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定秦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事文墨,以自溺丧?乃者统制钟公有嘱编精神讲话之命,余不得不有以应。窃意论今不如述古;然古代渺矣,述之或不适于今。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中锋佼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景仰想象,尚属匪难。其所论列。多洞中窍要,深切时弊。爰就其治兵言论,分类凑辑,附以按语,以代精神讲话。我同袍列校,果能细加演绎,身体力行。则懿行嘉言,皆足为我师资,丰功伟烈,宁独让之先贤?
宣统三年季夏,邵阳蔡锷识于昆明。
“合肥李公”一般是指李鸿章或是其曾经作为地方督抚的兄弟,而这个时候的“合肥李公”则是指李经羲。这一点从蔡锷前往云南的前因有所说明。
而从这一点来看,当其时的清朝不少地方新军部队,很有可能已经步入清朝八旗兵的后尘,而云南的新军部队则是蔡锷认为需要改变的情况之一。
……
《曾胡治兵语录》严格来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兵书,但是对于民国乱世而言,这一本书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而且更加是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之一。
当然。作为黄埔军校教材的《曾胡治兵语录》,多了一卷由******编纂的内容,其名字为《治心》篇: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夕用得着的,有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
凡沉疴在身,而人力可以自为主持者,约有二端:一曰以志帅气,一曰以静制动。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如贪早睡,则强起以兴之;无聊赖,则端坐以凝之。此以志帅气之说也。久病虚怯,则时时有一畏死之见憧扰于胸中,即梦魂亦不甚安恬,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与一切妄念,扫除净尽,自然有一种恬淡意昧,而寂定之余,真阳自生。此以静制动之法也。
外境之迕,未可滞滤,置而遣之,终履夷涂。
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令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
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恶其拂逆,而必欲顺从,设法以诛锄异己者,权奸之行径也。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无敌国外患而亡为虑者,圣贤之用心也。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其庶几乎!
与胡中丞商江南军事,胡言凡事皆须精神贯注,心有二用则必不能有成。
余亦言军事不日进则日退,二人互许为知言。
研几工夫最要紧。颜子之有不善,未尝不知,是研几也。周子曰:几善恶。中庸曰: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刘念台曰:卜动念以知几。皆谓此也。
失此不察,则心放而维收矣。
诵养气章,似有所会,愿终身私淑孟子,虽造次颠沛,皆有孟夫子在前,须臾不离,或到死之日,可以仰希万一。
神明则如日之升,身体则如鼎之镇,此二语可守者也。惟心到静极时,所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毕竟未体验出真境意来者,只是闭藏之极,逗出一点生意来。如冬至一阳初动,贞之固也,乃所以为元也;蛰之坏也,乃所以为启也;谷之坚实也,乃所以为始播之种子也。然则不可以为种子者,不可谓之坚实之谷也。此中无满腔生意,若万物皆资始于我心者,不可谓之至静之境也。然则静极生阳,盖一点生物之仁心也,息息静极,仁心之不息,其参天两地之至诚乎。颜子三月不违,亦可谓洗心退藏、极静中之真乐者矣。
我辈求静,欲异乎禅氏入定,冥然罔觉之旨,其必验之此心,有所谓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可谓之静极,可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也。不然,深闭固拒,心如死灰,自以为静,而生理或几乎息矣,况乎其不能静也?有或扰之,不且憧憧往来乎?深观道体,盖阴先于阳信矣,然非实由体验得来,终掠影之谈也。
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虽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此绵绵者,由动以之静也。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此穆穆者,由静以之动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福。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鼎,君子以正位凝命。此六卦之大象,最切于人。颐以养身养德,鼎以养心养肾,尤为切要。
读书之道,朝闻道而夕死,殊不易易。闻道者必真知而笃信之,吾辈自己不能自信,心中已无把握,焉能闻道。
余生平略述先儒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忮不常见,每发露于名业相侔势位相埒之人;求不常见,每发露于货财相接,仕进相妨之际。
将欲求造福,先去忮心,所谓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将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谓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于此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二者,痛下工夫,并愿子孙世世戒之。
以上则是《治心》篇的主要内容。(未完待续。)
从事文墨,以自溺丧?乃者统制钟公有嘱编精神讲话之命,余不得不有以应。窃意论今不如述古;然古代渺矣,述之或不适于今。曾、胡两公,中兴名臣中锋佼者也。其人其事,距今仅半世纪,遗型不远,口碑犹存。景仰想象,尚属匪难。其所论列。多洞中窍要,深切时弊。爰就其治兵言论,分类凑辑,附以按语,以代精神讲话。我同袍列校,果能细加演绎,身体力行。则懿行嘉言,皆足为我师资,丰功伟烈,宁独让之先贤?
