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中国人史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年代一~九
一十年代一—一九
二十年代二~二九
三十年代三~三九
四十年代四~四九
五十年代五~五九
六十年代六~六九
七十年代七~七九
八十年代八~八九
九十年代九~九九
从本世纪起,历史进入纪元之后,这对研究和阅读历史的人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我们习惯于从少到多计算数字,而纪元前的时间,却必须倒着来数。如纪元后“三年到七年”纪元前就必须说成“前七年到前三年”进入纪元后,时间观念,才恢复正常。至于年代,更容易计算,我们特地列出上表,以加强印象。不过,在本世纪(一)中,只包括九十九年,与其他世纪不同。我们认为对年代采取这种划分方式,比较更能迅速显示时间的关系位置。
统治中华帝国的西汉王朝于本世纪年代灭亡,外戚王莽建立新王朝——这个“新”字不是形容词,而是这个王朝的专用名词。但新王朝是一个短命政权,代之而起的是刘姓皇族的一员刘玄建立的玄汉王朝,而这个汉王朝也只有三年寿命(比项羽的西楚王国还少二年)。
最后,刘姓皇族更疏远的一员——刘秀,实际上他是一个平民,建立东汉王朝,中国再呈现大一统的雄姿。
一新王朝与新社会政策
西汉王朝第十四任皇帝刘箕子,九岁时当皇帝,十四岁时,被他岳父兼大司马(宰相级)的王莽毒死。接着是最后一任皇帝刘婴,只有两岁。当刘婴五岁时,即本世纪(一)年代九年,王莽的布置已经成熟,发动宫廷政变,由这一位尚不识字的五岁顽童刘婴,颁下用深奥古文写成的诏书,把皇帝宝座禅让给王莽。历时二百一十五年的西汉王朝,到此结束。王莽命名他的政权为新王朝。
中国历史有一个现象,每一次政权转移,都要发生一次改朝换代型的大混战,野心家或英雄们各自握有武力,互相争夺吞噬,最后剩下的那一个,即成为儒家学派所称颂为“得国最正”的圣君,在血海中建立他的政权。王莽打破这种惯例,他跟战国时代齐国的田和一样,用和平的方法接收政权,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权臣夺取宝座的程式,以后很多王朝建立,都照本宣科。西汉王朝在平静中消失,新王朝在平静中诞生,两大王朝交接之际,没有流血。
王莽是儒家学派的巨子,以一个学者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他夺取政权的目的与刘邦不同,刘邦之类只是为了当帝当王,满足私欲。王莽则有他的政治抱负,他要获得更大权力,使他能够把儒家学说在政治上一一实践,缔造一个理想的快乐世界。他认为古代社会中,人人平等,可是到了后来,互相争夺,遂发生不平等现象。富人有很多土地,穷人则一无所有。男子沦为奴隶,女子沦为婢女。幸而仍保持自由,父子夫妇,终年辛苦耕种,却不能吃饱。为了改善这种不公平和铲除造成这种不公平的罪恶,王莽的新政府成立后,即实施一连串下列的新社会政策:
一土地国有:私人不准买卖,恢复一千二百年以前已废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了的土地,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的邻居或家属。
二耕地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农夫(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原则,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
三冻结奴隶制度:虽没有马上废止,但禁止所有奴隶婢女继续买卖,以限制奴隶的范围和数目不再扩大,使它最后自然消灭。
四强迫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劳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
五实行专卖制度:酒专卖,盐专卖,铁器专卖,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从前任何富豪,都可制造银钱,新政府收回这种授权)。山上水中的天然资源,都为国家所有,由政府开采。
