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北乡记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来,小衣裳都包我身上。”又道:“我得跟虎头他阿姆说一声,他跟我一样难,我跟他俩合伙。”
“香草哥,你手里头钱要实在不够,就跟我说一声,先把定的牛拉回来再说。”周瓦劝,“都留了定钱了,再说俺们家那口子也说呢,你们人品都是信得过的,先拿点儿钱应应急也不算啥。”
李进家的有些意动,下了定金的牛,不买的话留的定金可就拿不回来了,而且今年种地,老爷子肯定干不了活,家里头还得有个人伺候他,一下子少了两个劳力,没有牲口得多吃力。
不过,李进家的还是先问了一句:“瓦片,你家林远涛真是这么说的?可别是你自己拿主意,到时候不好交代?”
“真是这么说的。”周瓦道,“我骗你干啥。瞅瞅,上赶着要把钱借给你用,还这么费劲儿。”
李进家的就道:“行,回头我让毛头他爹过来跟你们当家的说,先借几个钱用着,慢慢再还你们。”
晚上,林远涛跟周瓦说起小秦的信:“这小子说时候还早呢。他到时候先托人把桑蚕卵送回来,等到柞蚕卵好了,他再带回来。”
周瓦就着急起来:“也不知道咱们这树能活多少棵?到时候要是树叶不够吃可咋整?”
林远涛道:“放心吧,我上后山看过,树皮都泛青,肯定活的不少。我不是跟小秦说过少试验点儿桑蚕吗?他不能多拿。”
周瓦这才放下心来,又问:“也不知道小秦在那头过得好不好?那么大点的人,还是在外乡。”
林远涛就笑:“他走的地方可是比你多,你用不着操心他,肯定过的好。”想了想又道:“我像他这么个岁数的时候,也是到处走的。”
周瓦撇他一眼:“你能耐,行了吧?”
林远涛故作受用的点点头:“下回夸别人先夸夸我。瓦片,晚上想吃啥?”
***
村里头有去了下洼子的,有两个人回来了。他们是回来拿薄衣裳啥的:“下洼子那活也不算多重,吃的睡得也不错。俺们在那,眼瞅着有人干活,天天结工钱呢。趁着现在还没种地,俺们合计着再多干几天,挣点儿钱。”
这两个人给村里头去了下洼子的人家都带了信儿,也帮着带了薄衣裳过去。
等到这俩人上门找上周家的时候,周阿嬷和周璋家的都不相信:“周璋那时候是没说去下洼子啊?不就是在以前的地方吗?”
那带信儿的人就说:“这俺们不知道,反正在下洼子是瞅见他人了,也没跟俺们住一起。他特意托俺们给他带衣裳,还有再多带双鞋,他脚上的磨得不成了。”
周阿嬷忍不住就眼泪出来了:“我的儿子,咋就跑到下洼子去了?这得啥时候能回来啊?”
带口信儿的人就劝:“周阿嬷,这可是好事,过了十五天,干活就挣钱,平日里都没地方找这好事去。再说你家周璋腿脚不好,人家都用他了,你得替他高兴啊。你哭啥啊,咱村里头不是那么些人都去了吗?都好好的。”
周璋家的显见的就比周阿嬷冷静得多。他把怀抱的孩子放到周阿嬷怀里,转身去给周璋收拾东西,衣裳鞋袜的包在一个大包里。还托那人给周璋带话:“让他放心多干些时候,家里头不用他操心。对了挣的钱别胡乱花了,家里头好几张嘴等着吃饭呢。”
那人也不乐意再跟哭哭啼啼的周阿嬷说话,痛快答应了:“放心吧,那地方想花钱都没地方花去。我还得上别人家,先走了。”
等人一走,周阿嬷又冲着周璋家的淌起了眼泪:“巧哥啊,你咋那么狠心?就让你当家的在外头那么干活啊?腿脚多不好。再说了,过一阵不种地了?就剩下俺们几个在家,能顶啥事啊?”
周璋家的把孩子抱起来哄着:“他就是在家也顶不了啥事啊?种地,那些地他能种过来吗?还不如在外头挣点儿钱。到时候我在家种上两亩口粮,剩下的地佃出去,秋上还能收点儿,这不就够了吗?周璋这顶门立户的汉子,咋也得挣点儿钱养家吧?”
“他腿脚不好……”周阿嬷哭着道。
“人家不是没嫌他吗?照样给钱的。”周璋家的不耐烦了,“阿姆,孩子饿了,你去给孩子熬点儿米粥去。别说啥腿脚不腿脚的了,有腿没腿都得吃饭!”
