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综武侠]我自倾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成化十六年, 四月中, 原金陵知府左迁佥都御史,新任知府李澈就职。
不同于一般官员上任之后广宴宾客, 交结豪族乡宦,新知府初来乍到,便命人将历年积攒的卷宗重开,连升四个月公堂, 将金陵下辖八个县积存数十年大大小小近千起案子全部审清。
期间八县乡民一传十,十传百, 使得许多有冤要诉的人纷纷从乡镇各处赶来陈情上告。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谁也不知道新太爷这把火能烧多久,故而每日里挤在府衙外的乡民为了争先告状拉扯撕打, 还是府衙内贴出告示来, 争吵搏斗之人要被记下姓名籍贯,除非府衙结清前案,否则拒收状纸。
众人不敢再争,又不肯消停,便有那告过状的,外地来的,消息灵的, 在府衙之外, 人群之中说起青天太爷的好处来。
一时有人说太爷“像个谪仙下世”,一时又有人说太爷“原是文曲星君投生,前身是包公”, 不多时还有人高声嚷道:“这位李太爷我晓得,几年前京里头名的状元,入过翰林院,后头转了刑部,这会子外调出来,是咱们金陵的福气!”
这话说得未免有拍马屁之嫌,但府衙外大多是等着上告的百姓,多夸几句心里才踏实,倒也不嫌马屁臭,那人一呼百应,心里得意,更是说得吐沫横飞。
府衙外热热闹闹,府衙内倒是十分安静,李澈把案卷翻过一遍,说道:“案犯薛蟠原是误杀人命,按律误杀以故杀判处,应判斩首,既然已逃,罪加一等,加为枭示,案卷一式三份,送呈刑部判定,劳陈捕头点几个捕快上京,将薛蟠捉拿到案,如有抵抗,按律法办。”
李澈写下一纸公文,盖上金陵知府的官印,交给堂前站着的捕头陈方。
陈方连忙接过公文,细细收好。
这本也不是什么难判定的案子,大明律十分详实,几乎所有的刑罚都有案例可循,倒比那些内容模糊,具体全靠官员酌情判定的律法简单得多。
底下的原告泣不成声,连连叩拜,口称青天。
原告是死者的家仆,死者冯渊是个乡绅公子,因看中了一个被拐子拐卖的少女和薛蟠结怨,薛蟠命家仆围殴冯渊致死,薛家势大,前任知府不敢判定,只拿了薛蟠的家仆问罪,模棱两可地结了案,落到李澈手里,就没那么轻易了。
李澈翻了翻案卷,发觉前任不仅判案模糊,连带着拐子都还没判,至今养在牢里吃饭,便伸手一勾,判了拐子杖责一百,流放三千里。
拐子被拿上堂来,杖责了不到六十下,就被打成了一团烂肉。
李澈眼皮都不抬一下,只道:“给他一卷草席。”
陈捕头连忙命两个捕快卷了草席来,把人抬了出去,后堂又送了一趟水,把公堂的地面洒扫了一遍。
不多时血气散去,公堂再开。
没人知会李澈那案犯薛蟠是个什么身份,这四个月以来,金陵八县无数冤假错案牵扯本地豪族二三百人,其中“金陵四大家族”贾王史薛人数占七成左右,薛蟠虽然身份更贵,但谁都知道这位新太爷脾气大,劝不住的。
李澈的脾气确实越来越大了。
他上辈子难得寿终正寝,本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谁知一睁眼又是一辈子,从老人变成十二三岁的少年郎本是好事,可他没有等来李凝。
他一时疑心李凝没有来,一时又怕她早已走了。
来到这里十三年过半,李澈心中的希望越来越小,脾气也一天大过一天,以往他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如今却是一条混江龙,横竖不想活,能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从清贵翰林到被下放地方,就是他自己折腾出来的。
此间天子姓朱,早年冷宫别住,受一位万姓宫人照料,一主一仆相依为命,后来天子登基,一心要立大他十七岁的万氏为后,后来宫里朝里都不许,只好封为贵妃,万贵妃出身贫寒,一朝飞上枝头,使得万氏族人气焰滔天。
李澈做翰林时参了一个万姓官员,没几天翰林做不成调到刑部,去了刑部又参了一个姓万的上级,这一次他不像上次一样毫无准备,参倒了上级,并且补了一刀,这名姓万的官员在流放途中气病而亡,不多时李澈就被外调金陵任官。
金陵原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都,后来朱元璋传位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起意削藩,时任藩王的燕王朱棣悍然起兵,打出“靖难”的名号,没多久靖难成功做了皇帝,燕王在北地久了,看不上温软的南方,便在燕京定都,也就是如今的京师。
金陵子弟多是当年功臣之后,没了... -->>
大明成化十六年, 四月中, 原金陵知府左迁佥都御史,新任知府李澈就职。
不同于一般官员上任之后广宴宾客, 交结豪族乡宦,新知府初来乍到,便命人将历年积攒的卷宗重开,连升四个月公堂, 将金陵下辖八个县积存数十年大大小小近千起案子全部审清。
期间八县乡民一传十,十传百, 使得许多有冤要诉的人纷纷从乡镇各处赶来陈情上告。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谁也不知道新太爷这把火能烧多久,故而每日里挤在府衙外的乡民为了争先告状拉扯撕打, 还是府衙内贴出告示来, 争吵搏斗之人要被记下姓名籍贯,除非府衙结清前案,否则拒收状纸。
众人不敢再争,又不肯消停,便有那告过状的,外地来的,消息灵的, 在府衙之外, 人群之中说起青天太爷的好处来。
一时有人说太爷“像个谪仙下世”,一时又有人说太爷“原是文曲星君投生,前身是包公”, 不多时还有人高声嚷道:“这位李太爷我晓得,几年前京里头名的状元,入过翰林院,后头转了刑部,这会子外调出来,是咱们金陵的福气!”
