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从万历到永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孙承宗以内阁大臣的身份赴辽督师,天启对他寄予厚望,赐予尚方宝剑,并派阁臣送他到崇文门外。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经营进攻要比经营防守困难的多,需要真的军事才能和巨大的勇气,未经实战的文官是很难胜任经营进攻的任务的,他们大多只能经营防守,孙承宗也不例外。
孙承宗到辽东以后,提出“守关外以捍关内、先固守以图恢复”的工作方针。这个方针听起来很漂亮,其实不过是虚文,真正有意义的就是“固守”这两个字。
如何固守,当然是修筑城堡。
但是在施工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要把盘据在关外的蒙古部落赶走。广宁大败后,蒙古哈喇慎部乘虚而入,占据关外,并赖着不走,号称协防,实际上就是想敲诈明朝一把。后来孙承宗派袁宗焕前往哈喇慎部散了点钱财,蒙古人才怏怏离去。
蒙古人走了以后,孙老师摇身一变,成了孙总工程师,在关外大兴土木,掀起了建设*。
建设的重点就是所谓的“关宁防线”,“关”指的是山海关,“宁”的得是宁远。“关宁防线”指的是从山海关到宁远之间的一系列城堡。重点是宁远城。
天启三年九月,宁远城正式开工建设。
孙承宗上任后,重新进行工作分工,佥事袁崇焕的分工是“建造营舍”。
袁崇焕主守宁远,又负责工程,这样,修建宁远城的责任就落到了袁崇焕的身上,不过袁崇焕只是监工,具体干活的包工头是游击祖大寿。
广宁战役中祖大寿率军避守觉华岛屿,犯了死罪,孙承宗督师后,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用人方略,祖大寿世居宁远,不仅是辽人,而且是“土著”,非常符合孙承宗的用人方略,因此,孙承宗免其不死,先是让他辅佐金冠守觉华岛,后来又让他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宁远。
正是在修建宁远城的过程中,袁崇焕与祖大寿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工程初期祖大寿觉悟不高,认识不到位。他认为朝廷不会长期坚守宁远,在施工时比较了草。袁崇焕打算亲自驻守宁远,宁远城的质量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因此对工程的认识要比祖大寿高得多。
他批评了祖大寿,帮助他提高认识,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并亲自量化指标,规定宁远城“墙高三丈二尺,雉高六迟,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的标准,要求祖大寿务必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一年以后,一座雄伟的宁远城拔地而起,成为明朝在关外的一座重镇。孙承宗让袁崇焕和骁将满桂共同驻守。
在修建宁远的同时,孙承宗在山海关到宁远之间还修建了中前所、前屯卫、中后所等城堡。
辽东的工地上,灰尘滚滚。衙门里的乌烟瘴气一点也不比工地上小。
孙承宗不仅善于搞建设,在人事斗争上也是一把好手。
在进行硬件(城堡)建设的同时,孙承宗对于软件(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抓得非常紧。
蓟辽总督王象亁与王在晋交好,在对待蒙古人的问题上与孙承宗产生了矛盾,被迫离职。孙承宗以统一事权为名,建议不再推任蓟辽总督,被批示同意。
辽东巡抚阎鸣泰本是孙承宗推荐的,但后来二人对许多问题意见不一,渐渐地不和谐起来,在孙承宗要求下,朝廷将阎鸣泰罢免,代之以张凤翼。
然而张凤翼还不如阎鸣泰,他整个一个王在晋第二,他主张守山海关,反对出镇关外。孙承宗刚赶走了阎鸣泰,一时不方便再驱逐张凤翼,就请求皇上让张凤翼出镇宁远。
张凤翼本来就反对出镇关外,孙承宗偏要让他上前线驻守宁远,这摆明了是挤兑他。张风翼气不打一处来。
张凤翼对孙承宗无可奈何,就将矛头指向了他的心腹主将马世龙,阻扰孙承宗出关的政策。他指使广宁道佥事万有孚并通过给事中解学龙等人弹劾马世龙。
不久万有孚遭到蓟抚岳和声弹劾,张凤翼怀疑是马世龙、袁崇焕等人指使。
