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乱汉国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等先不要轻举妄动,此时宜当静观其变。倘若发生意外,到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就算再难以决断,主意还得拿,董卓踌躇一会儿,做出决断道。
“但凭岳父大人做主。”李儒躬身应道。
董卓的犹豫自然引起了李儒的注意,在他的印象当中,自己的岳父大人可是行事果断有时甚至是草率的猛烈性格。怎的这次会如此犹豫不决呢?
迟疑了一下,李儒开口问道:“只是小婿尚有一事不明,不知岳父大人可否赐教?”
董卓猜到李儒可能奇怪自己为何如此决定,于是道:“你我翁婿之间何须如此客套,文正但问无妨。”
“小婿只是奇怪此次岳父大人为何如此迟疑,而不第一时间找那十常侍摆平此事?若是我等未雨绸缪,先暗送金银于十常侍使其于天子陛下进言,岂非完全之策邪?”李儒得到董卓的准许,这才发问道。
董卓笑了笑,不答反问道:“依文正看来,如今的汉家江山还有多少气数?”
董卓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语,将李儒差点吓个半死。好在这牢房当初在建造的时候为了防止犯人逃跑而修建的特别厚实,不用担心隔墙有耳。否则董卓的纵是有九条命也不够他死的,还得牵连董氏全族。
李儒不愧是心思缜密玲珑剔透之辈,平复了受到惊吓的心情,他便洞察出了董卓这句话中的玄机。心中暗道,看来自己这位岳父大人其志不小啊。
趋步靠近董卓,李儒欠下身子,压低声音道:“汉氏自高祖帝刘邦斩蛇起义,灭楚而得天下,已历四百年。今太平道张角聚众起义,天下十三州得其八州云集而影从,虽不能成事,然已使天下乱象丛生。小婿常夜观天象,紫薇帝星暗淡无光,西方七杀星闪耀,恐天下大乱将至矣。”
董卓接过话茬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方今朝廷天子昏聩无能,宠信宫中阉宦,终日只得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又纵使十常侍卖官鬻爵,导致官场腐败混乱。贪官恶吏横行,苛捐杂税搜刮无度,百姓民不聊生,天下名怨沸腾。这才有张角一呼而八方响应之势。然百足大虫,其死尤僵。汉室国力虽然衰弱,却也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能够覆灭的。”
董卓顿了顿,接着道:“然此次刘焉请朝廷重启州牧之制,加之各地豪强趁势而起。来日必将如春秋战国般朝廷暗弱无助,天下诸侯割据一方,互相征伐角逐,直待天下再次一统,乾坤合一。”
“如此我等确实不可走那十常侍的门路,否则却是会寒了天下英豪与士族之心,不利岳父大人招贤纳士。”聪慧如李儒,董卓一提,他便洞察秋毫。先前他只是没有往那种大逆不道的地方想像思考而已,并不代表不明白。
“如此一来,如今的当务之急便是为岳父大人谋的一块可为根基之地。河东郡虽然富庶,然临近京畿地区,又无险隘,只此一地,不可成事也!”聪明人就是聪明人,话才一说开,李儒就开始为董卓谋划起来了。
董卓对李儒是愈加欣赏了,如此人才若是之前董卓带着李儒去镇压黄巾军,恐怕也不会落得今天身陷囹圄的地步。冲着李儒满意地点点头,开口问道:“贤婿以为凉州若何?”
李儒有些哑然,没想到董卓连这一步都想好了,看来权力还真是吸引人啊。“凉州地处汉羌边界,远离京畿,又控有丝绸之路,为天下要冲。且雍凉之地尚武之风盛行,民风彪悍,悍不畏死。自古凉州铁骑便横行天下,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之誉。岳父大人若得之,则大事可成矣!”
“贤婿不愧为吾之张子房矣!老夫有文正为婿,他日定可效仿昔时之王莽,造福天下苍生,立千秋不世之功业。到时某家纵死而无憾矣!”董卓仰天长叹道。
李儒微微一愣,不想自己的岳父大人竟然对当年王莽如此推崇备至。王莽是谁?那可是二百年前使大汉国运中断十余年的主,这要是在大街上夸赞一句王莽,保准没一会儿官府就会请你去衙门做客。
其实对于王莽,前世熟读史书的董卓是真的崇拜他。当年王莽作为西汉某年的强权外戚王氏一族的重要成员,然其生活简朴,行为检点。为人谦恭礼让,对内侍奉诸叔父,对外结交贤士,朝野上下威名甚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视为能挽救危局的唯一人选。后官至丞相,朝中除了封爵之事,其余一应大小事务皆由王莽做主。
王莽称帝建立新朝后,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将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得买卖。改革币制、官制;规定盐铁官营,山川河流收归国有;同时,与民休息。史称“王莽新政”。后世史学家认为,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社会改革家。胡适更是评价他为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董卓看到李儒对自己崇拜王莽感到诧异,当下对李儒道:“古之帝王政客亦如过江之鲫,其雄才大略当以始皇帝为最,然其卓识远见及王巨君者无一人耳!”
“多谢岳父大人指点,小婿受教了。”其实李儒不是不知道王莽的贤良,相反出身寒门他非常能体会王莽政策对百姓的利益,只是时代的局限性束缚了他的眼界而已。此时董卓的一番话让他醍醐灌顶,视野境界顿开。
李儒的醒悟董卓看在眼里,他接着道:“只要你我翁婿二人同心戮力,定能继承王巨君之夙愿,创盛世乾坤之业,立开天辟地之功。”
“承蒙主公厚爱,属下粉身碎骨无以为报,日后定当尽心竭力为主公效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儒当即跪地叩首宣誓效忠。(未完待续)
“我等先不要轻举妄动,此时宜当静观其变。倘若发生意外,到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就算再难以决断,主意还得拿,董卓踌躇一会儿,做出决断道。
“但凭岳父大人做主。”李儒躬身应道。
董卓的犹豫自然引起了李儒的注意,在他的印象当中,自己的岳父大人可是行事果断有时甚至是草率的猛烈性格。怎的这次会如此犹豫不决呢?