下洼子干过活的人回来这一趟,倒是让好些人打消了对下洼子的恐惧,也有家里头人手有空闲的,打听起下洼子的事来了。等着种完了地,闲下来上下洼子干几天活,挣点儿钱也是不错的事啊。特别是年纪轻的,已经有了还几个商量好了的,要结伙过去呢。听说下洼子港口修完以后,那一年就有老多大船来往了,到时候还不得跟县城里头一样的热闹?要是能在那找个活,不比在村里头土里刨食的强?
下洼子服徭役的人有的留在那再干些天,也有到了日子就回来了的。李远带着这些人回来了。这下村里头人活动的心思都稳当下来了。李远也算是有见识的人,有啥事帮着拿个主意,村里头也都是信得过的。
李远作为里正,倒是不反对村里人农闲的时候到下洼子去干活,不过,他看的中最重的,还是种地:“都把家里头地都种好了,再说旁的。这地里头才是咱庄稼人的本分,那下洼子现在是挺好,干活按天给钱,但是谁知道那边修到啥时候啊?别整的两头空!”
想了想又道:“县太爷也是让先回家种地的,家里头人口少的都打发回来了,说是乐意干得等种完地。你们瞅瞅这官都这么说了,俺们肯定的听。”
一番话,总算把躁动的村里人安抚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各位的支持
rachel扔了一个地雷
千梦扔了一个地雷
zozozo扔了一个地雷
dorainll扔了一个地雷
扔了一个地雷
扔了一个地雷
说一下养蚕的事,我是真心没有养过,家附近也没有。但是查的资料,东北这边柞蚕还是很有名的。大体上是春蚕结茧产卵,作为秋蚕,收的是秋蚕的蚕茧。好像是叫二化性。现在有技术想要把二化性改成一化性的。如果有懂这方面的朋友,可以留言跟我交流一下。如果这方面内容有疏漏,大家指出来吧。
ps:暖茧什么的,好像是要的。另外,丝绸什么的肯定比一般的布贵,而且放柞蚕是利用山上的柞树林里,不耽误种田,所以总的来说,会比一般种地的要挣得多。
来,小衣裳都包我身上。”又道:“我得跟虎头他阿姆说一声,他跟我一样难,我跟他俩合伙。”
“香草哥,你手里头钱要实在不够,就跟我说一声,先把定的牛拉回来再说。”周瓦劝,“都留了定钱了,再说俺们家那口子也说呢,你们人品都是信得过的,先拿点儿钱应应急也不算啥。”
李进家的有些意动,下了定金的牛,不买的话留的定金可就拿不回来了,而且今年种地,老爷子肯定干不了活,家里头还得有个人伺候他,一下子少了两个劳力,没有牲口得多吃力。
不过,李进家的还是先问了一句:“瓦片,你家林远涛真是这么说的?可别是你自己拿主意,到时候不好交代?”
“真是这么说的。”周瓦道,“我骗你干啥。瞅瞅,上赶着要把钱借给你用,还这么费劲儿。”
李进家的就道:“行,回头我让毛头他爹过来跟你们当家的说,先借几个钱用着,慢慢再还你们。”
晚上,林远涛跟周瓦说起小秦的信:“这小子说时候还早呢。他到时候先托人把桑蚕卵送回来,等到柞蚕卵好了,他再带回来。”
周瓦就着急起来:“也不知道咱们这树能活多少棵?到时候要是树叶不够吃可咋整?”
林远涛道:“放心吧,我上后山看过,树皮都泛青,肯定活的不少。我不是跟小秦说过少试验点儿桑蚕吗?他不能多拿。”
周瓦这才放下心来,又问:“也不知道小秦在那头过得好不好?那么大点的人,还是在外乡。”
林远涛就笑:“他走的地方可是比你多,你用不着操心他,肯定过的好。”想了想又道:“我像他这么个岁数的时候,也是到处走的。”
周瓦撇他一眼:“你能耐,行了吧?”
林远涛故作受用的点点头:“下回夸别人先夸夸我。瓦片,晚上想吃啥?”
