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两分钟就有杂志社的工作人员上来,听他自我介绍之后,就热情的招呼他进了会议室。
没多久,参会人员陆续赶到会议室开始热闹起来,相互介绍,有的本来就认识,一片其乐融融。 这次获奖一共是二十个人,但只来了十二个,基本都是燕京和周边地区,像方明华这样单位掏路费的人不多,大部分好多是自费,而诗人往往都是囊中羞涩。远在厦门获得三等奖的舒婷没有到,这让方明华很遗憾。
方明华是比较喜欢舒婷的诗的,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这和别的朦胧派诗人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特别是那首《致橡树》,方明华很喜欢。
不过北岛、顾城等诗坛新生代人物都来,一下子让这次研讨会的逼格上升了许多。
又过了一会,一帮长者鱼贯而入,会议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是评委会的大佬们来了。
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大家又自我介绍了一番,研讨会就正式开始,题目是“中国诗歌的发展和方向”
题目很大,也很宽泛。
方明华原以为大家都矜持着,彼此客客气气就像后世在电视上看到的研讨会那样,没想到大家竟然会踊跃发言,甚至为某个问题争的面红耳赤。
这真是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碰撞的时代。
诗歌研讨会一共进行了一天半,参会的诗人们围绕诗歌的发展和方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诗歌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方明华却感到有点悲哀。
中国诗歌的繁荣其实就集中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中期不到十年时间,如夏花般绽放出自己最炫目的光芒然后迅速走向衰败。
很快,商品经济大潮汹涌而来,国民进入了全民经商时代。
正如郑智化在歌曲《大国民》里所唱的“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
谁还再听你诗人在那里引吭高歌、低吟浅唱?
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对于诗歌更是如此。
诗歌死了,诗人们走了。
最后轮到方明华发言。
主持人张仲锷很是热情。
“小方同志,你是这里面最年轻的同志,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套用伟人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说说你对诗歌的看法?”
我?
估计要给大家泼冷水了。
方明华刚想从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发言稿,但神使鬼差却又放了回去。
“张主编,我感觉大家说的都很好,其实我真没啥说的,我写诗时间不长,我主要是来学习的。”方明华神态很真诚。
张仲锷微微有点失望,但也没多想。
也是,毕竟年轻嘛,不过来日方长。
张仲锷又勉励了两句。
等中午开完会,大家下去吃饭,院子里还有站着的诗歌爱好者,不过方明华再也没看到那个青年。
第二天中午大伙在饭馆吃了饭,还拍了一张合影作为留念就各自散开。
方明华没走,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去见王濛,把董墨送的狗头枣送过去。
感谢书友2022117145128949、没人叫我、本非烈火、zmd5888、树尘投的月票
(本章完)
两分钟就有杂志社的工作人员上来,听他自我介绍之后,就热情的招呼他进了会议室。
没多久,参会人员陆续赶到会议室开始热闹起来,相互介绍,有的本来就认识,一片其乐融融。 这次获奖一共是二十个人,但只来了十二个,基本都是燕京和周边地区,像方明华这样单位掏路费的人不多,大部分好多是自费,而诗人往往都是囊中羞涩。远在厦门获得三等奖的舒婷没有到,这让方明华很遗憾。
方明华是比较喜欢舒婷的诗的,充满了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这和别的朦胧派诗人的风格完全不一样。
特别是那首《致橡树》,方明华很喜欢。
不过北岛、顾城等诗坛新生代人物都来,一下子让这次研讨会的逼格上升了许多。
又过了一会,一帮长者鱼贯而入,会议室里立刻安静下来,是评委会的大佬们来了。
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大家又自我介绍了一番,研讨会就正式开始,题目是“中国诗歌的发展和方向”
题目很大,也很宽泛。
方明华原以为大家都矜持着,彼此客客气气就像后世在电视上看到的研讨会那样,没想到大家竟然会踊跃发言,甚至为某个问题争的面红耳赤。
这真是个充满理想和激情碰撞的时代。
诗歌研讨会一共进行了一天半,参会的诗人们围绕诗歌的发展和方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诗歌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方明华却感到有点悲哀。
中国诗歌的繁荣其实就集中在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中期不到十年时间,如夏花般绽放出自己最炫目的光芒然后迅速走向衰败。
很快,商品经济大潮汹涌而来,国民进入了全民经商时代。
正如郑智化在歌曲《大国民》里所唱的“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在观望。”
谁还再听你诗人在那里引吭高歌、低吟浅唱?
时代抛弃你连声招呼都不会打。
对于诗歌更是如此。
诗歌死了,诗人们走了。
最后轮到方明华发言。
主持人张仲锷很是热情。
“小方同志,你是这里面最年轻的同志,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套用伟人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说说你对诗歌的看法?”
我?
估计要给大家泼冷水了。
方明华刚想从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发言稿,但神使鬼差却又放了回去。
“张主编,我感觉大家说的都很好,其实我真没啥说的,我写诗时间不长,我主要是来学习的。”方明华神态很真诚。
张仲锷微微有点失望,但也没多想。
也是,毕竟年轻嘛,不过来日方长。
张仲锷又勉励了两句。
等中午开完会,大家下去吃饭,院子里还有站着的诗歌爱好者,不过方明华再也没看到那个青年。
第二天中午大伙在饭馆吃了饭,还拍了一张合影作为留念就各自散开。
方明华没走,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去见王濛,把董墨送的狗头枣送过去。
感谢书友2022117145128949、没人叫我、本非烈火、zmd5888、树尘投的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