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重生之贵女贤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香楼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一些小门小户的商贾平民,男女的席位左右分列,虽然有些杂乱,但是因为在座的都是前来鉴画赏画的人,所以文艺气氛还算是不错,;二楼则相对安静齐整一些,是一个个用竹帘隔开的雅间,里面坐的都是勋贵世家、达官贵人之类的。
除却这些,剩下的,便是一个宽阔的厅堂了,厅堂中央垒起了一个台子,四周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笔墨书画。
宁韵带着帷帽进来,由天香楼的侍应领着,坐进了她早就订好的雅间内。这鉴画会三年一届,是大周画坛等大事,不管是像落影斋这样的画商,还是各地首屈一指的作画名家,都会第一时间赶来参加。
鉴画会总共可分为三项。第一项是赏画。台子上会展出诸多遮了落款印鉴的一些旧时名作,上台的人,只要能猜出五种并无误,便算过关,然后任选其中一副画作,算是奖励了。
这第二项,便算是全场的压轴戏了——赛画,参赛者全凭自愿,没有任何门槛,一炷香的时间,按题目作画,之后由各画坛名家大师点评,仅选出一副胜出。胜出者,不仅可以赢得头彩,而且往往会借助这个鉴画会群英齐聚的时候,一画成名,名扬大周。曾经,哥哥生前,便是在九年前的鉴画会,一战成名的,他原本不求名利,还是陪着自己过来玩,被宁韵硬推上台的。结果一战成名,而那副成名作,也就留在了鉴画会。这些年来,赛画的胜出者虽然也都不错,但是再没有能与哥哥比肩的。听说今年,之所以拿出哥哥的成名作,便是为了激励后人,挽回这近年来画坛的没落。
最后一项,算是收尾,与前两项想比,就比较商业也比较自由了。就是各家画斋或者是收藏者,会把自己手里的名作展示出来,供其他人鉴赏,或是卖或是以画抵画,都自行商议。
宁韵来的有些晚,坐下来的时候第一场已经开始了,她志不在此,所以对场下如火如荼的赏画比赛并没有兴趣,于是,就环顾四周,想要找寻史令沣的身影。只是这二楼格局有些大,又用竹帘隔着视线,找人并不容易。
就在宁韵放弃这个念头,收回心神准备看场上的比赛时,耳边有人喊了史令沣的名字。
“哎,你果真来了。怪不得我妹妹死缠烂打要跟过来,原来是知道你要来呢!”这是魏家六公子魏澜的声音,宁韵辨得。寻声望过去,很容易就看见隔了两个竹帘位置,坐着一个熟悉背影。不是史令沣是谁?
魏澜只在一开始声音大,后面像是坐进了史令沣的雅间里,紧接着传出来的声音也是断断续续了,只听到“嫂子没来”“我妹妹……”这几个字以后,便再没有声音了。
宁韵心中猜测,这魏澜的妹妹,可不就是先头和她有婚约的那个魏家二房的嫡出孙女儿么?听说她在魏国公家颇为受宠,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最后没能嫁给史令沣,还真是个憾事儿。就是不知道史令沣他觉不觉得遗憾呢?晚间回去,可要问问了。
想到这,宁韵嘴角儿翘了翘,收回了心神,往楼下台子上的比赛看了过去。
赏画比赛说难并不难,一般上台参赛的,都是一些画坛上的年轻小辈。偶尔也会有女子登台,大都也都像宁韵这样带着帷帽。宁韵心道:难得在这重男轻女的时代,还能有一个场合允许女子同男子同台参赛。原本都是爱画惜画之人,便应当不分男女、一视同仁,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场鉴画会还算开明。
只可惜,参赛的女子原本就少,随着比赛进行,被淘汰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成功的,仅剩下五个人。而这五个,竟全是男子。
看到结果,宁韵重重叹息了一声:还真是不争气!
