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年代:从陕北窑洞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21章 砖窑
春天,万物萌发。
即便是陕北这片黄土高原上植物稀少,可随着春天的到来,也多了几分春色。
绿油油的小麦正贪婪的吸收着养分,荒坡上的野菜最先成为家里的饭菜。
正好可以用上次发的面粉煮一些野菜汤喝,足以填饱肚子。
双水湾这边的耕地虽然不算多,但之前的那些梯田里,一半种植了小麦,剩下的一半如今也已经开始播种,主要还是小米还有豌豆之类的五谷杂粮。
至于玉米,这边很少会种植春玉米,基本是等到小麦收割之后,再种秋玉米。
而那块黑垆土地,这会更是重中之重。
虽然当初的三队变成了煤矿队,但黑垆土地却不可能荒废,直接平分给了一队跟二队,并且在钱教授的指点下,开始播种。
不过在孙向阳的未来计划中,这块黑垆土地要当成育种基地,交给钱教授负责。
并且按照他的打算,这块育种基地主要是培育适合在陕北种植的黄豆,等有了成效以后,再进行推广。
当看到孙向阳后,立即有人叫了起来。
只要他在双水湾,大家就觉得安稳,心放到了肚子里,就算还有矛盾,也不敢暴露在孙向阳面前。
只不过,这个砖窑的规模并不大,只有三孔窑房,毕竟老支书建砖窑的时候,也没指望往外卖砖,全都用来供给双水湾自己使用。
总不能让双水湾白白养着他们吧?
真要这样的话,那些干活的人,恐怕会第一个不愿意。
“向阳队长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说法,大刀阔斧的确有效率,但也得分情况。
沙兆伟光着膀子,从砖窑里跑出来,拉着孙向阳就要去看早上刚出窑的那批砖头。
可见,如今的孙向阳才是双水湾真正的主心骨。
好在煤矿跟剪纸画占用了一部分人,砖窑那边也占用了一些人,如今正在兴建的学校跟拉电线,又占用了一部分人,所以矛盾尚未凸显出来,甚至人手还有点不够用。
孙向阳之前找的那百十亩耕地,都距离双水湾有一段距离,并且是很零散的那种,跟直接就能种植丰收的黑垆土地不同,这些刚刚开垦出来的耕地,最起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变成熟地。
之前为了搭建研究所,这边可没少赶工,而学校的规模,足以抵得上两个研究所。
“向阳队长,你可算来我们砖窑了,快来看看刚出窑的砖,个顶个的结实。”
所以摆在孙向阳面前的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更多的耕地。
可这点耕地,对沙坪坝的人来说,完全就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
孙向阳在地里转悠了一圈,直接来到砖窑这边。
甚至其中一个大师傅干脆留在了双水湾,相当于砖窑的总工,负责指导。
“是不错。”
负责砖窑的大部分都是沙坪坝的人,少部分双水湾的人,还从外面请了一些烧砖师傅领路,才慢慢学会。
尽管在孙向阳看来,以后的双水湾有煤矿跟剪纸画源源不断的赚钱,完全可以从外面购买粮食,但农民根深蒂固的种地,却不是那么容易被抹去的。
烟筒下面,是一排窑房,治好砖胚晾晒之后,就送到窑里烧制。
但孙向阳如果想要分田到户,搞承包的话,这点地肯定远远不够。
等煤矿那边改革结束后,砖窑也得进行改革,一步步的来。
再加上那根大烟筒不住的往外冒烟,自然离着双水湾越远越好。
这也是孙向阳进行煤矿改革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让其余的人羡慕,看到在煤矿工作,挣的远比种地多的多。
再说了,如果没有足够的地来安排大家,等通电跟建好学校后,肯定会有不少人无所事事。
但现在,沙坪坝的人搬到了这边,这点耕地就远远不够了。
目前,只有耕地,只有种出粮食,才能让剩下的人安心。
如果只有双水湾的人,加上这块黑垆土地,绝对足够大家吃饱饭。
没事干,就等于没有工分,没有工分,就没有钱没有粮食。
现在砖窑也是白天黑夜不停,可就算这样,也远远供不上学校那边。
像双水湾,目前的主要矛盾就是两姓之间的融合。
让两人没想到的是,当孙向阳回来以后,两姓之间又突然无比的融合起来,再也没有发生过冲突。
一根高高的烟筒直接杵在那里,老远就能看到,距离砖窑不远处就是那个水库,因为烧砖需要用水来和泥制胚,只有在这里,才能满足这个条件。
所以,归根结底,不能让大家闲着。
只是耕地这玩意毕竟是有数的,如果双水湾这边真有那么多适合的耕地,早就被找出来了,也轮不到现在。
好在沙坪坝那边的耕地虽然不多,人虽然搬迁到了这边,可那边的耕地却没有荒废,毕竟冬小麦早就已经播种,这可是粮食,谁舍得荒废?
