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我的三国我当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如今吕布身死,袁术败裂,张将军该何去何从?然天下之大,将军能投者惟有曹公。”刘墉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将军若投曹丞相,有三利而无一弊。曹公丞相之位乃当今天子亲封,以天子之名征伐四海,这是一利也。如今以势力相比,袁绍强而曹公弱,袁绍有你只如锦上添花,曹公得你却似雪中送炭,这是二利也。第三,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断,犹豫多疑,将军若去难得重用;而曹公则不同,曹公有王霸之志,容人之量,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前者仇敌后来归顺而受重用之人比比皆是。有此三利,将军还有何疑虑?”
刘墉这番话说得张绣心悦诚服。张绣叹道:“都怪张绣愚钝,听将军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请崇如上书丞相,张绣愿降。”
曹操收到张绣请降的文书,欣喜若狂,亲率朝中文武官员到许都城外迎接,给足了张绣面子。曹操又奏请献帝加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贾诩为执金吾使,刘墉为益亭侯。曹操高兴的不仅是收降了张绣,更是得到了贾诩。曹操问道:“文和,如今张绣归来,天下震动,孤想趁机招降刘表、孙策,不知可行否?”
贾诩摇了摇头道:“明公,刘景升坐拥荆襄七郡,据地数千里,兵甲十余万,民殷国富,岂会轻易投降?孙策威震四方,手下文臣武将云集,势不可当,短短数年,尽拥江东之地,又有长江天堑为屏障,亦非投降之士。”
曹操点了点头,对刘墉道:“崇如以为如何?”
刘墉拱手道:“刘墉以为文和兄所言极是。如今天下各镇诸侯虽多,然袁术命若游丝,不值一提;江东孙策英武盖世,然则新得会稽、豫章,域下不安。自顾不睱;刘表、刘璋、张鲁之辈只知守土自保,碌碌无为,也不足多虑。在下以为,丞相所患者。惟有河北袁绍耳。”
曹操又问道:“孤若先派兵征讨刘表、孙策如何?”
“丞相,万不可!”刘墉躬身答道,“刘表虽不足惧,却非旦夕可下;我军不习水战,与孙策交战难有胜算。即便得胜。也必是军力疲惫,粮草无济,伤兵满营,若袁绍乘隙来攻,我等如何抵挡?”
荀攸也道:“崇如所言,荀攸也有同感。丞相必要先灭袁绍统一河北,方可征讨刘表、孙策,方为万全之策,切不可颠倒行之。”
曹操捋着胡须哈哈大笑道:“孤熟读兵书,岂有不知之理。孤只是想试试崇如而已。”刘墉闻之不由额头见汗。只听曹操又问道:“崇如,依你之见,孤当如何行策?”
“丞相。刘景升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只安于守土,不思进取;其为人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坐谈客耳。丞相若主动与之结盟示好。刘表必欣然接受,自此西南无忧也。孙策神勇无敌,帐下文有张绍、顾雍之流,武有周瑜、程普之辈。兵精马壮,克刘勋,败王朗,一统江东,气势正盛。丞相不宜与之争锋,不如趁江东初定。民心未稳之际,丞相表奏其功,厚加赏赐,孙策必感激丞相恩德。如此,丞相再无后顾之忧,便可安心应对袁绍。”
“崇如之言甚合我意。”曹操深以为然,点了点头,对座中诸人道:“若交好刘表、孙策,便直面袁绍。前年,奉孝曾为孤献有‘十胜十负之论’……”
“十胜十负论”极其有名,是郭嘉通过对曹、袁两家各个方面的对比、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言道曹操有十胜,而袁绍则有十败。不过,刘墉对此却颇有些不以为然。历史上官渡之战虽以曹操的胜利告终,但客观来说,袁绍的兵力远甚于曹操,机会也远比曹操多得多。只是因为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使得这些机会一个个地从袁绍的指缝间溜走,他一个也没把握住,这才造就了这场历史上极其有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刘墉的思索天马行空了一阵,只听曹操又说道:“……即便孤无后顾之忧,可袁本初坐拥冀、青、幽、并四州之地,谋臣如云,武将似雨,兵精粮足,实力远甚于孤。诸公,孤将如何应对才是?”曹操一眼瞥见刘墉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便问道:“崇如,你有何良策?”
