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从万历到永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献忠复叛后,杨嗣昌主动请缨到前线督师,以便从别人的白眼中解脱出来,他的请求得到了崇祯的批准。
十二年九月,崇祯亲自为杨嗣昌饯行,赐予尚方宝剑并赠诗一首:
盐梅今暂作干城,
上将威严细柳营;
一扫寇氛从此靖,
还期教养遂民生。
这首诗写得很好,我们来解读一下。
“梅盐”都是调味品,喻指国家所需的人才,诗文中一般常以“盐梅”指宰辅一级的人,这里指的是杨嗣昌。“干城”比喻保家卫国的将领,这里也是杨嗣昌。首句意为国事艰难,只好请阁臣暂时屈尊,到前线保家卫国。
“细柳营”是一处军营。汉文帝时,周亚夫屯军“细柳营”,汉文帝亲自去营中劳军,但是由于没有军令,他被拒之门外,汉文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周亚夫军纪严明。第二句引用典故,喻指杨嗣昌治军有方。
后面两句的意思是希望杨嗣昌能够早日荡平“贼寇”,回来再任宰辅,继续为黎民百姓谋福利。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崇祯对杨嗣昌依依不舍,寄予厚望,希望杨嗣昌能早日奏旋班师,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此次送别,成了他和杨嗣昌的永诀,也成了大明历史的转折点。
不仅杨嗣昌回不来了,大明朝也将从他手里失去。
因为这一别之后,崇祯和杨嗣昌都犯了致命的错误,拉开了明朝灭亡的序幕。
杨嗣昌的错误在于无休止的与张献忠在四川一带纠缠,结果中了张献忠的调虎离山之计,这一错误与崇祯“张献忠必不可赦”的指导思想和他本人急于立功赎罪的心态密不可分。
崇祯的错误在于误判形势,操之过急,在攘外与安内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在清军入寇的刺激下,被陕西民变的表象所迷惑,错误地认为陕西民军己不足为虑,而杨嗣昌足以应付中原民军,于是将陕西官军调到辽东,与清军进行决战,后来投入越来越大,最终全军覆灭,拼光了大明的全部家底。
由于军力全都用在西南和东北,中原一带兵力空虚,加上灾荒严重,到处是*桶,李自成抓住这个机会,吸收了这些不稳定因素,实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最终不可遏制。
这就是大明灭亡的原因。
政治决定一切,军事决定政治,所以军事决定一切。
真理都是简单的,不用从经济、外贸、制度、自然灾害等等方面追根溯源,这样容易让人眼花瞭乱,不知所从。
明朝的灭亡,就是军事原因。这是最直接、最有决定性、也最不事后诸葛亮的原因。
我们现在就来看看,明朝是怎样一步步从失败走向失败的。
九月,杨嗣昌抵达襄阳,立即着手整顿人马。虽然他官位很高,既是内阁大学士,又是兵部尚书,人称“杨阁部”,可实际上是光杆司令,手中无兵,他必须倚仗一位能干的大将,以节制诸路人马,统一行动。
大将左良玉因罗猴山战败,被降了三级,官印也丢了,成为无印之官,但是左良玉人马众多,战功卓著,是一个难得的将才。
于是杨嗣昌拜左良玉为“大将”,给了他一个“平贼将军”的新印。
张献忠、罗汝才等听说杨嗣昌亲自督师... -->>
张献忠复叛后,杨嗣昌主动请缨到前线督师,以便从别人的白眼中解脱出来,他的请求得到了崇祯的批准。
十二年九月,崇祯亲自为杨嗣昌饯行,赐予尚方宝剑并赠诗一首:
盐梅今暂作干城,
上将威严细柳营;
一扫寇氛从此靖,
还期教养遂民生。
这首诗写得很好,我们来解读一下。
“梅盐”都是调味品,喻指国家所需的人才,诗文中一般常以“盐梅”指宰辅一级的人,这里指的是杨嗣昌。“干城”比喻保家卫国的将领,这里也是杨嗣昌。首句意为国事艰难,只好请阁臣暂时屈尊,到前线保家卫国。
“细柳营”是一处军营。汉文帝时,周亚夫屯军“细柳营”,汉文帝亲自去营中劳军,但是由于没有军令,他被拒之门外,汉文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夸奖周亚夫军纪严明。第二句引用典故,喻指杨嗣昌治军有方。
后面两句的意思是希望杨嗣昌能够早日荡平“贼寇”,回来再任宰辅,继续为黎民百姓谋福利。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崇祯对杨嗣昌依依不舍,寄予厚望,希望杨嗣昌能早日奏旋班师,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此次送别,成了他和杨嗣昌的永诀,也成了大明历史的转折点。
不仅杨嗣昌回不来了,大明朝也将从他手里失去。
因为这一别之后,崇祯和杨嗣昌都犯了致命的错误,拉开了明朝灭亡的序幕。
杨嗣昌的错误在于无休止的与张献忠在四川一带纠缠,结果中了张献忠的调虎离山之计,这一错误与崇祯“张献忠必不可赦”的指导思想和他本人急于立功赎罪的心态密不可分。
崇祯的错误在于误判形势,操之过急,在攘外与安内上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在清军入寇的刺激下,被陕西民变的表象所迷惑,错误地认为陕西民军己不足为虑,而杨嗣昌足以应付中原民军,于是将陕西官军调到辽东,与清军进行决战,后来投入越来越大,最终全军覆灭,拼光了大明的全部家底。
由于军力全都用在西南和东北,中原一带兵力空虚,加上灾荒严重,到处是*桶,李自成抓住这个机会,吸收了这些不稳定因素,实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最终不可遏制。
这就是大明灭亡的原因。
政治决定一切,军事决定政治,所以军事决定一切。
真理都是简单的,不用从经济、外贸、制度、自然灾害等等方面追根溯源,这样容易让人眼花瞭乱,不知所从。
明朝的灭亡,就是军事原因。这是最直接、最有决定性、也最不事后诸葛亮的原因。
我们现在就来看看,明朝是怎样一步步从失败走向失败的。
九月,杨嗣昌抵达襄阳,立即着手整顿人马。虽然他官位很高,既是内阁大学士,又是兵部尚书,人称“杨阁部”,可实际上是光杆司令,手中无兵,他必须倚仗一位能干的大将,以节制诸路人马,统一行动。
大将左良玉因罗猴山战败,被降了三级,官印也丢了,成为无印之官,但是左良玉人马众多,战功卓著,是一个难得的将才。
于是杨嗣昌拜左良玉为“大将”,给了他一个“平贼将军”的新印。
张献忠、罗汝才等听说杨嗣昌亲自督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