宣统三年季夏,邵阳蔡锷识于昆明。
“合肥李公”一般是指李鸿章或是其曾经作为地方督抚的兄弟,而这个时候的“合肥李公”则是指李经羲。这一点从蔡锷前往云南的前因有所说明。
而从这一点来看,当其时的清朝不少地方新军部队,很有可能已经步入清朝八旗兵的后尘,而云南的新军部队则是蔡锷认为需要改变的情况之一。
……
《曾胡治兵语录》严格来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兵书,但是对于民国乱世而言,这一本书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而且更加是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之一。
当然。作为黄埔军校教材的《曾胡治兵语录》,多了一卷由******编纂的内容,其名字为《治心》篇:
治心治身,理不必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夕用得着的,有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
凡沉疴在身,而人力可以自为主持者,约有二端:一曰以志帅气,一曰以静制动。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如贪早睡,则强起以兴之;无聊赖,则端坐以凝之。此以志帅气之说也。久病虚怯,则时时有一畏死之见憧扰于胸中,即梦魂亦不甚安恬,须将生前之名,身后之事,与一切妄念,扫除净尽,自然有一种恬淡意昧,而寂定之余,真阳自生。此以静制动之法也。
外境之迕,未可滞滤,置而遣之,终履夷涂。
心欲其定,气欲其定,神欲其定,体欲其定。
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悔字诀。兄昔年自负本领甚大,可屈可伸,可行可藏,又每见人家不是,自从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后,乃知自己全无本领,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故自戊午至令九载,与四十岁以前,迥不相同。
大约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恶其拂逆,而必欲顺从,设法以诛锄异己者,权奸之行径也。听其拂逆,而动心忍性,委曲求全,且以无敌国外患而亡为虑者,圣贤之用心也。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其庶几乎!
与胡中丞商江南军事,胡言凡事皆须精神贯注,心有二用则必不能有成。
余亦言军事不日进则日退,二人互许为知言。
研几工夫最要紧。颜子之有不善,未尝不知,是研几也。周子曰:几善恶。中庸曰: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刘念台曰:卜动念以知几。皆谓此也。
失此不察,则心放而维收矣。
诵养气章,似有所会,愿终身私淑孟子,虽造次颠沛,皆有孟夫子在前,须臾不离,或到死之日,可以仰希万一。
神明则如日之升,身体则如鼎之镇,此二语可守者也。惟心到静极时,所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毕竟未体验出真境意来者,只是闭藏之极,逗出一点生意来。如冬至一阳初动,贞之固也,乃所以为元也;蛰之坏也,乃所以为启也;谷之坚实也,乃所以为始播之种子也。然则不可以为种子者,不可谓之坚实之谷也。此中无满腔生意,若万物皆资始于我心者,不可谓之至静之境也。然则静极生阳,盖一点生物之仁心也,息息静极,仁心之不息,其参天两地之至诚乎。颜子三月不违,亦可谓洗心退藏、极静中之真乐者矣。
我辈求静,欲异乎禅氏入定,冥然罔觉之旨,其必验之此心,有所谓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可谓之静极,可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也。不然,深闭固拒,心如死灰,自以为静,而生理或几乎息矣,况乎其不能静也?有或扰之,不且憧憧往来乎?深观道体,盖阴先于阳信矣,然非实由体验得来,终掠影之谈也。
自戒惧而约之,以至于至静之中,虽少偏倚,而其守不失,则极其中而天地位,此绵绵者,由动以之静也。自谨独而精之,以至于应物之处,无少差谬,而无适不然,则极其和而万物育,此穆穆者,由静以之动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福。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鼎,君子以正位凝命。此六卦之大象,最切于人。颐以养身养德,鼎以养心养肾,尤为切要。
读书之道,朝闻道而夕死,殊不易易。闻道者必真知而笃信之,吾辈自己不能自信,心中已无把握,焉能闻道。
余生平略述先儒之书,见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忮者,嫉贤害能,妒功争宠,所谓怠者不能修,忌者畏人修之类也。求者,贪利贪名,怀土怀惠,所谓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之类也。忮不常见,每发露于名业相侔势位相埒之人;求不常见,每发露于货财相接,仕进相妨之际。
将欲求造福,先去忮心,所谓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
将欲立品,先去求心,所谓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忮不去,满怀皆是荆棘;求不去,满腔日即卑污。余于此二者,常加克治,恨尚未能扫除净尽。尔等欲心地干净,宜于此二者,痛下工夫,并愿子孙世世戒之。
以上则是《治心》篇的主要内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