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佛到心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为他研究的理由呀。
我等着老吴的解释。
“导师对这个课题也很有兴趣。”老吴说。
他这样一说,我更糊涂了。曾柳英总不会跑到北京去扶贫吧?
又一罐啤酒下去,老吴说话更加无所顾及了。
“你知道吗?”老吴说“她是党员,老党员。但是她信佛。”
我大脑里面一闪,马上就感觉到了亮点。敏感地意识到这还真是一个新课题,值得探究。
喝酒之后的老吴比没有喝酒之前思维活跃,而且变得健谈。他告诉我,他的导师,中央党校那个著名教授说了,说党建理论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要实事求是研究新问题,比如党员可以不可以信佛的问题,或者说信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入党的问题,就可以探讨。老吴说他和导师都认为入党和信佛并不一定是对立的,至少在深圳曾柳英这里就没有对立,相反,在曾柳英这里还是统一的,统一到为大众做好事这一点上来。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曾柳英这样菩萨心肠地做好事,做善事,我们这个社会自然和谐了。
老吴那天还说了很多,包括让我回深圳之后一定要替他去看看曾柳英,还说他论文写好之后请我看看等等。我虽然喝了酒,并且喝得不少,所以没能把他说的全部记下来,但是,这两条还是记住了,并且记得我当时满口答应,说没问题,还说欢迎他和他的导师来深圳考察指导一类的客套话,仿佛我摇身一变成了深圳的某级领导,可以代表深圳有关方面欢迎他们一样。
出于遵守承诺,也出于好奇,回到深圳,我暂时搁置原来的创作计划,先去沙井。
按照惯例,我要先去镇委,找镇委宣传部。对了,沙井过去是镇,去年实行农村城市化之后,深圳没有农村了,镇政府变成街道办事处,镇委改成街道工作委员会,但不管名称怎么变,宣传部没有变,部长没有变,还是赖部长,我们认识,去年在万丰村搞一个活动时候认识的。
我去过沙井,但只去过万丰村,没有去镇政府,也就是没有去过现在的沙井街道办事处。事实上,沙井街道办事处比我想象得远,我以为办事处就在107国道旁边,其实离国道蛮远,万丰都过了,还没有到。我一路开车一路注意路边的指示牌,结果镇政府或街道办的指示牌没有看见,却看见“爱心一族”的指示牌。我眼睛一亮,像是在异地他乡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想,难道这就是曾柳英的那个爱心一族?
不管是不是,先去看看再说。
一去,果然是。
曾柳英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老太太。蛮精神,不显老。而且当地人也不喊她老太太或老妈妈,而是喊她“英姑”
好一个“英姑”太准确了!英姿飒爽的样子,比称呼“奶奶”或“妈妈”形象多了。我突然感悟,老百姓比文化人更直接,而且常常因为更直接而更准确,眼前的这个曾柳英,明显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英姑”而不是记者或作家笔下的“曾大妈”或“曾奶奶”甚至也不是“爱心妈妈”
入乡随俗,我也就立刻喊她“英姑”了。
按照心中的计划,我只跟英姑谈两个问题。一是问她是怎么想起来做好事的,二是问她怎么入党的。这样安排既可以让我避开其他文化人询问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老套路,又可以对贵州毕节市委宣传部的老吴同志有个交代,算是没有辜负朋友之托吧。
英姑显然是第一次接受我这样的访问,不太习惯,不知道怎么说,不晓得从哪里说起。
为他研究的理由呀。
我等着老吴的解释。
“导师对这个课题也很有兴趣。”老吴说。
他这样一说,我更糊涂了。曾柳英总不会跑到北京去扶贫吧?
又一罐啤酒下去,老吴说话更加无所顾及了。
“你知道吗?”老吴说“她是党员,老党员。但是她信佛。”
我大脑里面一闪,马上就感觉到了亮点。敏感地意识到这还真是一个新课题,值得探究。
喝酒之后的老吴比没有喝酒之前思维活跃,而且变得健谈。他告诉我,他的导师,中央党校那个著名教授说了,说党建理论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要实事求是研究新问题,比如党员可以不可以信佛的问题,或者说信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入党的问题,就可以探讨。老吴说他和导师都认为入党和信佛并不一定是对立的,至少在深圳曾柳英这里就没有对立,相反,在曾柳英这里还是统一的,统一到为大众做好事这一点上来。并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曾柳英这样菩萨心肠地做好事,做善事,我们这个社会自然和谐了。
老吴那天还说了很多,包括让我回深圳之后一定要替他去看看曾柳英,还说他论文写好之后请我看看等等。我虽然喝了酒,并且喝得不少,所以没能把他说的全部记下来,但是,这两条还是记住了,并且记得我当时满口答应,说没问题,还说欢迎他和他的导师来深圳考察指导一类的客套话,仿佛我摇身一变成了深圳的某级领导,可以代表深圳有关方面欢迎他们一样。
出于遵守承诺,也出于好奇,回到深圳,我暂时搁置原来的创作计划,先去沙井。
按照惯例,我要先去镇委,找镇委宣传部。对了,沙井过去是镇,去年实行农村城市化之后,深圳没有农村了,镇政府变成街道办事处,镇委改成街道工作委员会,但不管名称怎么变,宣传部没有变,部长没有变,还是赖部长,我们认识,去年在万丰村搞一个活动时候认识的。
我去过沙井,但只去过万丰村,没有去镇政府,也就是没有去过现在的沙井街道办事处。事实上,沙井街道办事处比我想象得远,我以为办事处就在107国道旁边,其实离国道蛮远,万丰都过了,还没有到。我一路开车一路注意路边的指示牌,结果镇政府或街道办的指示牌没有看见,却看见“爱心一族”的指示牌。我眼睛一亮,像是在异地他乡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想,难道这就是曾柳英的那个爱心一族?
不管是不是,先去看看再说。
一去,果然是。
曾柳英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老太太。蛮精神,不显老。而且当地人也不喊她老太太或老妈妈,而是喊她“英姑”
好一个“英姑”太准确了!英姿飒爽的样子,比称呼“奶奶”或“妈妈”形象多了。我突然感悟,老百姓比文化人更直接,而且常常因为更直接而更准确,眼前的这个曾柳英,明显就是老百姓口中的“英姑”而不是记者或作家笔下的“曾大妈”或“曾奶奶”甚至也不是“爱心妈妈”
入乡随俗,我也就立刻喊她“英姑”了。
按照心中的计划,我只跟英姑谈两个问题。一是问她是怎么想起来做好事的,二是问她怎么入党的。这样安排既可以让我避开其他文化人询问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老套路,又可以对贵州毕节市委宣传部的老吴同志有个交代,算是没有辜负朋友之托吧。
英姑显然是第一次接受我这样的访问,不太习惯,不知道怎么说,不晓得从哪里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