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大明:我成了皇长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蹲下身子,与朱雄英平视,周王朱橚尽量地放低语气:
“英儿,不知这公式五叔是否可以学习?”
“自然可以,其实也不难学,只要搞明白了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那这三道公式理解起来自然也不会困难。”
将几个符号背后的意义仔细地讲给五叔听,一时之间,叔侄两人竟然被其他人给撇到一边。
“不用管他们两个,各位,今日召集众位前来,是有大事商议!”
端坐在主位上,朱元璋的神情很是严肃。
朱标大吃一惊,直接抬起头看向上位上的父亲,一时竟然不知父亲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给大儿子一个放心的眼神,朱元璋自顾自地观察着各位大臣们的表情变化。
“前日咱下令囤粮,想必各位大人一定心有疑惑,咱也不想隐瞒你们,钦天监预测,不久之后,我大明会迎来百年难得一遇的降温时期,而且,按着地志记载推测,降温时期将会持续五百年,所以,各位,大明之未来就要看尔等的努力了啊。”
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朱元璋原本是不愿意相信的,毕竟这大明是自己亲自、费劲了心血这才打下来的。
而且,按着朱雄英的说法,太平盛世、战乱平定,那都是历史发展必然的结果,并不是因为人力努力而来的,这对于吃糠咽菜、风餐露宿、将生死别在裤腰带上的大明开国子弟们来说,实在是太过残忍了一些。
可不管他怎么不愿意相信,在翻阅历朝历代的史书之后,就算是心里再不甘心的朱元璋也不能自欺欺人。
要知道,现在可还是大明,并没有经历过外国侵略者的侵袭,也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反封建思想运动,很多的史书那都是流传下来的。
再加上古来便有修史的传统,所以在大明皇宫藏书阁,历朝史书无不详尽。
翻阅了这些史书之后,他与大儿子两人也是发现,历史上的那些个什么文景之治、贞观盛世,细究其后的根本原因,无一不是因为天子奉行了所谓的休养生息。
而休养生息,虽听着是一项具体的国策,但归根究底,休养生息其实就是天子什么都没有做,盛世就自然而然的来临了。
所以,这就意味着天子什么都没有做,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历史上所谓的明君。
看来这太平盛世,只要开国的几代君王不要瞎折腾,那边可以得到一个值得后人称叹的太平盛世。
反观那些盛世之后的君王,其中不凡明君勤王,可结果呢?
就以唐宣宗为例,在处理政事方面,那也是兢兢业业,并不逊于他的几位祖宗,然而就是这样得君王,就算是用尽了浑身解数,那也不过就是昙花一现的大中之治,并没有长久,短短的几年时间就会被打回原形。
唉,朱元璋还记得自己当时的心情,那真的是相当的迷茫无措。
原来自己还以为自己能在大元手里抢过汉人江山,并且还让国力昌盛,自己很是了不得,但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孙儿的解释之后,这件事竟然还可以用内在的逻辑进行解释,而且还像是太阳每天从东升起、西边落下一样寻常。
如此寻常的事,在这些酸儒们口中,竟然是什么所谓的圣人临凡,天命所归。
按着孙儿所说的逻辑,朱元璋都能想象到,等到大明经受不住五百年的小冰期灭国之后,接任的朝代一定会像大明的开国之初一样,百姓在战乱之后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每家每户的家境逐渐地开始丰足,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到王朝末期土地开垦、种植能力消耗殆尽,最终重新来到豪绅士族大肆兼并土地。
这就是王朝周期,周而复始,永远地逃脱不出这个闭环逻辑。
在脑海里将一个王朝的复兴衰败想象完之后,朱元璋就感到一种深深地绝望从心底涌现出来。
难道,这就是命运吗?!
难得的,朱元璋竟然很是先潮的命运学说。
朱元璋想不到办法,但也不能任由着历史的滚轮就这样朝着土地兼并的灭国前景走去。
秉承着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想法,朱元璋觉得,这大明始终不能自己一个人在发愁。
于是,在没有跟朱标商量的情况下,朱元璋擅自决定,要将这件大事说给各位大臣们商量。
“陛下,此事当真?!”
果不其然,这些大臣们的反应就像是朱元璋等人一开始听到消息的反应一模一样。
“历朝历代的史书、地志都在藏书阁放着,要是哪位大人不愿意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朱元璋敢这样说,那就代表着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道理在朝堂上左右逢源的老狐狸们自然清楚,但没办法,陛下说的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惊,容不得他们不产生怀疑。
一瞬间,整个宫殿陷入了难得地寂静之中,就连一旁忙着探讨力学公式的叔侄两人都被这边的情况给吸引了过来。
“爷爷,叔叔,各位大人,咱们为什么不打出去呢?!”
对于他们这种固步自封的顽固想法,朱雄英也是一脑的无奈。
土地承载力达到了上限,为什么不想着往外扩张,反而是要折腾自己?
这边朱雄英的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地陷入了一片重新的死寂。
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朱雄英的这个提议,就像是给他们拨开了云雾看到了解决事情的真相一样。
对啊!他们也是被自己的固有思想给禁锢住了,为什么不打出去呢?
既然土地兼并以及土地承载力达到上限,那只要拥有更多的土地不就可以了?
只要土地多了,那粮食自然也不会成为禁锢百姓的存在。
那些士绅们不是喜欢屯购土地们,那自己就往外不断地扩张,等到每个人都有土地种植之后,那土地兼并也不会成为问题。
“哈哈!英儿所言甚是!所言甚是!”
辽东那边自己已经打算要打了,东夷岛那边的黄金自己也已经眼馋很久了,自然不可能就这样放着,再加上之前孙儿说的那块无主之... -->>
蹲下身子,与朱雄英平视,周王朱橚尽量地放低语气:
“英儿,不知这公式五叔是否可以学习?”