六建立贷款制度:人民因祭祀或丧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但为了经营农商事业而贷款,则政府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
七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食粮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收买。求过于供时,政府即行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
八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卜卦、医生、旅馆,以及妇女们家庭养蚕织布,从前都自由经营,现在新政府都课征纯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政府用这项收入作为贷款或平抑物价的资金。
从这些措施,我们可发现王莽所从事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全面社会改革,十九世纪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一世纪时的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践。
二二十一年改朝换代混战
王莽的社会改革是伟大的措施,但他彻底失败,他的生命和他的王朝也跟着一齐丧失。我们可为他归纳出下列五项使他失败的原因:
第一王莽是忠实的儒家学派之徒,而儒家学派的基本精神是崇古。所以王莽的眼光不是向前看,却是向后看。他对他诊断出来的社会病态的治疗,认为只要吃下古老儒书上所用的那些古药,就可痊愈。像土地重新分配,固然很好,可是王莽坚持恢复井田,却根本做不到。脚步向前走而眼睛向后看,仅这一点,就注定他必然跌倒。
第二那个时代还没有推动这么庞大改革的技术能力,像贷款利息和所得税,都是“纯利”的十分之一,这涉及到复杂的成本会计,当时恐怕很少有人可以胜任。同时,即令有此人才,王莽更需要一个有组织的干部集团去执行。但他仰仗的却只是行政命令,把所有责任都加到行政官员身上,而行政官员大多数又都腐败无耻(注意。这是中国传统的严重病态,直到二十世纪,才获得改善)。于是善政的蓝图反而变成暴政的行为,民变因之燎原般爆发。
第三王莽没有办法控制丧失既得利益者的反击。土地国有使地主怨恨,禁止奴隶买卖使奴隶主和奴隶贩子怨恨,强迫劳动使贵族和一些地痞流氓寄生虫怨恨,禁止铸钱使富豪怨恨。这些怨恨容易掩盖因改革而受益者的欢呼和感谢。一遇机会,就向改革反击。
第四王莽机械的迷信制度万能,他认为“制度确立之后,天下自然太平”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改革制度上,更糟的是他用儒家学派所特有的繁文缛节,不惮其烦的改官名、改地名,凡是“现代”的全都取消,一律恢复“古代”原名。改的太多,以致没有人能够记得住。这种改革应该是不必要的,但王莽懔遵儒家“正名”学说,却特别认真,而也就在这些小事件上,按下大失败连锁反应的电钮。西汉政府对西南夷诸部落酋长,大都用王爵羁縻,这不过是不费一文的虚名,王莽却改封他们侯爵。句町王拒不接受(句町国,云南广南),首先起兵叛变。王莽又把西汉政府颁发给匈奴汗国单于的金印(匈奴单于玺),改为“新匈奴单于章”皇帝的印称“玺”“章”只是普通人的印,乌珠留若囗单于气冲牛斗,遂跟中国断绝关系。南北两边大规模讨伐战事,征兵征粮,引起骚动与饥馑,骚动与饥馑引起遍地陈胜、吴广式的暴动。
第五王莽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经济思想家,但不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永不会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聪明,王莽却恰恰认为自己如此,因之他不能容纳与他意见相异的建议,而固执的坚持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见解。所以他对句町国和匈奴汗国的反抗,采取迎头痛击政策。对因饥饿而抢掠的变民,采取高压政策,遂使形势更加恶化。