孙承宗也出面为马世龙辩护,指责万有孚构陷马世龙,万有孚很快就被罢免。
<... -->>
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孙承宗以内阁大臣的身份赴辽督师,天启对他寄予厚望,赐予尚方宝剑,并派阁臣送他到崇文门外。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经营进攻要比经营防守困难的多,需要真的军事才能和巨大的勇气,未经实战的文官是很难胜任经营进攻的任务的,他们大多只能经营防守,孙承宗也不例外。
孙承宗到辽东以后,提出“守关外以捍关内、先固守以图恢复”的工作方针。这个方针听起来很漂亮,其实不过是虚文,真正有意义的就是“固守”这两个字。
如何固守,当然是修筑城堡。
但是在施工之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要把盘据在关外的蒙古部落赶走。广宁大败后,蒙古哈喇慎部乘虚而入,占据关外,并赖着不走,号称协防,实际上就是想敲诈明朝一把。后来孙承宗派袁宗焕前往哈喇慎部散了点钱财,蒙古人才怏怏离去。
蒙古人走了以后,孙老师摇身一变,成了孙总工程师,在关外大兴土木,掀起了建设*。
建设的重点就是所谓的“关宁防线”,“关”指的是山海关,“宁”的得是宁远。“关宁防线”指的是从山海关到宁远之间的一系列城堡。重点是宁远城。
天启三年九月,宁远城正式开工建设。
孙承宗上任后,重新进行工作分工,佥事袁崇焕的分工是“建造营舍”。
袁崇焕主守宁远,又负责工程,这样,修建宁远城的责任就落到了袁崇焕的身上,不过袁崇焕只是监工,具体干活的包工头是游击祖大寿。
广宁战役中祖大寿率军避守觉华岛屿,犯了死罪,孙承宗督师后,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用人方略,祖大寿世居宁远,不仅是辽人,而且是“土著”,非常符合孙承宗的用人方略,因此,孙承宗免其不死,先是让他辅佐金冠守觉华岛,后来又让他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宁远。
正是在修建宁远城的过程中,袁崇焕与祖大寿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工程初期祖大寿觉悟不高,认识不到位。他认为朝廷不会长期坚守宁远,在施工时比较了草。袁崇焕打算亲自驻守宁远,宁远城的质量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因此对工程的认识要比祖大寿高得多。
他批评了祖大寿,帮助他提高认识,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并亲自量化指标,规定宁远城“墙高三丈二尺,雉高六迟,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的标准,要求祖大寿务必按时保质完成任务。
一年以后,一座雄伟的宁远城拔地而起,成为明朝在关外的一座重镇。孙承宗让袁崇焕和骁将满桂共同驻守。
在修建宁远的同时,孙承宗在山海关到宁远之间还修建了中前所、前屯卫、中后所等城堡。
辽东的工地上,灰尘滚滚。衙门里的乌烟瘴气一点也不比工地上小。
孙承宗不仅善于搞建设,在人事斗争上也是一把好手。
在进行硬件(城堡)建设的同时,孙承宗对于软件(干部队伍)的建设也抓得非常紧。
蓟辽总督王象亁与王在晋交好,在对待蒙古人的问题上与孙承宗产生了矛盾,被迫离职。孙承宗以统一事权为名,建议不再推任蓟辽总督,被批示同意。
辽东巡抚阎鸣泰本是孙承宗推荐的,但后来二人对许多问题意见不一,渐渐地不和谐起来,在孙承宗要求下,朝廷将阎鸣泰罢免,代之以张凤翼。
然而张凤翼还不如阎鸣泰,他整个一个王在晋第二,他主张守山海关,反对出镇关外。孙承宗刚赶走了阎鸣泰,一时不方便再驱逐张凤翼,就请求皇上让张凤翼出镇宁远。
张凤翼本来就反对出镇关外,孙承宗偏要让他上前线驻守宁远,这摆明了是挤兑他。张风翼气不打一处来。
张凤翼对孙承宗无可奈何,就将矛头指向了他的心腹主将马世龙,阻扰孙承宗出关的政策。他指使广宁道佥事万有孚并通过给事中解学龙等人弹劾马世龙。
不久万有孚遭到蓟抚岳和声弹劾,张凤翼怀疑是马世龙、袁崇焕等人指使。
孙承宗也出面为马世龙辩护,指责万有孚构陷马世龙,万有孚很快就被罢免。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