所说都是白费了,王爷随意处置便是。只是我想问王爷一句:归附朝廷的藩王数目不少,且都是彻头彻尾的夷狄,为何朝廷反而许以宗室,赐以金帛,待之十分优渥?我们军长骨子里是堂堂汉家儿郎,为朝廷立下不世奇功,却被如此猜忌!于情于理,在天下人面前说不说得通!”
齐楚这第二个切中要害的问题也是依李雪鳞所授密函而问。古往今来,中国人防自家人甚于防外人的劣根性人人心知肚明,却视之为理所当然。但只要有点逻辑,讲点良心的人,在事实面前都不得不低下头。
晋王李衍论胸襟和才略,在这个时代已是中原少有的英豪。但在铁打的事实面前,却被齐楚这么个国防军的校官,大夏朝的校尉问得哑口无言。
齐楚见火候已到,抛出了李雪鳞密函上的第三个问题:“其实天下之所以有这么多误会,大多是由于当事者没有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想。人行于世,总有诸多羁襻,看似不可理喻,却有着难言的苦衷。王爷若是能换位思考,想想我们军长在敌后拼杀的艰辛,或许能有所改观。”
中原的高官显贵向来鲜有能站在胡人的角度看问题,换位思考的。其实说来并不难。只不过一是局限于中华上国的固有观念,二是缺少这方面的阅历。晋王本就是豁达之人,早年也跟着德宗皇帝在辽东和苏合人打仗,被齐楚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反倒觉得有豁然开朗之感。
沉默许久,晋王神色稍霁,道:“你老实回报——方才所说,多半是李阳朔所授机宜吧?”
见齐楚点点头,他往椅背上一靠,长叹一声:“李阳朔果然不是俗物!能有这种眼界,说得出这种话的,算上老夫,遍数当世也找不出十个人。若他之前的布置都是为这番话而来,那就不止可叹,而是可怕了!罢了,罢了,此事你我心知肚明,就当李阳朔从未在我大夏待过,不过是北地新冒头的一个藩王吧!但愿他成事之后还能记得自己姓甚名谁!”
停了停,晋王像是想起了什么,再次打量了齐楚几眼,道:“不曾想,老夫年纪不大,眼却昏花了,居然一直没注意到你这么个人才。齐扬武,老夫有意破格擢你为致勇校尉,这是李阳朔远走辽东前在我大夏的官位,从五品,委实不低了。你意下如何?”
齐楚心中暗笑,叹服于李雪鳞密函上最后补注的一条居然也应验了,晋王真的放下身段来挖角。既然有了准备,回答得便很从容:
“谢王爷厚爱。我一定不负联络官之职,尽力协调两军,使苏合人永世不得为患。”
晋王对于这个期望之外,预料之中的标准答案很失望。摆摆手:“哦……如此,甚好。下去吧。若是李阳朔那边有了对付苏和人的计策,尽快报于老夫。”
“这个倒是容易,军长说现在就可以让王爷知道。”
“什么?你是说……”
“军长已经有了实施这次战役的方案,并用密语寄送给了我。战役代号‘山洪’,细节不便透露,但我可以解说整个战役的大致过程。您想听?那我们这就开始吧。”
——————————————————————————
“哎呀,没想到你居然会来!”韩世烈快马加鞭迎上远处缓缓而来的队伍,老远冲着队首一个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回鹘少年叫了起来。
“我被吐谷浑开革了。孤家寡人,来天可汗这儿讨碗饭吃。”仆固德润也策马冲出队伍,和韩世烈来了个熊抱。
韩世烈原本是闯荡于黄淮一带的山贼,对胡人没什么概念。在他看来,要是将世上最可恶的东西排一个名次,从第一到第十,除了贪官污吏还是贪官污吏。
作为国防军中最先和仆固德润他们接触的人,会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这个上校副师长至少一半精力花在了陪三个异族贵公子熟悉这支军队上,不知不觉间已经厮混得很是融洽。
“你小子,够义气!我们在吐谷浑边境足足招了八千二百人!你们举国之兵不过十万,这次在我们这儿可是下... -->>
“你知不知道李阳朔现在何处?”