本来已经被王莽避免了的改朝换代的大混战,在他上台之后,仍然出现。这一长期的流血,自纪元一七年吕母——吕家老太太起兵开始,到纪元三七年短命的割据政权——汉帝卢芳逃入匈奴,东汉王朝再度统一中国为止,前后继续二十一年。
我们选择前十年起兵叛变的一些重要的野心家和英雄人物,列为下表:
上表所列,仅是前十年崛起的人物。后十年中继续崛起的,还有被称为“铜马贼”、“五校贼’等数个变民集团,每个集团都集结兵力达十万百万人之多。全国处处是变民集团建立起来的营垒和政权,像王歆占据下邦(陕西渭南),蒋震占据霸陵(陕西西安东)。刘永死后,他的儿子刘纤继位梁王。魄嚣死后,他的儿子隗纯继位称王。
中国国土上,一片混战。
三东汉王朝建立
中国历代民变,性质上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官逼民反的抗暴群众,像吕母、邓奉。吕母的儿子被海曲县长诬陷,死于冤狱,她就散去家产,结交壮士,攻杀海曲县长,然后乘船入海,成为“海盗”邓奉本是刘秀的部将,但当他请假回乡,发现刘秀的军队奸淫烧杀的罪恶暴行时,他号召人民反抗。第二类是饥饿的群众,像绿林兵王匡,政府不能照顾他们,他们只好自己照顾自己。他们逃亡到比较容易活下去的地方,集结起来抢劫富人的粮食财物。饥馑在中国历史上占重要地位,它是大动乱大革命的原动力。第三类是自卫性的联合,县城和村落,为避免刘秀军队之类的奸淫烧杀,往往联合起来,武装自卫,当力量够大的时候,或对抗政府的政令,如魄嚣;或作为与政府合作的资本,如窦融。第四类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击,像刘望、刘永、刘玄,本来是西汉王朝刘姓皇族,因新政府的兴起而降为平民,他们连做梦都在盼望摧毁现状,恢复过去的权势。第五类是野心家,大野心家如公孙述、刘秀,想当皇帝。小野心家如力子都、爱曾,只求在一方面称霸过瘾。
只有政治家才会正确的处理民变问题,王莽不会。他迷信警察和军队的力量,认为只靠监狱和屠杀,就可以根绝叛乱。结果是民变更多更烈。纪元二三年,以刘玄为首的变民集团,攻陷固若金汤的常安(新王朝把长安改称常安)。王莽被杀,新王朝覆亡,政权只维持了十五年。一场本可以歌颂的社会改革,化成一个悲剧,在流血中收场。
王莽死后,全国各地震慑于刘玄的皇帝血统和击杀王莽的威望,一致拥戴他当中国皇帝。这是一件千年难逢的奇迹,紊乱一团糟的庞大帝国,霎时间恢复秩序。可惜刘玄所建的汉政府,由一群无知无识的人物组成。三个月之前他们还在荒野中大喝小叫,三个月之后忽然成为国家领导人,他们还没有被训练出领导能力。于是,各地民变再度蜂起。这一个奇迹政权,从纪元后二三年到二五年,勉强支持三年。号称“赤眉”的变民领袖刘盆子(他们把眉毛涂成红色,以区别敌我),攻陷长安,刘玄被杀。
混战结果,变民首领之一的刘秀取得最后胜利。纪元后二五年,他自称皇帝;用武力把其他变民集团,一一消灭,再度使中国归于一统,建都洛阳(河南洛阳)。他称他建立的王朝仍为汉王朝,跟刘玄一样,表示是覆亡的西汉王朝的中兴。但因为他建都洛阳,史学家却称它为东汉王朝,并追称刘邦建立的王朝为西汉王朝。
二十一年大混战于纪元三七年结束,但给中国带来的伤害,却不易恢复。我们将几个重要地区战前战后人口减少情形,列表作一比较,即可看出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
这些减少的人口,大多数都是饿死、病死,或被屠杀。其余则不外战死或逃亡。改朝换代型混战,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循环性的浩劫。我们对千千万万死难的亡魂,尤其是那些可怜的儿童和无助的妇女,怀有深切悲痛。
四匈奴汗国的再分裂
匈奴汗国跟新王朝反目,引起王莽的军事行动。纪元后十年,王莽动员三十万大军,派遣十二员大将,分兵十二路,同时并出。可是还没有集结完成,匈奴汗国就大规模向中国沿边攻击,作摧毁性的破坏。于是王莽继续向后方征兵征粮,转运千里,战土老弱,或死或逃,田地荒芜,饥馑四起,官吏乘机暴虐,民变不可遏止。