甚至为了那边的小麦,沙宏成还在那边留守了几个人看护。
除非,能够让大家做别的,并且看不上种地那点收益,才能缓解这个矛盾。
而双水湾这边,在孙向阳的努力下,又在稍远一点的地方,找到了百多亩耕地,也被慢慢开垦出来,如今全部交给沙坪坝那边的人。
但耕地也不能荒废掉,到时候如果还有人愿意种地,可以多承包一些,挣得不比煤矿少,形成一种平衡,将内部的矛盾,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化解掉。
之前孙向阳去香江的那段日子,两边的人没少发生矛盾冲突,这也是老支书跟沙宏成有意放纵的结果,一方面是堵不如疏,再一方面就是留着给孙向阳回来立威。
同时也是分流双水湾的人,让他们都有事情做。
孙向阳跟着沙兆伟来到一边,看着他拿起两块砖头使劲碰撞,却没有破碎。
虽然砖窑刚建没多久,但架不住用心,再加上有老师傅指导,以及适合烧砖头的黄土,烧出来的砖头质量绝对上上之眩
“就是这三孔窑少了点,跟不上学校那边,要不再建两孔窑?”
沙兆伟趁机提着意见。
“学校那边不着急,慢慢来就行,现在加了窑,回头学校建完,还得废掉。”
... -->>
第221章 砖窑
春天,万物萌发。
即便是陕北这片黄土高原上植物稀少,可随着春天的到来,也多了几分春色。
绿油油的小麦正贪婪的吸收着养分,荒坡上的野菜最先成为家里的饭菜。
正好可以用上次发的面粉煮一些野菜汤喝,足以填饱肚子。
双水湾这边的耕地虽然不算多,但之前的那些梯田里,一半种植了小麦,剩下的一半如今也已经开始播种,主要还是小米还有豌豆之类的五谷杂粮。
至于玉米,这边很少会种植春玉米,基本是等到小麦收割之后,再种秋玉米。
而那块黑垆土地,这会更是重中之重。
虽然当初的三队变成了煤矿队,但黑垆土地却不可能荒废,直接平分给了一队跟二队,并且在钱教授的指点下,开始播种。
不过在孙向阳的未来计划中,这块黑垆土地要当成育种基地,交给钱教授负责。
并且按照他的打算,这块育种基地主要是培育适合在陕北种植的黄豆,等有了成效以后,再进行推广。
当看到孙向阳后,立即有人叫了起来。
只要他在双水湾,大家就觉得安稳,心放到了肚子里,就算还有矛盾,也不敢暴露在孙向阳面前。
只不过,这个砖窑的规模并不大,只有三孔窑房,毕竟老支书建砖窑的时候,也没指望往外卖砖,全都用来供给双水湾自己使用。
总不能让双水湾白白养着他们吧?