被叫到书房单独谈话的齐楚,对着强压怒火的晋王手一摊,淡然道:“师长的行动一向保密,我只负责协调两军的配合,不会被告知这种机密。不过再怎么跑,他也总是在辽东罢。”
“保密?嘿嘿。”晋王冷笑两声,怒气更甚,“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在北海*边做的好事!现下他早就不是你口中的师长,已经自封为什么‘军长’了!”
“王爷指的是什么?”
“还能有什么!”晋王霍地站起,将一份密报扔在齐楚面前,须发戟张:“他带了五千人马会盟诸胡,自称天可汗,这你也敢说不知道!天可汗,那是他能当的么!他知不知道这个称号是什么意思!这已经是谋……唉!”
齐楚有些同情地看看颓坐回椅子的李衍,慢慢捡起密报,看了两眼,合上,放到一边。
“齐楚,你作何解释!这儿没有外人,不妨将话挑明——我问你,李阳朔是否已有了不臣之心?”
“若是,又当如何?”
“这……这等大逆不道的话你也说得出来!”晋王再次勃然大怒。他还没见过能够对“谋反”指控如此不在乎的人。这齐楚若是没有上头授意,借他一百个胆子都不敢提出这么态度鲜明的反问。
“王爷息怒。王爷仔细想想,我们军长是不是大夏百姓?”
“他自然是……”晋王说到一半居然卡了壳。李雪鳞到底是不是大夏朝的老百姓,这个写在密函上送给新晋游骑兵中校的问题确实切中要害。按那人自己的说法,直到去年秋天为止都是在海外荒岛上和野人结伴而居,严格来说并非在大夏土生土长,自然没有从小沐浴在浩荡皇恩之下,要说“不臣”也很牵强。但此人一来身世有些问题,和皇室之间的瓜葛若有若无。二来,虽说不多,去年冬天好歹也在大夏禁军里拿过两个月俸禄,兵部的册子上挂了个名字。但话又说回来,虽然他在兵部挂了名,户部的丁口登记上却是空白,真要追究也不过相当于外来的客将。
这样的话,说他谋反倒确实有些不通。顶多是大家走到一起几个月后又各干各的罢了。李阳朔吃了大夏一个秋天的粮食,还一场消解亡国危机的大胜,也算是做到家了。
齐楚见晋王犹豫了一下,趁热打铁道:“军长常说王爷才略非凡,王爷不妨再想想。若我们军长直接听命于朝廷,他如何号令群胡?若不能号令群胡,又何以与苏合人抗衡?若不能与苏合人抗衡,那如今年这般大好形势不过是昙花一现。等过个两年敌人恢复了元气,不免又是兵戈涂炭。”
假设,论证,再假设,再论证。齐楚乍听之下逻辑严密的一番话,竟让晋王微微点了点头。
“若是再想深一层,王爷,北方胡族每百年便会有人一统草原,威逼朝廷。王爷您想,这位英雄人物是胡族好呢,还是我们汉人对大夏更有利些?我们军长毕竟说汉语,写汉字,麾下高级军官也是汉家子弟居多。说实话,在担心我们军长欲不利于朝廷之前,倒是他能不能收服诸胡才是个大问题。”
“唔……这倒也在理。”
“王爷明断。齐楚在王爷面前不敢卖弄聪明。但王爷可以设想,我们军长若是有反意,大可以驱虎吞狼,让苏合和大夏打个精疲力竭,他再从中渔利。何苦此时自立为汗,惹得苏合不仅是燕山、辽东两部侧目,只怕连西征中的主力也会注意到他。这个时机选得可不是没有道理。”
“此话怎讲?”
“我军于一载之内勃兴辽东,根基浅薄,缺少给养。深居敌后,虽在战局中至关重要,却是将死之子,不能持久。不趁着兵势正健时一鼓作气,假以时日,不消苏合人动手,只怕我军会因后勤接济不上而崩溃。此事军长在军官会议上反复提及,并非危言耸听。”
晋王是长年带兵打仗的人,对于这种内行话并不陌生。一想,确实如此。不由得捻须点头,沉吟不语。
“因此,军长此时会盟扩军,甚至不避草原上将至的寒冬,不怕苏合人警戒,说明他已有了一举消除苏合威胁的计策。王爷当知行大事者不拘小节,眼下是我们军长称汗整军重要,还是解决苏合这个世敌重要?齐楚愚鲁,却也明白轻重缓急。”
晋王斜睨他两眼,冷笑道:“轻重缓急?李阳朔行事果决,谋略深远。若他一统草原后有意挥师南下,少说也抵得上两三个苏合吧?”