新王朝覆亡之际,应该是匈奴汗国复兴的良机。可是天灾人祸使他们不但不能掌握这个良机,反而更形微弱。四十年代中,匈奴汗国一连几年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东方新兴的强敌乌桓部落又不断侵袭,匈奴势力范围萎缩至蒙古哈尔和林及以南地区,大批人畜死亡,国力大衰。更糟的是,到纪元四八年,南部八个大部落另行推举一位亲王当单于,也称呼韩邪二世单于。这位呼韩邪二世单于同样地归降中国,请求保护。于是匈奴汗国再度分裂为二,南匈奴汗国臣服中国,北匈奴汗国继续与中国对抗。
>
年代一~九
一十年代一—一九
二十年代二~二九
三十年代三~三九
四十年代四~四九
五十年代五~五九
六十年代六~六九
七十年代七~七九
八十年代八~八九
九十年代九~九九
从本世纪起,历史进入纪元之后,这对研究和阅读历史的人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我们习惯于从少到多计算数字,而纪元前的时间,却必须倒着来数。如纪元后“三年到七年”纪元前就必须说成“前七年到前三年”进入纪元后,时间观念,才恢复正常。至于年代,更容易计算,我们特地列出上表,以加强印象。不过,在本世纪(一)中,只包括九十九年,与其他世纪不同。我们认为对年代采取这种划分方式,比较更能迅速显示时间的关系位置。
统治中华帝国的西汉王朝于本世纪年代灭亡,外戚王莽建立新王朝——这个“新”字不是形容词,而是这个王朝的专用名词。但新王朝是一个短命政权,代之而起的是刘姓皇族的一员刘玄建立的玄汉王朝,而这个汉王朝也只有三年寿命(比项羽的西楚王国还少二年)。
最后,刘姓皇族更疏远的一员——刘秀,实际上他是一个平民,建立东汉王朝,中国再呈现大一统的雄姿。
一新王朝与新社会政策
西汉王朝第十四任皇帝刘箕子,九岁时当皇帝,十四岁时,被他岳父兼大司马(宰相级)的王莽毒死。接着是最后一任皇帝刘婴,只有两岁。当刘婴五岁时,即本世纪(一)年代九年,王莽的布置已经成熟,发动宫廷政变,由这一位尚不识字的五岁顽童刘婴,颁下用深奥古文写成的诏书,把皇帝宝座禅让给王莽。历时二百一十五年的西汉王朝,到此结束。王莽命名他的政权为新王朝。
中国历史有一个现象,每一次政权转移,都要发生一次改朝换代型的大混战,野心家或英雄们各自握有武力,互相争夺吞噬,最后剩下的那一个,即成为儒家学派所称颂为“得国最正”的圣君,在血海中建立他的政权。王莽打破这种惯例,他跟战国时代齐国的田和一样,用和平的方法接收政权,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权臣夺取宝座的程式,以后很多王朝建立,都照本宣科。西汉王朝在平静中消失,新王朝在平静中诞生,两大王朝交接之际,没有流血。
王莽是儒家学派的巨子,以一个学者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他夺取政权的目的与刘邦不同,刘邦之类只是为了当帝当王,满足私欲。王莽则有他的政治抱负,他要获得更大权力,使他能够把儒家学说在政治上一一实践,缔造一个理想的快乐世界。他认为古代社会中,人人平等,可是到了后来,互相争夺,遂发生不平等现象。富人有很多土地,穷人则一无所有。男子沦为奴隶,女子沦为婢女。幸而仍保持自由,父子夫妇,终年辛苦耕种,却不能吃饱。为了改善这种不公平和铲除造成这种不公平的罪恶,王莽的新政府成立后,即实施一连串下列的新社会政策:
一土地国有:私人不准买卖,恢复一千二百年以前已废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了的土地,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的邻居或家属。
二耕地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农夫(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亩为原则,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
三冻结奴隶制度:虽没有马上废止,但禁止所有奴隶婢女继续买卖,以限制奴隶的范围和数目不再扩大,使它最后自然消灭。
四强迫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劳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
五实行专卖制度:酒专卖,盐专卖,铁器专卖,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从前任何富豪,都可制造银钱,新政府收回这种授权)。山上水中的天然资源,都为国家所有,由政府开采。