这话说得未免有拍马屁之嫌,但府衙外大多是等着上告的百姓,多夸几句心里才踏实,倒也不嫌马屁臭,那人一呼百应,心里得意,更是说得吐沫横飞。
府衙外热热闹闹,府衙内倒是十分安静,李澈把案卷翻过一遍,说道:“案犯薛蟠原是误杀人命,按律误杀以故杀判处,应判斩首,既然已逃,罪加一等,加为枭示,案卷一式三份,送呈刑部判定,劳陈捕头点几个捕快上京,将薛蟠捉拿到案,如有抵抗,按律法办。”
李澈写下一纸公文,盖上金陵知府的官印,交给堂前站着的捕头陈方。
陈方连忙接过公文,细细收好。
这本也不是什么难判定的案子,大明律十分详实,几乎所有的刑罚都有案例可循,倒比那些内容模糊,具体全靠官员酌情判定的律法简单得多。
底下的原告泣不成声,连连叩拜,口称青天。
原告是死者的家仆,死者冯渊是个乡绅公子,因看中了一个被拐子拐卖的少女和薛蟠结怨,薛蟠命家仆围殴冯渊致死,薛家势大,前任知府不敢判定,只拿了薛蟠的家仆问罪,模棱两可地结了案,落到李澈手里,就没那么轻易了。
李澈翻了翻案卷,发觉前任不仅判案模糊,连带着拐子都还没判,至今养在牢里吃饭,便伸手一勾,判了拐子杖责一百,流放三千里。
拐子被拿上堂来,杖责了不到六十下,就被打成了一团烂肉。
李澈眼皮都不抬一下,只道:“给他一卷草席。”
陈捕头连忙命两个捕快卷了草席来,把人抬了出去,后堂又送了一趟水,把公堂的地面洒扫了一遍。
不多时血气散去,公堂再开。
没人知会李澈那案犯薛蟠是个什么身份,这四个月以来,金陵八县无数冤假错案牵扯本地豪族二三百人,其中“金陵四大家族”贾王史薛人数占七成左右,薛蟠虽然身份更贵,但谁都知道这位新太爷脾气大,劝不住的。
李澈的脾气确实越来越大了。
他上辈子难得寿终正寝,本也没有什么遗憾了,谁知一睁眼又是一辈子,从老人变成十二三岁的少年郎本是好事,可他没有等来李凝。
他一时疑心李凝没有来,一时又怕她早已走了。
来到这里十三年过半,李澈心中的希望越来越小,脾气也一天大过一天,以往他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如今却是一条混江龙,横竖不想活,能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从清贵翰林到被下放地方,就是他自己折腾出来的。
此间天子姓朱,早年冷宫别住,受一位万姓宫人照料,一主一仆相依为命,后来天子登基,一心要立大他十七岁的万氏为后,后来宫里朝里都不许,只好封为贵妃,万贵妃出身贫寒,一朝飞上枝头,使得万氏族人气焰滔天。
李澈做翰林时参了一个万姓官员,没几天翰林做不成调到刑部,去了刑部又参了一个姓万的上级,这一次他不像上次一样毫无准备,参倒了上级,并且补了一刀,这名姓万的官员在流放途中气病而亡,不多时李澈就被外调金陵任官。
金陵原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国都,后来朱元璋传位皇太孙朱允炆,朱允炆起意削藩,时任藩王的燕王朱棣悍然起兵,打出“靖难”的名号,没多久靖难成功做了皇帝,燕王在北地久了,看不上温软的南方,便在燕京定都,也就是如今的京师。
金陵子弟多是当年功臣之后,没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