“姑娘何必叹气。”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在宁韵隔壁的雅间响起:“三从四德,乃女子之大义,至于舞文弄画、求学致仕,男子之天义。犬夜晨鸡,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而已。”
二人所在的雅间并未由墙壁相隔,只是隔着一道竹帘。许是因为方才宁韵叹气,这男子猜到了宁韵的心思,才会有此一言。
宁韵不担心他会不顾礼仪掀开帘子过来,也不担心他能隔着帘子认出自己是谁,所以说起话来,就也无所顾忌:“哼,依我看,三从四德,不过是女子之桎梏罢了,舞文弄画、求学致仕之于女子,本就该一视同仁,何以用‘无才为德’来困缚!”
旁边的雅间出现一瞬间的静寂,很快,有一个带着微薄怒气的声音响起:“从没听说,女子以才德自夸而沾沾自喜的,一听便是毫无妇德之人……”
这次出声的,却是一个声音尖厉的女子,同样也是出自该男子所落坐的雅间。
那女子的话好似没说完,就被人阻止了。虽然隔着一道帘子,但宁韵从那女子的口气中,就能想象出她此刻忿忿不平的表情来。
又过了一会儿,才又听到那男子道:“姑娘说的有理。”
宁韵心中冷哼了一声,再懒得多说一句话。
此时,楼下的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叹。宁韵往下看去,只看了一眼,就激动的险些站起身来。
舞雩咏归图!
此画一出场,楼上楼下一番惊叹之后,都静寂下来。羽公的成名之作,也是目前为止,羽公画作中价值最高的一副,或者说,是目前大周花坛最贵的画!这副画,寓意出自《论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舞雩咏归图,画的便是这句话的内容。
这句话,原意是对礼乐治国后大同社会的理解。如果说,读过这句话,你只能对“大同社会”的景象有所遐想的话,那羽公这幅画,便是人们可以想象到的最好景象了。无论是冠者的表情,还是童子的动作和神态,都及其恰当和完美的表现了这... -->>
天香楼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一些小门小户的商贾平民,男女的席位左右分列,虽然有些杂乱,但是因为在座的都是前来鉴画赏画的人,所以文艺气氛还算是不错,;二楼则相对安静齐整一些,是一个个用竹帘隔开的雅间,里面坐的都是勋贵世家、达官贵人之类的。
除却这些,剩下的,便是一个宽阔的厅堂了,厅堂中央垒起了一个台子,四周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笔墨书画。
宁韵带着帷帽进来,由天香楼的侍应领着,坐进了她早就订好的雅间内。这鉴画会三年一届,是大周画坛等大事,不管是像落影斋这样的画商,还是各地首屈一指的作画名家,都会第一时间赶来参加。
鉴画会总共可分为三项。第一项是赏画。台子上会展出诸多遮了落款印鉴的一些旧时名作,上台的人,只要能猜出五种并无误,便算过关,然后任选其中一副画作,算是奖励了。
这第二项,便算是全场的压轴戏了——赛画,参赛者全凭自愿,没有任何门槛,一炷香的时间,按题目作画,之后由各画坛名家大师点评,仅选出一副胜出。胜出者,不仅可以赢得头彩,而且往往会借助这个鉴画会群英齐聚的时候,一画成名,名扬大周。曾经,哥哥生前,便是在九年前的鉴画会,一战成名的,他原本不求名利,还是陪着自己过来玩,被宁韵硬推上台的。结果一战成名,而那副成名作,也就留在了鉴画会。这些年来,赛画的胜出者虽然也都不错,但是再没有能与哥哥比肩的。听说今年,之所以拿出哥哥的成名作,便是为了激励后人,挽回这近年来画坛的没落。
最后一项,算是收尾,与前两项想比,就比较商业也比较自由了。就是各家画斋或者是收藏者,会把自己手里的名作展示出来,供其他人鉴赏,或是卖或是以画抵画,都自行商议。
宁韵来的有些晚,坐下来的时候第一场已经开始了,她志不在此,所以对场下如火如荼的赏画比赛并没有兴趣,于是,就环顾四周,想要找寻史令沣的身影。只是这二楼格局有些大,又用竹帘隔着视线,找人并不容易。
就在宁韵放弃这个念头,收回心神准备看场上的比赛时,耳边有人喊了史令沣的名字。
“哎,你果真来了。怪不得我妹妹死缠烂打要跟过来,原来是知道你要来呢!”这是魏家六公子魏澜的声音,宁韵辨得。寻声望过去,很容易就看见隔了两个竹帘位置,坐着一个熟悉背影。不是史令沣是谁?