六建立贷款制度:人民因祭祀或丧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但为了经营农商事业而贷款,则政府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
七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食粮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收买。求过于供时,政府即行卖出,以阻止物价上涨。
八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卜卦、医生、旅馆,以及妇女们家庭养蚕织布,从前都自由经营,现在新政府都课征纯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政府用这项收入作为贷款或平抑物价的资金。
从这些措施,我们可发现王莽所从事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全面社会改革,十九世纪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一世纪时的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践。
二二十一年改朝换代混战
王莽的社会改革是伟大的措施,但他彻底失败,他的生命和他的王朝也跟着一齐丧失。我们可为他归纳出下列五项使他失败的原因:
第一王莽是忠实的儒家学派之徒,而儒家学派的基本精神是崇古。所以王莽的眼光不是向前看,却是向后看。他对他诊断出来的社会病态的治疗,认为只要吃下古老儒书上所用的那些古药,就可痊愈。像土地重新分配,固然很好,可是王莽坚持恢复井田,却根本做不到。脚步向前走而眼睛向后看,仅这一点,就注定他必然跌倒。
第二那个时代还没有推动这么庞大改革的技术能力,像贷款利息和所得税,都是“纯利”的十分之一,这涉及到复杂的成本会计,当时恐怕很少有人可以胜任。同时,即令有此人才,王莽更需要一个有组织的干部集团去执行。但他仰仗的却只是行政命令,把所有责任都加到行政官员身上,而行政官员大多数又都腐败无耻(注意。这是中国传统的严重病态,直到二十世纪,才获得改善)。于是善政的蓝图反而变成暴政的行为,民变因之燎原般爆发。
第三王莽没有办法控制丧失既得利益者的反击。土地国有使地主怨恨,禁止奴隶买卖使奴隶主和奴隶贩子怨恨,强迫劳动使贵族和一些地痞流氓寄生虫怨恨,禁止铸钱使富豪怨恨。这些怨恨容易掩盖因改革而受益者的欢呼和感谢。一遇机会,就向改革反击。
第四王莽机械的迷信制度万能,他认为“制度确立之后,天下自然太平”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改革制度上,更糟的是他用儒家学派所特有的繁文缛节,不惮其烦的改官名、改地名,凡是“现代”的全都取消,一律恢复“古代”原名。改的太多,以致没有人能够记得住。这种改革应该是不必要的,但王莽懔遵儒家“正名”学说,却特别认真,而也就在这些小事件上,按下大失败连锁反应的电钮。西汉政府对西南夷诸部落酋长,大都用王爵羁縻,这不过是不费一文的虚名,王莽却改封他们侯爵。句町王拒不接受(句町国,云南广南),首先起兵叛变。王莽又把西汉政府颁发给匈奴汗国单于的金印(匈奴单于玺),改为“新匈奴单于章”皇帝的印称“玺”“章”只是普通人的印,乌珠留若囗单于气冲牛斗,遂跟中国断绝关系。南北两边大规模讨伐战事,征兵征粮,引起骚动与饥馑,骚动与饥馑引起遍地陈胜、吴广式的暴动。
第五王莽是一位学者,也是一位经济思想家,但不是一个政治家。政治家永不会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聪明,王莽却恰恰认为自己如此,因之他不能容纳与他意见相异的建议,而固执的坚持自以为高人一等的见解。所以他对句町国和匈奴汗国的反抗,采取迎头痛击政策。对因饥饿而抢掠的变民,采取高压政策,遂使形势更加恶化。
本来已经被王莽避免了的改朝换代的大混战,在他上台之后,仍然出现。这一长期的流血,自纪元一七年吕母——吕家老太太起兵开始,到纪元三七年短命的割据政权——汉帝卢芳逃入匈奴,东汉王朝再度统一中国为止,前后继续二十一年。