真要这样的话,那些干活的人,恐怕会第一个不愿意。
“向阳队长来了。”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说法,大刀阔斧的确有效率,但也得分情况。
沙兆伟光着膀子,从砖窑里跑出来,拉着孙向阳就要去看早上刚出窑的那批砖头。
可见,如今的孙向阳才是双水湾真正的主心骨。
好在煤矿跟剪纸画占用了一部分人,砖窑那边也占用了一些人,如今正在兴建的学校跟拉电线,又占用了一部分人,所以矛盾尚未凸显出来,甚至人手还有点不够用。
孙向阳之前找的那百十亩耕地,都距离双水湾有一段距离,并且是很零散的那种,跟直接就能种植丰收的黑垆土地不同,这些刚刚开垦出来的耕地,最起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变成熟地。
之前为了搭建研究所,这边可没少赶工,而学校的规模,足以抵得上两个研究所。
“向阳队长,你可算来我们砖窑了,快来看看刚出窑的砖,个顶个的结实。”
所以摆在孙向阳面前的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更多的耕地。
可这点耕地,对沙坪坝的人来说,完全就是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
孙向阳在地里转悠了一圈,直接来到砖窑这边。
甚至其中一个大师傅干脆留在了双水湾,相当于砖窑的总工,负责指导。
“是不错。”
负责砖窑的大部分都是沙坪坝的人,少部分双水湾的人,还从外面请了一些烧砖师傅领路,才慢慢学会。
尽管在孙向阳看来,以后的双水湾有煤矿跟剪纸画源源不断的赚钱,完全可以从外面购买粮食,但农民根深蒂固的种地,却不是那么容易被抹去的。
烟筒下面,是一排窑房,治好砖胚晾晒之后,就送到窑里烧制。
但孙向阳如果想要分田到户,搞承包的话,这点地肯定远远不够。
等煤矿那边改革结束后,砖窑也得进行改革,一步步的来。
再加上那根大烟筒不住的往外冒烟,自然离着双水湾越远越好。
这也是孙向阳进行煤矿改革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让其余的人羡慕,看到在煤矿工作,挣的远比种地多的多。
再说了,如果没有足够的地来安排大家,等通电跟建好学校后,肯定会有不少人无所事事。
但现在,沙坪坝的人搬到了这边,这点耕地就远远不够了。
目前,只有耕地,只有种出粮食,才能让剩下的人安心。
如果只有双水湾的人,加上这块黑垆土地,绝对足够大家吃饱饭。
没事干,就等于没有工分,没有工分,就没有钱没有粮食。
现在砖窑也是白天黑夜不停,可就算这样,也远远供不上学校那边。
像双水湾,目前的主要矛盾就是两姓之间的融合。
让两人没想到的是,当孙向阳回来以后,两姓之间又突然无比的融合起来,再也没有发生过冲突。
一根高高的烟筒直接杵在那里,老远就能看到,距离砖窑不远处就是那个水库,因为烧砖需要用水来和泥制胚,只有在这里,才能满足这个条件。
所以,归根结底,不能让大家闲着。
只是耕地这玩意毕竟是有数的,如果双水湾这边真有那么多适合的耕地,早就被找出来了,也轮不到现在。
好在沙坪坝那边的耕地虽然不多,人虽然搬迁到了这边,可那边的耕地却没有荒废,毕竟冬小麦早就已经播种,这可是粮食,谁舍得荒废?
甚至为了那边的小麦,沙宏成还在那边留守了几个人看护。
除非,能够让大家做别的,并且看不上种地那点收益,才能缓解这个矛盾。
而双水湾这边,在孙向阳的努力下,又在稍远一点的地方,找到了百多亩耕地,也被慢慢开垦出来,如今全部交给沙坪坝那边的人。
但耕地也不能荒废掉,到时候如果还有人愿意种地,可以多承包一些,挣得不比煤矿少,形成一种平衡,将内部的矛盾,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化解掉。
之前孙向阳去香江的那段日子,两边的人没少发生矛盾冲突,这也是老支书跟沙宏成有意放纵的结果,一方面是堵不如疏,再一方面就是留着给孙向阳回来立威。
同时也是分流双水湾的人,让他们都有事情做。
孙向阳跟着沙兆伟来到一边,看着他拿起两块砖头使劲碰撞,却没有破碎。
虽然砖窑刚建没多久,但架不住用心,再加上有老师傅指导,以及适合烧砖头的黄土,烧出来的砖头质量绝对上上之眩
“就是这三孔窑少了点,跟不上学校那边,要不再建两孔窑?”
沙兆伟趁机提着意见。
“学校那边不着急,慢慢来就行,现在加了窑,回头学校建完,还得废掉。”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