“自然可以,其实也不难学,只要搞明白了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那这三道公式理解起来自然也不会困难。”
将几个符号背后的意义仔细地讲给五叔听,一时之间,叔侄两人竟然被其他人给撇到一边。
“不用管他们两个,各位,今日召集众位前来,是有大事商议!”
端坐在主位上,朱元璋的神情很是严肃。
朱标大吃一惊,直接抬起头看向上位上的父亲,一时竟然不知父亲这到底是要做什么。
给大儿子一个放心的眼神,朱元璋自顾自地观察着各位大臣们的表情变化。
“前日咱下令囤粮,想必各位大人一定心有疑惑,咱也不想隐瞒你们,钦天监预测,不久之后,我大明会迎来百年难得一遇的降温时期,而且,按着地志记载推测,降温时期将会持续五百年,所以,各位,大明之未来就要看尔等的努力了啊。”
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朱元璋原本是不愿意相信的,毕竟这大明是自己亲自、费劲了心血这才打下来的。
而且,按着朱雄英的说法,太平盛世、战乱平定,那都是历史发展必然的结果,并不是因为人力努力而来的,这对于吃糠咽菜、风餐露宿、将生死别在裤腰带上的大明开国子弟们来说,实在是太过残忍了一些。
可不管他怎么不愿意相信,在翻阅历朝历代的史书之后,就算是心里再不甘心的朱元璋也不能自欺欺人。
要知道,现在可还是大明,并没有经历过外国侵略者的侵袭,也没有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反封建思想运动,很多的史书那都是流传下来的。
再加上古来便有修史的传统,所以在大明皇宫藏书阁,历朝史书无不详尽。
翻阅了这些史书之后,他与大儿子两人也是发现,历史上的那些个什么文景之治、贞观盛世,细究其后的根本原因,无一不是因为天子奉行了所谓的休养生息。
而休养生息,虽听着是一项具体的国策,但归根究底,休养生息其实就是天子什么都没有做,盛世就自然而然的来临了。
所以,这就意味着天子什么都没有做,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历史上所谓的明君。
看来这太平盛世,只要开国的几代君王不要瞎折腾,那边可以得到一个值得后人称叹的太平盛世。
反观那些盛世之后的君王,其中不凡明君勤王,可结果呢?
就以唐宣宗为例,在处理政事方面,那也是兢兢业业,并不逊于他的几位祖宗,然而就是这样得君王,就算是用尽了浑身解数,那也不过就是昙花一现的大中之治,并没有长久,短短的几年时间就会被打回原形。
唉,朱元璋还记得自己当时的心情,那真的是相当的迷茫无措。
原来自己还以为自己能在大元手里抢过汉人江山,并且还让国力昌盛,自己很是了不得,但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孙儿的解释之后,这件事竟然还可以用内在的逻辑进行解释,而且还像是太阳每天从东升起、西边落下一样寻常。
如此寻常的事,在这些酸儒们口中,竟然是什么所谓的圣人临凡,天命所归。
按着孙儿所说的逻辑,朱元璋都能想象到,等到大明经受不住五百年的小冰期灭国之后,接任的朝代一定会像大明的开国之初一样,百姓在战乱之后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每家每户的家境逐渐地开始丰足,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到王朝末期土地开垦、种植能力消耗殆尽,最终重新来到豪绅士族大肆兼并土地。
这就是王朝周期,周而复始,永远地逃脱不出这个闭环逻辑。
在脑海里将一个王朝的复兴衰败想象完之后,朱元璋就感到一种深深地绝望从心底涌现出来。
难道,这就是命运吗?!
难得的,朱元璋竟然很是先潮的命运学说。
朱元璋想不到办法,但也不能任由着历史的滚轮就这样朝着土地兼并的灭国前景走去。
秉承着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想法,朱元璋觉得,这大明始终不能自己一个人在发愁。
于是,在没有跟朱标商量的情况下,朱元璋擅自决定,要将这件大事说给各位大臣们商量。
“陛下,此事当真?!”
果不其然,这些大臣们的反应就像是朱元璋等人一开始听到消息的反应一模一样。
“历朝历代的史书、地志都在藏书阁放着,要是哪位大人不愿意相信,可以自己去查。”
朱元璋敢这样说,那就代表着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道理在朝堂上左右逢源的老狐狸们自然清楚,但没办法,陛下说的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震惊,容不得他们不产生怀疑。
一瞬间,整个宫殿陷入了难得地寂静之中,就连一旁忙着探讨力学公式的叔侄两人都被这边的情况给吸引了过来。
“爷爷,叔叔,各位大人,咱们为什么不打出去呢?!”
对于他们这种固步自封的顽固想法,朱雄英也是一脑的无奈。
土地承载力达到了上限,为什么不想着往外扩张,反而是要折腾自己?
这边朱雄英的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地陷入了一片重新的死寂。
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朱雄英的这个提议,就像是给他们拨开了云雾看到了解决事情的真相一样。
对啊!他们也是被自己的固有思想给禁锢住了,为什么不打出去呢?
既然土地兼并以及土地承载力达到上限,那只要拥有更多的土地不就可以了?
只要土地多了,那粮食自然也不会成为禁锢百姓的存在。
那些士绅们不是喜欢屯购土地们,那自己就往外不断地扩张,等到每个人都有土地种植之后,那土地兼并也不会成为问题。
“哈哈!英儿所言甚是!所言甚是!”
辽东那边自己已经打算要打了,东夷岛那边的黄金自己也已经眼馋很久了,自然不可能就这样放着,再加上之前孙儿说的那块无主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