刘墉心中一怔,忙定定神,躬身答道:“丞相,依小将之见,丞相宜及早谋划,主动出击,方能未雨绸缪。”
曹操大喜道:“崇如,那你说说,孤该如何出兵呢?”曹操现在对刘墉那是越来越赏,越来越喜欢,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年轻人头脑里有着太多令人欣喜和意想不到的主意。
“刘墉以为,丞相与袁绍决战,除正面相恃外,外围也不可不防。并州、孟津、延津、白马、甄城、青州均要分兵把守,以策万全。”在两... -->>
“如今吕布身死,袁术败裂,张将军该何去何从?然天下之大,将军能投者惟有曹公。”刘墉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将军若投曹丞相,有三利而无一弊。曹公丞相之位乃当今天子亲封,以天子之名征伐四海,这是一利也。如今以势力相比,袁绍强而曹公弱,袁绍有你只如锦上添花,曹公得你却似雪中送炭,这是二利也。第三,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断,犹豫多疑,将军若去难得重用;而曹公则不同,曹公有王霸之志,容人之量,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前者仇敌后来归顺而受重用之人比比皆是。有此三利,将军还有何疑虑?”
刘墉这番话说得张绣心悦诚服。张绣叹道:“都怪张绣愚钝,听将军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请崇如上书丞相,张绣愿降。”
曹操收到张绣请降的文书,欣喜若狂,亲率朝中文武官员到许都城外迎接,给足了张绣面子。曹操又奏请献帝加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贾诩为执金吾使,刘墉为益亭侯。曹操高兴的不仅是收降了张绣,更是得到了贾诩。曹操问道:“文和,如今张绣归来,天下震动,孤想趁机招降刘表、孙策,不知可行否?”
贾诩摇了摇头道:“明公,刘景升坐拥荆襄七郡,据地数千里,兵甲十余万,民殷国富,岂会轻易投降?孙策威震四方,手下文臣武将云集,势不可当,短短数年,尽拥江东之地,又有长江天堑为屏障,亦非投降之士。”
曹操点了点头,对刘墉道:“崇如以为如何?”
刘墉拱手道:“刘墉以为文和兄所言极是。如今天下各镇诸侯虽多,然袁术命若游丝,不值一提;江东孙策英武盖世,然则新得会稽、豫章,域下不安。自顾不睱;刘表、刘璋、张鲁之辈只知守土自保,碌碌无为,也不足多虑。在下以为,丞相所患者。惟有河北袁绍耳。”
曹操又问道:“孤若先派兵征讨刘表、孙策如何?”
“丞相,万不可!”刘墉躬身答道,“刘表虽不足惧,却非旦夕可下;我军不习水战,与孙策交战难有胜算。即便得胜。也必是军力疲惫,粮草无济,伤兵满营,若袁绍乘隙来攻,我等如何抵挡?”
荀攸也道:“崇如所言,荀攸也有同感。丞相必要先灭袁绍统一河北,方可征讨刘表、孙策,方为万全之策,切不可颠倒行之。”
曹操捋着胡须哈哈大笑道:“孤熟读兵书,岂有不知之理。孤只是想试试崇如而已。”刘墉闻之不由额头见汗。只听曹操又问道:“崇如,依你之见,孤当如何行策?”
“丞相。刘景升鼠目寸光,胸无大志,只安于守土,不思进取;其为人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坐谈客耳。丞相若主动与之结盟示好。刘表必欣然接受,自此西南无忧也。孙策神勇无敌,帐下文有张绍、顾雍之流,武有周瑜、程普之辈。兵精马壮,克刘勋,败王朗,一统江东,气势正盛。丞相不宜与之争锋,不如趁江东初定。民心未稳之际,丞相表奏其功,厚加赏赐,孙策必感激丞相恩德。如此,丞相再无后顾之忧,便可安心应对袁绍。”
“崇如之言甚合我意。”曹操深以为然,点了点头,对座中诸人道:“若交好刘表、孙策,便直面袁绍。前年,奉孝曾为孤献有‘十胜十负之论’……”
“十胜十负论”极其有名,是郭嘉通过对曹、袁两家各个方面的对比、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言道曹操有十胜,而袁绍则有十败。不过,刘墉对此却颇有些不以为然。历史上官渡之战虽以曹操的胜利告终,但客观来说,袁绍的兵力远甚于曹操,机会也远比曹操多得多。只是因为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使得这些机会一个个地从袁绍的指缝间溜走,他一个也没把握住,这才造就了这场历史上极其有名的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刘墉的思索天马行空了一阵,只听曹操又说道:“……即便孤无后顾之忧,可袁本初坐拥冀、青、幽、并四州之地,谋臣如云,武将似雨,兵精粮足,实力远甚于孤。诸公,孤将如何应对才是?”曹操一眼瞥见刘墉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便问道:“崇如,你有何良策?”
刘墉心中一怔,忙定定神,躬身答道:“丞相,依小将之见,丞相宜及早谋划,主动出击,方能未雨绸缪。”
曹操大喜道:“崇如,那你说说,孤该如何出兵呢?”曹操现在对刘墉那是越来越赏,越来越喜欢,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年轻人头脑里有着太多令人欣喜和意想不到的主意。
“刘墉以为,丞相与袁绍决战,除正面相恃外,外围也不可不防。并州、孟津、延津、白马、甄城、青州均要分兵把守,以策万全。”在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