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大清巨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着道:“大人指的是满汉之争?”
林则徐微微颌首,抚了抚颌下长须,不急不缓的道:“自朝议禁烟以来,朝中满汉之争已初现端倪,去年,穆相借湖北襄阳的宣维平案打压汉员,双方已势成水火,英夷进犯,又演变为抚战之争,满员主抚,以穆相、琦中堂为首,汉员主战,以王中堂(王鼎)为首。
是抚是战,双方争执不下,这节骨眼上,广东水师和元奇团练取得磨刀洋大捷和定海大捷,广东水师也就罢了,元奇团练却是大有文章可做。”
顿了顿,他才斟酌着道:“若是老夫所料不差,朝廷对于知足的封赏,是一种平衡,没有任命知足为团练大臣,但却赏了知足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听的这话,易知足心里一沉,怎么稀里糊涂就卷进了党争?元奇可架不住他们折腾,若是林则徐调离,琦善成为两广总督,那岂非意味着元奇的好日子到头了?
见他不吭声,林则徐缓声道:“知足虽然年轻,但虑事周详,眼光长远,当明白,很多事情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此事不急,俟时机成熟,再提起不迟,如今英夷陈兵外洋,知足还愁没有机会?”
“大人所言极是。”易知足嘴里如是说,心里却不以为然,一旦道光对元奇起了戒备之心,要想让他回心转意,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满员在一旁煽风点火,满汉之争,这大清毕竟是满人天下,汉员如何争的赢?再过十年,还差不多。
他今天前来见林则徐就是想旁敲侧击一下,看看没有给团练大臣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今得了答案,他也不想多留,易府如今还不知道怎么个热闹法,他这个正主儿可是赶紧回去,否则老头子该着急了。
他正想起身,不料林则徐又开口道:“今早琦中堂跟我提起,说是与英夷谈判,事关重大,他身边既无精通夷语之人,又无熟悉英吉利国情之才,想请知足协助......。”
参加与英吉利谈判?易知足稍稍迟疑了下,他可是很清楚,第一轮谈判,风险不是一般的大,名声什么的,他本人倒是不在意,但元奇的声誉他却不能不在意,更为主要的是,从来没经历过丧权辱国之耻的道光对这一轮谈判极度不满,他若是参加谈判,天知道琦善会不会将他推出去做替罪羊?
略微沉吟,他才道:“在下是孚泰行行商,素来与英夷有贸易往来,与义律往来也多,前两日又在澳门私下与英夷会谈,随即要交还大批英军战俘,实在是不宜参与谈判,钦差大人若是需要精通英语和熟悉英吉利国情的人才,在下可以举荐。”
“放眼广州,还有谁比知足更适宜与英夷谈判?”林则徐含笑道:“元奇团练参与磨刀洋一战,知足又领兵收复定海,打死打伤多少英夷,难不成还有人会质疑知足私通英夷不成?”
这还甩不掉了?看来不是琦善强行要他,就是林则徐满口应承,不过,这事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承,直接拒绝显然也不妥,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钦差大人如此抬爱,在下也敢推诿,不过,大人清楚英夷秉性,反复多变,即便在下参与谈判,也不能一开始就参与......。”
林则徐微笑着打断他的话头道:“与英夷谈判乃是钦差大人的差事,具体如何谈,知足且去跟钦差大人商议。”顿了顿他接着道:“琦中堂去了虎门,估摸着在虎门还会逗留,知足明日赶去虎门罢,与英夷谈判在即,此事耽搁不得。”
“在下明日就赶去虎门。”易知足说着见林则徐端茶,便赶紧起身告辞,他反正也要去澳门安排交还战俘的事宜,顺带去虎门也好,正好去看看关天培。
从总督府出来,易知足便连忙赶往丛桂坊易,他虽然住在磊园,但如此大的喜事,易府的宾客定然相当多,他得先去易府给老头子挣点脸面,匆匆赶到易府,天色已经黑尽,整个易府内内外外一片灯火通明。
易知足的轿子还没到大门,就被一众望眼欲穿的管事伙计瞧见,连忙迎了说前,待的他下轿,众人齐齐躬身道:“见过三少爷。”
易知足笑道:“自家少爷回府,用得着如此见外,都忙活各自的差事去。”说着,他便快步进了大门,才过廊门,管家苏云轻就迎了上来,笑道:“三少爷总算是回来了,老爷可是催问了无数一次,偏生四处寻不见三少爷。”
“刚从城里赶回来。”易知足说着便问道:“老爷在哪?”
