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从万历到永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六、在北京城下的战斗中,后金军以绝对优势兵力两次败在袁崇焕的手下,而对其他部队保持全胜。(连最能打的满桂都狼狈不堪,难道袁崇焕比满桂还能打?究竟是真打还是演戏,很让人怀疑。)
七、战斗间隙,袁崇焕要求部队进城。(这样会造成敌人围城的局面)
八、袁崇焕在谨见皇帝的时候危言耸听制造紧张,为签订城下之盟造势。
九、祖大寿看到袁崇焕被逮,吓得奔回宁远。(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祖大寿如果心中没鬼的话,大可不必如此受惊。)
除了袁崇焕方面以外,后金方面的疑点也不少:
一、后金的战略目标不是要灭亡明朝。河西大片土地近在眼前,后金弃而不取,怎么可能去攻占内地?仅仅为了抢劫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么大风险去攻打北京。
二、千里*对后方一点也不担心。
三、在广渠门不败而退守南海子,从军事角度讲后金完全没有必要退这么远。
四、袁崇焕派人在南海子放了几炮,后金立即撤兵。大炮不是*,后金也不是没见过大炮,完全不应该撤军。(既然炮兵部队效果这么好,为什么不早用这个方法,何必要牺牲那么多官兵呢?谁又能保证袁崇焕放的不是信号弹呢?)
五、撤退途中听到袁崇焕被捕下狱又杀了个回马枪。(这样做可以给崇祯施加压力,释放袁崇焕。)
六、满清后来的几次攻入内地都没有围攻北京,只有这一次围攻北京。(后金曾经深入明朝内地两千里,而且在明朝最虚弱的状况下,都没有进攻北京,这说明后金缺乏灭亡北京的愿望。原因正如皇太极所说,在汉人内地,既使攻下来也难以守得住,因此己巳事变中后金围攻北京显然是另有原因。)
上述情况都非常可疑,甚至是不可思议,要解释清楚其中任何一个都十分困难,把所有的疑点都说圆了更是难于上青天,但是如果用“谋款诱敌”这四个字来解释的话,一切疑问都将迎刃而解。
这也是几百年来人们怀疑袁崇焕的原因。
我个人认为袁崇焕在己巳事变中是有问题的,但是从后人的眼光看,和平无疑是对明朝有好处的。因此,对袁崇焕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他完全是为了给自己解套。另一种是除了为自己解套以外,他觉得这样做也是有利于国家的,起码不损害国家的利益,是公私兼顾。
因此袁崇焕算不上什么民族英雄,他和其它的辽东将领一样,是明代官场上的一个普通官员,具有他们所具有的一切趋利避害的品质,在军事上,他更加外行。他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出奇的敢作敢为(也可以说是胆大妄为)的个性。
袁崇焕胆大的个性,是促成这场震烁古今的大案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将在下一章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未完待续)
六、在北京城下的战斗中,后金军以绝对优势兵力两次败在袁崇焕的手下,而对其他部队保持全胜。(连最能打的满桂都狼狈不堪,难道袁崇焕比满桂还能打?究竟是真打还是演戏,很让人怀疑。)
七、战斗间隙,袁崇焕要求部队进城。(这样会造成敌人围城的局面)
八、袁崇焕在谨见皇帝的时候危言耸听制造紧张,为签订城下之盟造势。
九、祖大寿看到袁崇焕被逮,吓得奔回宁远。(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祖大寿如果心中没鬼的话,大可不必如此受惊。)
除了袁崇焕方面以外,后金方面的疑点也不少:
一、后金的战略目标不是要灭亡明朝。河西大片土地近在眼前,后金弃而不取,怎么可能去攻占内地?仅仅为了抢劫完全没有必要冒这么大风险去攻打北京。
二、千里*对后方一点也不担心。
三、在广渠门不败而退守南海子,从军事角度讲后金完全没有必要退这么远。
四、袁崇焕派人在南海子放了几炮,后金立即撤兵。大炮不是*,后金也不是没见过大炮,完全不应该撤军。(既然炮兵部队效果这么好,为什么不早用这个方法,何必要牺牲那么多官兵呢?谁又能保证袁崇焕放的不是信号弹呢?)
五、撤退途中听到袁崇焕被捕下狱又杀了个回马枪。(这样做可以给崇祯施加压力,释放袁崇焕。)
六、满清后来的几次攻入内地都没有围攻北京,只有这一次围攻北京。(后金曾经深入明朝内地两千里,而且在明朝最虚弱的状况下,都没有进攻北京,这说明后金缺乏灭亡北京的愿望。原因正如皇太极所说,在汉人内地,既使攻下来也难以守得住,因此己巳事变中后金围攻北京显然是另有原因。)
上述情况都非常可疑,甚至是不可思议,要解释清楚其中任何一个都十分困难,把所有的疑点都说圆了更是难于上青天,但是如果用“谋款诱敌”这四个字来解释的话,一切疑问都将迎刃而解。
这也是几百年来人们怀疑袁崇焕的原因。
我个人认为袁崇焕在己巳事变中是有问题的,但是从后人的眼光看,和平无疑是对明朝有好处的。因此,对袁崇焕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他完全是为了给自己解套。另一种是除了为自己解套以外,他觉得这样做也是有利于国家的,起码不损害国家的利益,是公私兼顾。
因此袁崇焕算不上什么民族英雄,他和其它的辽东将领一样,是明代官场上的一个普通官员,具有他们所具有的一切趋利避害的品质,在军事上,他更加外行。他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出奇的敢作敢为(也可以说是胆大妄为)的个性。
袁崇焕胆大的个性,是促成这场震烁古今的大案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将在下一章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