迟疑了一下,李儒开口问道:“只是小婿尚有一事不明,不知岳父大人可否赐教?”
董卓猜到李儒可能奇怪自己为何如此决定,于是道:“你我翁婿之间何须如此客套,文正但问无妨。”
“小婿只是奇怪此次岳父大人为何如此迟疑,而不第一时间找那十常侍摆平此事?若是我等未雨绸缪,先暗送金银于十常侍使其于天子陛下进言,岂非完全之策邪?”李儒得到董卓的准许,这才发问道。
董卓笑了笑,不答反问道:“依文正看来,如今的汉家江山还有多少气数?”
董卓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语,将李儒差点吓个半死。好在这牢房当初在建造的时候为了防止犯人逃跑而修建的特别厚实,不用担心隔墙有耳。否则董卓的纵是有九条命也不够他死的,还得牵连董氏全族。
李儒不愧是心思缜密玲珑剔透之辈,平复了受到惊吓的心情,他便洞察出了董卓这句话中的玄机。心中暗道,看来自己这位岳父大人其志不小啊。
趋步靠近董卓,李儒欠下身子,压低声音道:“汉氏自高祖帝刘邦斩蛇起义,灭楚而得天下,已历四百年。今太平道张角聚众起义,天下十三州得其八州云集而影从,虽不能成事,然已使天下乱象丛生。小婿常夜观天象,紫薇帝星暗淡无光,西方七杀星闪耀,恐天下大乱将至矣。”
董卓接过话茬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方今朝廷天子昏聩无能,宠信宫中阉宦,终日只得寻欢作乐不理朝政。又纵使十常侍卖官鬻爵,导致官场腐败混乱。贪官恶吏横行,苛捐杂税搜刮无度,百姓民不聊生,天下名怨沸腾。这才有张角一呼而八方响应之势。然百足大虫,其死尤僵。汉室国力虽然衰弱,却也不是一群乌合之众能够覆灭的。”
董卓顿了顿,接着道:“然此次刘焉请朝廷重启州牧之制,加之各地豪强趁势而起。来日必将如春秋战国般朝廷暗弱无助,天下诸侯割据一方,互相征伐角逐,直待天下再次一统,乾坤合一。”
“如此我等确实不可走那十常侍的门路,否则却是会寒了天下英豪与士族之心,不利岳父大人招贤纳士。”聪慧如李儒,董卓一提,他便洞察秋毫。先前他只是没有往那种大逆不道的地方想像思考而已,并不代表不明白。
“如此一来,如今的当务之急便是为岳父大人谋的一块可为根基之地。河东郡虽然富庶,然临近京畿地区,又无险隘,只此一地,不可成事也!”聪明人就是聪明人,话才一说开,李儒就开始为董卓谋划起来了。
董卓对李儒是愈加欣赏了,如此人才若是之前董卓带着李儒去镇压黄巾军,恐怕也不会落得今天身陷囹圄的地步。冲着李儒满意地点点头,开口问道:“贤婿以为凉州若何?”
李儒有些哑然,没想到董卓连这一步都想好了,看来权力还真是吸引人啊。“凉州地处汉羌边界,远离京畿,又控有丝绸之路,为天下要冲。且雍凉之地尚武之风盛行,民风彪悍,悍不畏死。自古凉州铁骑便横行天下,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之誉。岳父大人若得之,则大事可成矣!”
“贤婿不愧为吾之张子房矣!老夫有文正为婿,他日定可效仿昔时之王莽,造福天下苍生,立千秋不世之功业。到时某家纵死而无憾矣!”董卓仰天长叹道。
李儒微微一愣,不想自己的岳父大人竟然对当年王莽如此推崇备至。王莽是谁?那可是二百年前使大汉国运中断十余年的主,这要是在大街上夸赞一句王莽,保准没一会儿官府就会请你去衙门做客。
其实对于王莽,前世熟读史书的董卓是真的崇拜他。当年王莽作为西汉某年的强权外戚王氏一族的重要成员,然其生活简朴,行为检点。为人谦恭礼让,对内侍奉诸叔父,对外结交贤士,朝野上下威名甚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视为能挽救危局的唯一人选。后官至丞相,朝中除了封爵之事,其余一应大小事务皆由王莽做主。
王莽称帝建立新朝后,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将天下田改曰王田,以王田代替私田;奴婢改称私属,与王田一样,均不得买卖。改革币制、官制;规定盐铁官营,山川河流收归国有;同时,与民休息。史称“王莽新政”。后世史学家认为,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社会改革家。胡适更是评价他为一千九百年前的社会主义皇帝。
董卓看到李儒对自己崇拜王莽感到诧异,当下对李儒道:“古之帝王政客亦如过江之鲫,其雄才大略当以始皇帝为最,然其卓识远见及王巨君者无一人耳!”
“多谢岳父大人指点,小婿受教了。”其实李儒不是不知道王莽的贤良,相反出身寒门他非常能体会王莽政策对百姓的利益,只是时代的局限性束缚了他的眼界而已。此时董卓的一番话让他醍醐灌顶,视野境界顿开。
李儒的醒悟董卓看在眼里,他接着道:“只要你我翁婿二人同心戮力,定能继承王巨君之夙愿,创盛世乾坤之业,立开天辟地之功。”
“承蒙主公厚爱,属下粉身碎骨无以为报,日后定当尽心竭力为主公效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儒当即跪地叩首宣誓效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