***
村里头有去了下洼子的,有两个人回来了。他们是回来拿薄衣裳啥的:“下洼子那活也不算多重,吃的睡得也不错。俺们在那,眼瞅着有人干活,天天结工钱呢。趁着现在还没种地,俺们合计着再多干几天,挣点儿钱。”
这两个人给村里头去了下洼子的人家都带了信儿,也帮着带了薄衣裳过去。
等到这俩人上门找上周家的时候,周阿嬷和周璋家的都不相信:“周璋那时候是没说去下洼子啊?不就是在以前的地方吗?”
那带信儿的人就说:“这俺们不知道,反正在下洼子是瞅见他人了,也没跟俺们住一起。他特意托俺们给他带衣裳,还有再多带双鞋,他脚上的磨得不成了。”
周阿嬷忍不住就眼泪出来了:“我的儿子,咋就跑到下洼子去了?这得啥时候能回来啊?”
带口信儿的人就劝:“周阿嬷,这可是好事,过了十五天,干活就挣钱,平日里都没地方找这好事去。再说你家周璋腿脚不好,人家都用他了,你得替他高兴啊。你哭啥啊,咱村里头不是那么些人都去了吗?都好好的。”
周璋家的显见的就比周阿嬷冷静得多。他把怀抱的孩子放到周阿嬷怀里,转身去给周璋收拾东西,衣裳鞋袜的包在一个大包里。还托那人给周璋带话:“让他放心多干些时候,家里头不用他操心。对了挣的钱别胡乱花了,家里头好几张嘴等着吃饭呢。”
那人也不乐意再跟哭哭啼啼的周阿嬷说话,痛快答应了:“放心吧,那地方想花钱都没地方花去。我还得上别人家,先走了。”
等人一走,周阿嬷又冲着周璋家的淌起了眼泪:“巧哥啊,你咋那么狠心?就让你当家的在外头那么干活啊?腿脚多不好。再说了,过一阵不种地了?就剩下俺们几个在家,能顶啥事啊?”
周璋家的把孩子抱起来哄着:“他就是在家也顶不了啥事啊?种地,那些地他能种过来吗?还不如在外头挣点儿钱。到时候我在家种上两亩口粮,剩下的地佃出去,秋上还能收点儿,这不就够了吗?周璋这顶门立户的汉子,咋也得挣点儿钱养家吧?”
“他腿脚不好……”周阿嬷哭着道。
“人家不是没嫌他吗?照样给钱的。”周璋家的不耐烦了,“阿姆,孩子饿了,你去给孩子熬点儿米粥去。别说啥腿脚不腿脚的了,有腿没腿都得吃饭!”
下洼子干过活的人回来这一趟,倒是让好些人打消了对下洼子的恐惧,也有家里头人手有空闲的,打听起下洼子的事来了。等着种完了地,闲下来上下洼子干几天活,挣点儿钱也是不错的事啊。特别是年纪轻的,已经有了还几个商量好了的,要结伙过去呢。听说下洼子港口修完以后,那一年就有老多大船来往了,到时候还不得跟县城里头一样的热闹?要是能在那找个活,不比在村里头土里刨食的强?
下洼子服徭役的人有的留在那再干些天,也有到了日子就回来了的。李远带着这些人回来了。这下村里头人活动的心思都稳当下来了。李远也算是有见识的人,有啥事帮着拿个主意,村里头也都是信得过的。
李远作为里正,倒是不反对村里人农闲的时候到下洼子去干活,不过,他看的中最重的,还是种地:“都把家里头地都种好了,再说旁的。这地里头才是咱庄稼人的本分,那下洼子现在是挺好,干活按天给钱,但是谁知道那边修到啥时候啊?别整的两头空!”
想了想又道:“县太爷也是让先回家种地的,家里头人口少的都打发回来了,说是乐意干得等种完地。你们瞅瞅这官都这么说了,俺们肯定的听。”
一番话,总算把躁动的村里人安抚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各位的支持
rachel扔了一个地雷
千梦扔了一个地雷
zozozo扔了一个地雷
dorainll扔了一个地雷
扔了一个地雷
扔了一个地雷
说一下养蚕的事,我是真心没有养过,家附近也没有。但是查的资料,东北这边柞蚕还是很有名的。大体上是春蚕结茧产卵,作为秋蚕,收的是秋蚕的蚕茧。好像是叫二化性。现在有技术想要把二化性改成一化性的。如果有懂这方面的朋友,可以留言跟我交流一下。如果这方面内容有疏漏,大家指出来吧。
ps:暖茧什么的,好像是要的。另外,丝绸什么的肯定比一般的布贵,而且放柞蚕是利用山上的柞树林里,不耽误种田,所以总的来说,会比一般种地的要挣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