魏澜只在一开始声音大,后面像是坐进了史令沣的雅间里,紧接着传出来的声音也是断断续续了,只听到“嫂子没来”“我妹妹……”这几个字以后,便再没有声音了。
宁韵心中猜测,这魏澜的妹妹,可不就是先头和她有婚约的那个魏家二房的嫡出孙女儿么?听说她在魏国公家颇为受宠,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最后没能嫁给史令沣,还真是个憾事儿。就是不知道史令沣他觉不觉得遗憾呢?晚间回去,可要问问了。
想到这,宁韵嘴角儿翘了翘,收回了心神,往楼下台子上的比赛看了过去。
赏画比赛说难并不难,一般上台参赛的,都是一些画坛上的年轻小辈。偶尔也会有女子登台,大都也都像宁韵这样带着帷帽。宁韵心道:难得在这重男轻女的时代,还能有一个场合允许女子同男子同台参赛。原本都是爱画惜画之人,便应当不分男女、一视同仁,从这一点上来看,这场鉴画会还算开明。
只可惜,参赛的女子原本就少,随着比赛进行,被淘汰的人越来越多,到最后成功的,仅剩下五个人。而这五个,竟全是男子。
看到结果,宁韵重重叹息了一声:还真是不争气!
“姑娘何必叹气。”一个陌生男子的声音在宁韵隔壁的雅间响起:“三从四德,乃女子之大义,至于舞文弄画、求学致仕,男子之天义。犬夜晨鸡,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而已。”
二人所在的雅间并未由墙壁相隔,只是隔着一道竹帘。许是因为方才宁韵叹气,这男子猜到了宁韵的心思,才会有此一言。
宁韵不担心他会不顾礼仪掀开帘子过来,也不担心他能隔着帘子认出自己是谁,所以说起话来,就也无所顾忌:“哼,依我看,三从四德,不过是女子之桎梏罢了,舞文弄画、求学致仕之于女子,本就该一视同仁,何以用‘无才为德’来困缚!”
旁边的雅间出现一瞬间的静寂,很快,有一个带着微薄怒气的声音响起:“从没听说,女子以才德自夸而沾沾自喜的,一听便是毫无妇德之人……”
这次出声的,却是一个声音尖厉的女子,同样也是出自该男子所落坐的雅间。
那女子的话好似没说完,就被人阻止了。虽然隔着一道帘子,但宁韵从那女子的口气中,就能想象出她此刻忿忿不平的表情来。
又过了一会儿,才又听到那男子道:“姑娘说的有理。”
宁韵心中冷哼了一声,再懒得多说一句话。
此时,楼下的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叹。宁韵往下看去,只看了一眼,就激动的险些站起身来。
舞雩咏归图!
此画一出场,楼上楼下一番惊叹之后,都静寂下来。羽公的成名之作,也是目前为止,羽公画作中价值最高的一副,或者说,是目前大周花坛最贵的画!这副画,寓意出自《论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舞雩咏归图,画的便是这句话的内容。
这句话,原意是对礼乐治国后大同社会的理解。如果说,读过这句话,你只能对“大同社会”的景象有所遐想的话,那羽公这幅画,便是人们可以想象到的最好景象了。无论是冠者的表情,还是童子的动作和神态,都及其恰当和完美的表现了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