苏云轻道:“在正房,已经歇下了。”
“歇下了?”易知足转念就反应过来,急忙道:“身子无碍吧?”
“没事。”苏云轻连忙道:“听闻消息,大少爷担心老爷过于激动,就请了唐郎中过来照应,三少爷放心,没有大碍,就是乏了。”
易知足点了点头,放下心来,老头子的病不能激动,不能受刺激,他还真担心闹出乐极生悲的事情来,去正房给母亲请安之后,他又去西院见过兄长易知书,顺带与没走的宾客寒暄一番,才回到他原来住的东跨院,明日一早要给老头子请安,他不想往返奔波,干脆就住下了。
洗浴会后,易知足正准备睡下,易知书却来了,略微寒暄两句,他便道:“今日有不少官员前来祝贺,还都送了贺礼,礼都不轻。”说着,他便取出一张单子,道:“我着管家做了详细的统计.....。”
易知足接过礼单,稍微瞟了两眼,便笑道:“礼单我收下,礼品就留给府里,我那里不缺银子。”
易知书也不跟他客气,略微犹豫,他才道:“三弟也知道,为兄没什么本事......下次再有保举的机会,三弟能不能给你侄子保举个功名。”
侄子?易知足一楞,他那个小侄子才七岁,如何保举?大清就开始这么干了?略微一楞,他才笑道:“咱们就两兄弟,兄长还担心我以后不照拂侄子?放心,小虎儿的功名包在我身上。”(未完待续。)
着道:“大人指的是满汉之争?”
林则徐微微颌首,抚了抚颌下长须,不急不缓的道:“自朝议禁烟以来,朝中满汉之争已初现端倪,去年,穆相借湖北襄阳的宣维平案打压汉员,双方已势成水火,英夷进犯,又演变为抚战之争,满员主抚,以穆相、琦中堂为首,汉员主战,以王中堂(王鼎)为首。
是抚是战,双方争执不下,这节骨眼上,广东水师和元奇团练取得磨刀洋大捷和定海大捷,广东水师也就罢了,元奇团练却是大有文章可做。”
顿了顿,他才斟酌着道:“若是老夫所料不差,朝廷对于知足的封赏,是一种平衡,没有任命知足为团练大臣,但却赏了知足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听的这话,易知足心里一沉,怎么稀里糊涂就卷进了党争?元奇可架不住他们折腾,若是林则徐调离,琦善成为两广总督,那岂非意味着元奇的好日子到头了?
见他不吭声,林则徐缓声道:“知足虽然年轻,但虑事周详,眼光长远,当明白,很多事情都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此事不急,俟时机成熟,再提起不迟,如今英夷陈兵外洋,知足还愁没有机会?”
“大人所言极是。”易知足嘴里如是说,心里却不以为然,一旦道光对元奇起了戒备之心,要想让他回心转意,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满员在一旁煽风点火,满汉之争,这大清毕竟是满人天下,汉员如何争的赢?再过十年,还差不多。
他今天前来见林则徐就是想旁敲侧击一下,看看没有给团练大臣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今得了答案,他也不想多留,易府如今还不知道怎么个热闹法,他这个正主儿可是赶紧回去,否则老头子该着急了。
他正想起身,不料林则徐又开口道:“今早琦中堂跟我提起,说是与英夷谈判,事关重大,他身边既无精通夷语之人,又无熟悉英吉利国情之才,想请知足协助......。”
参加与英吉利谈判?易知足稍稍迟疑了下,他可是很清楚,第一轮谈判,风险不是一般的大,名声什么的,他本人倒是不在意,但元奇的声誉他却不能不在意,更为主要的是,从来没经历过丧权辱国之耻的道光对这一轮谈判极度不满,他若是参加谈判,天知道琦善会不会将他推出去做替罪羊?
