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带着空间超市去种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送到镇上的绣坊里去卖。
梨花的手艺也快出师了。稻花和菱花也可以学起来。
到时候我们娘仨儿在家里,买些好的布料和绣线,安安心心地坐在炕头上,绣点炕屏之类的大件,也能卖出不少银子呢!
这岂不比打猎稳妥?”
夏有田却不同意:
“绣活儿虽然比打猎稳妥,但到底还是太费神了,我觉得不大好。
还不如平时我进山砍柴的时候多留意些,若是能得了新鲜的野味,拿去卖来得好。
反正咱们也不贪心,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只要不往那林子深处去,多半碰不上什么猛兽的。”
姜氏听得心里甜滋滋的,却更是坚定了要多做些绣活,贴补家里的想法。
……
夏稻花的头发终于长起来了,两三个月过去,不但头皮上的伤口愈合得不错,就连那疤痕也小了许多。现在被长长了的头发遮住,更是看不出来了。
只是身边的人,都渐渐察觉出了夏稻花的变化。
但只要一考虑到她的头部受过的伤,就觉得她能捡回来一条命,已经很值得庆幸。即便性情脾气变了些,对人对事忘性大了些,也算不得什么大毛病。
夏稻花后来又借着跟梨花一起挖野菜,还有跟五郎一起捡柴火的机会,捉了些猎物回来。
每次夏稻花打猎回来,姜氏都会先孝敬给老两口儿一些,然后给各房头分一些尝尝鲜,剩下的才是自家吃或者卖出去。
不过,即便这样,家里也逐步攒了些银子。姜氏用来装整钱的那个匣子,连银子带铜钱,已经塞满了一大半儿了。
四房一家子的笑容越来越多,过了三月三,四房已经在商量要送五郎去上私塾的事儿了。
不过,五郎自己却不同意。
五郎当然想去念书,但他觉得,眼下这个时机不对。
若是自己真的去私塾了,怕是全家人都会以为,四房在分家之前,就私下里藏了私房钱。
夏稻花对这种顾虑颇不以为然,但姜氏和夏有田却听进去了。
于是,五郎上学的计划,暂时被延迟到了今年秋天。
虽然同样有些引人注目,但经过小一年的省吃俭用,又刚刚卖了粮食的日子,让孩子去村里的学塾启个蒙,认识几个字,倒也不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
在那之后,家里人再张罗着跟老两口儿或者别的亲朋借点银钱,供五郎念几年书,就显得十分顺理成章了。
与此同时,夏有田的柳条筐、竹篮子,姜氏的绣品,也都开始做了。
攒了几十个,就赶一趟集。
柳条筐和竹篮子,都是正经的家伙事儿,居家过日子干农活儿都用得上的。柳条筐能卖八个铜板,竹篮能卖十五个铜板。因为后者材料不易得,而且需要的工艺也更精巧。
只可惜这种东西的需求量没那么大,买的人也着实不多。
倒是姜氏的绣品不愁销路,即便自己摆摊卖不掉,绣坊也乐意收。
即便卖的不快,收入不高,两口子还是乐此不疲。很勤快地一边种地、一边养鸡养猪,一边鼓捣这些零碎儿。
,送到镇上的绣坊里去卖。
梨花的手艺也快出师了。稻花和菱花也可以学起来。
到时候我们娘仨儿在家里,买些好的布料和绣线,安安心心地坐在炕头上,绣点炕屏之类的大件,也能卖出不少银子呢!
这岂不比打猎稳妥?”
夏有田却不同意:
“绣活儿虽然比打猎稳妥,但到底还是太费神了,我觉得不大好。
还不如平时我进山砍柴的时候多留意些,若是能得了新鲜的野味,拿去卖来得好。
反正咱们也不贪心,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只要不往那林子深处去,多半碰不上什么猛兽的。”
姜氏听得心里甜滋滋的,却更是坚定了要多做些绣活,贴补家里的想法。
……
夏稻花的头发终于长起来了,两三个月过去,不但头皮上的伤口愈合得不错,就连那疤痕也小了许多。现在被长长了的头发遮住,更是看不出来了。
只是身边的人,都渐渐察觉出了夏稻花的变化。
但只要一考虑到她的头部受过的伤,就觉得她能捡回来一条命,已经很值得庆幸。即便性情脾气变了些,对人对事忘性大了些,也算不得什么大毛病。
夏稻花后来又借着跟梨花一起挖野菜,还有跟五郎一起捡柴火的机会,捉了些猎物回来。
每次夏稻花打猎回来,姜氏都会先孝敬给老两口儿一些,然后给各房头分一些尝尝鲜,剩下的才是自家吃或者卖出去。
不过,即便这样,家里也逐步攒了些银子。姜氏用来装整钱的那个匣子,连银子带铜钱,已经塞满了一大半儿了。
四房一家子的笑容越来越多,过了三月三,四房已经在商量要送五郎去上私塾的事儿了。
不过,五郎自己却不同意。
五郎当然想去念书,但他觉得,眼下这个时机不对。
若是自己真的去私塾了,怕是全家人都会以为,四房在分家之前,就私下里藏了私房钱。
夏稻花对这种顾虑颇不以为然,但姜氏和夏有田却听进去了。
于是,五郎上学的计划,暂时被延迟到了今年秋天。
虽然同样有些引人注目,但经过小一年的省吃俭用,又刚刚卖了粮食的日子,让孩子去村里的学塾启个蒙,认识几个字,倒也不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
在那之后,家里人再张罗着跟老两口儿或者别的亲朋借点银钱,供五郎念几年书,就显得十分顺理成章了。
与此同时,夏有田的柳条筐、竹篮子,姜氏的绣品,也都开始做了。
攒了几十个,就赶一趟集。
柳条筐和竹篮子,都是正经的家伙事儿,居家过日子干农活儿都用得上的。柳条筐能卖八个铜板,竹篮能卖十五个铜板。因为后者材料不易得,而且需要的工艺也更精巧。
只可惜这种东西的需求量没那么大,买的人也着实不多。
倒是姜氏的绣品不愁销路,即便自己摆摊卖不掉,绣坊也乐意收。
即便卖的不快,收入不高,两口子还是乐此不疲。很勤快地一边种地、一边养鸡养猪,一边鼓捣这些零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