我们选择前十年起兵叛变的一些重要的野心家和英雄人物,列为下表:
上表所列,仅是前十年崛起的人物。后十年中继续崛起的,还有被称为“铜马贼”、“五校贼’等数个变民集团,每个集团都集结兵力达十万百万人之多。全国处处是变民集团建立起来的营垒和政权,像王歆占据下邦(陕西渭南),蒋震占据霸陵(陕西西安东)。刘永死后,他的儿子刘纤继位梁王。魄嚣死后,他的儿子隗纯继位称王。
中国国土上,一片混战。
三东汉王朝建立
中国历代民变,性质上可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官逼民反的抗暴群众,像吕母、邓奉。吕母的儿子被海曲县长诬陷,死于冤狱,她就散去家产,结交壮士,攻杀海曲县长,然后乘船入海,成为“海盗”邓奉本是刘秀的部将,但当他请假回乡,发现刘秀的军队奸淫烧杀的罪恶暴行时,他号召人民反抗。第二类是饥饿的群众,像绿林兵王匡,政府不能照顾他们,他们只好自己照顾自己。他们逃亡到比较容易活下去的地方,集结起来抢劫富人的粮食财物。饥馑在中国历史上占重要地位,它是大动乱大革命的原动力。第三类是自卫性的联合,县城和村落,为避免刘秀军队之类的奸淫烧杀,往往联合起来,武装自卫,当力量够大的时候,或对抗政府的政令,如魄嚣;或作为与政府合作的资本,如窦融。第四类是既得利益者的反击,像刘望、刘永、刘玄,本来是西汉王朝刘姓皇族,因新政府的兴起而降为平民,他们连做梦都在盼望摧毁现状,恢复过去的权势。第五类是野心家,大野心家如公孙述、刘秀,想当皇帝。小野心家如力子都、爱曾,只求在一方面称霸过瘾。
只有政治家才会正确的处理民变问题,王莽不会。他迷信警察和军队的力量,认为只靠监狱和屠杀,就可以根绝叛乱。结果是民变更多更烈。纪元二三年,以刘玄为首的变民集团,攻陷固若金汤的常安(新王朝把长安改称常安)。王莽被杀,新王朝覆亡,政权只维持了十五年。一场本可以歌颂的社会改革,化成一个悲剧,在流血中收场。
王莽死后,全国各地震慑于刘玄的皇帝血统和击杀王莽的威望,一致拥戴他当中国皇帝。这是一件千年难逢的奇迹,紊乱一团糟的庞大帝国,霎时间恢复秩序。可惜刘玄所建的汉政府,由一群无知无识的人物组成。三个月之前他们还在荒野中大喝小叫,三个月之后忽然成为国家领导人,他们还没有被训练出领导能力。于是,各地民变再度蜂起。这一个奇迹政权,从纪元后二三年到二五年,勉强支持三年。号称“赤眉”的变民领袖刘盆子(他们把眉毛涂成红色,以区别敌我),攻陷长安,刘玄被杀。
混战结果,变民首领之一的刘秀取得最后胜利。纪元后二五年,他自称皇帝;用武力把其他变民集团,一一消灭,再度使中国归于一统,建都洛阳(河南洛阳)。他称他建立的王朝仍为汉王朝,跟刘玄一样,表示是覆亡的西汉王朝的中兴。但因为他建都洛阳,史学家却称它为东汉王朝,并追称刘邦建立的王朝为西汉王朝。
二十一年大混战于纪元三七年结束,但给中国带来的伤害,却不易恢复。我们将几个重要地区战前战后人口减少情形,列表作一比较,即可看出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
这些减少的人口,大多数都是饿死、病死,或被屠杀。其余则不外战死或逃亡。改朝换代型混战,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循环性的浩劫。我们对千千万万死难的亡魂,尤其是那些可怜的儿童和无助的妇女,怀有深切悲痛。
四匈奴汗国的再分裂
匈奴汗国跟新王朝反目,引起王莽的军事行动。纪元后十年,王莽动员三十万大军,派遣十二员大将,分兵十二路,同时并出。可是还没有集结完成,匈奴汗国就大规模向中国沿边攻击,作摧毁性的破坏。于是王莽继续向后方征兵征粮,转运千里,战土老弱,或死或逃,田地荒芜,饥馑四起,官吏乘机暴虐,民变不可遏止。
新王朝覆亡之际,应该是匈奴汗国复兴的良机。可是天灾人祸使他们不但不能掌握这个良机,反而更形微弱。四十年代中,匈奴汗国一连几年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东方新兴的强敌乌桓部落又不断侵袭,匈奴势力范围萎缩至蒙古哈尔和林及以南地区,大批人畜死亡,国力大衰。更糟的是,到纪元四八年,南部八个大部落另行推举一位亲王当单于,也称呼韩邪二世单于。这位呼韩邪二世单于同样地归降中国,请求保护。于是匈奴汗国再度分裂为二,南匈奴汗国臣服中国,北匈奴汗国继续与中国对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