略微沉吟,他才道:“在下是孚泰行行商,素来与英夷有贸易往来,与义律往来也多,前两日又在澳门私下与英夷会谈,随即要交还大批英军战俘,实在是不宜参与谈判,钦差大人若是需要精通英语和熟悉英吉利国情的人才,在下可以举荐。”
“放眼广州,还有谁比知足更适宜与英夷谈判?”林则徐含笑道:“元奇团练参与磨刀洋一战,知足又领兵收复定海,打死打伤多少英夷,难不成还有人会质疑知足私通英夷不成?”
这还甩不掉了?看来不是琦善强行要他,就是林则徐满口应承,不过,这事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承,直接拒绝显然也不妥,略微沉吟,易知足才道:“钦差大人如此抬爱,在下也敢推诿,不过,大人清楚英夷秉性,反复多变,即便在下参与谈判,也不能一开始就参与......。”
林则徐微笑着打断他的话头道:“与英夷谈判乃是钦差大人的差事,具体如何谈,知足且去跟钦差大人商议。”顿了顿他接着道:“琦中堂去了虎门,估摸着在虎门还会逗留,知足明日赶去虎门罢,与英夷谈判在即,此事耽搁不得。”
“在下明日就赶去虎门。”易知足说着见林则徐端茶,便赶紧起身告辞,他反正也要去澳门安排交还战俘的事宜,顺带去虎门也好,正好去看看关天培。
从总督府出来,易知足便连忙赶往丛桂坊易,他虽然住在磊园,但如此大的喜事,易府的宾客定然相当多,他得先去易府给老头子挣点脸面,匆匆赶到易府,天色已经黑尽,整个易府内内外外一片灯火通明。
易知足的轿子还没到大门,就被一众望眼欲穿的管事伙计瞧见,连忙迎了说前,待的他下轿,众人齐齐躬身道:“见过三少爷。”
易知足笑道:“自家少爷回府,用得着如此见外,都忙活各自的差事去。”说着,他便快步进了大门,才过廊门,管家苏云轻就迎了上来,笑道:“三少爷总算是回来了,老爷可是催问了无数一次,偏生四处寻不见三少爷。”
“刚从城里赶回来。”易知足说着便问道:“老爷在哪?”
苏云轻道:“在正房,已经歇下了。”
“歇下了?”易知足转念就反应过来,急忙道:“身子无碍吧?”
“没事。”苏云轻连忙道:“听闻消息,大少爷担心老爷过于激动,就请了唐郎中过来照应,三少爷放心,没有大碍,就是乏了。”
易知足点了点头,放下心来,老头子的病不能激动,不能受刺激,他还真担心闹出乐极生悲的事情来,去正房给母亲请安之后,他又去西院见过兄长易知书,顺带与没走的宾客寒暄一番,才回到他原来住的东跨院,明日一早要给老头子请安,他不想往返奔波,干脆就住下了。
洗浴会后,易知足正准备睡下,易知书却来了,略微寒暄两句,他便道:“今日有不少官员前来祝贺,还都送了贺礼,礼都不轻。”说着,他便取出一张单子,道:“我着管家做了详细的统计.....。”
易知足接过礼单,稍微瞟了两眼,便笑道:“礼单我收下,礼品就留给府里,我那里不缺银子。”
易知书也不跟他客气,略微犹豫,他才道:“三弟也知道,为兄没什么本事......下次再有保举的机会,三弟能不能给你侄子保举个功名。”
侄子?易知足一楞,他那个小侄子才七岁,如何保举?大清就开始这么干了?略微一楞,他才笑道:“咱们就两兄弟,兄长还担心我以后不照拂侄子?放心,小虎儿的功名包在我身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