“那齐楚适才所说都是白费了,王爷随意处置便是。只是我想问王爷一句:归附朝廷的藩王数目不少,且都是彻头彻尾的夷狄,为何朝廷反而许以宗室,赐以金帛,待之十分优渥?我们军长骨子里是堂堂汉家儿郎,为朝廷立下不世奇功,却被如此猜忌!于情于理,在天下人面前说不说得通!”
齐楚这第二个切中要害的问题也是依李雪鳞所授密函而问。古往今来,中国人防自家人甚于防外人的劣根性人人心知肚明,却视之为理所当然。但只要有点逻辑,讲点良心的人,在事实面前都不得不低下头。
晋王李衍论胸襟和才略,在这个时代已是中原少有的英豪。但在铁打的事实面前,却被齐楚这么个国防军的校官,大夏朝的校尉问得哑口无言。
齐楚见火候已到,抛出了李雪鳞密函上的第三个问题:“其实天下之所以有这么多误会,大多是由于当事者没有设身处地为对方想想。人行于世,总有诸多羁襻,看似不可理喻,却有着难言的苦衷。王爷若是能换位思考,想想我们军长在敌后拼杀的艰辛,或许能有所改观。”
中原的高官显贵向来鲜有能站在胡人的角度看问题,换位思考的。其实说来并不难。只不过一是局限于中华上国的固有观念,二是缺少这方面的阅历。晋王本就是豁达之人,早年也跟着德宗皇帝在辽东和苏合人打仗,被齐楚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反倒觉得有豁然开朗之感。
沉默许久,晋王神色稍霁,道:“你老实回报——方才所说,多半是李阳朔所授机宜吧?”
见齐楚点点头,他往椅背上一靠,长叹一声:“李阳朔果然不是俗物!能有这种眼界,说得出这种话的,算上老夫,遍数当世也找不出十个人。若他之前的布置都是为这番话而来,那就不止可叹,而是可怕了!罢了,罢了,此事你我心知肚明,就当李阳朔从未在我大夏待过,不过是北地新冒头的一个藩王吧!但愿他成事之后还能记得自己姓甚名谁!”
停了停,晋王像是想起了什么,再次打量了齐楚几眼,道:“不曾想,老夫年纪不大,眼却昏花了,居然一直没注意到你这么个人才。齐扬武,老夫有意破格擢你为致勇校尉,这是李阳朔远走辽东前在我大夏的官位,从五品,委实不低了。你意下如何?”
齐楚心中暗笑,叹服于李雪鳞密函上最后补注的一条居然也应验了,晋王真的放下身段来挖角。既然有了准备,回答得便很从容:
“谢王爷厚爱。我一定不负联络官之职,尽力协调两军,使苏合人永世不得为患。”
晋王对于这个期望之外,预料之中的标准答案很失望。摆摆手:“哦……如此,甚好。下去吧。若是李阳朔那边有了对付苏和人的计策,尽快报于老夫。”
“这个倒是容易,军长说现在就可以让王爷知道。”
“什么?你是说……”
“军长已经有了实施这次战役的方案,并用密语寄送给了我。战役代号‘山洪’,细节不便透露,但我可以解说整个战役的大致过程。您想听?那我们这就开始吧。”
——————————————————————————
“哎呀,没想到你居然会来!”韩世烈快马加鞭迎上远处缓缓而来的队伍,老远冲着队首一个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回鹘少年叫了起来。
“我被吐谷浑开革了。孤家寡人,来天可汗这儿讨碗饭吃。”仆固德润也策马冲出队伍,和韩世烈来了个熊抱。
韩世烈原本是闯荡于黄淮一带的山贼,对胡人没什么概念。在他看来,要是将世上最可恶的东西排一个名次,从第一到第十,除了贪官污吏还是贪官污吏。
作为国防军中最先和仆固德润他们接触的人,会盟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这个上校副师长至少一半精力花在了陪三个异族贵公子熟悉这支军队上,不知不觉间已经厮混得很是融洽。
“你小子,够义气!我们在吐谷浑边境足足招了八千二百人!你们举国之兵不过十万,这次在我们这儿可是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