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糜汉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张温能够在江东享有偌大名声,并且能得到张昭的青睐,那自然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他对刘备的回答,除去体现他的机智善辩之外,还暗暗阐述着一个道理。
那便是既然孙权是聪明、仁智、忠诚之臣,那么他的太尉自然是不能随便撤换的。
而若是不撤换孙权的太尉之职,那么刘备话语中的机锋亦在无形之间被张温所化解。
只是刘备乃是白手起家的帝王,他是不可能会被张温这番话所扰乱节奏的。
在大笑完后,刘备看向张温的眼神已然不那么温和。
刘备将自己的身体仰靠在御座上,然后他看着张温一字一句问道:
“吴可征否?”
当刘备的这四个字说出来后,在座的一众汉臣脸上都流出自豪感。
反观张温等一众江东使者,乃至于在座的孙登、诸葛恪等人脸上的神色齐齐一变。
既然张温擅长暗中化解机锋,那刘备就直接图穷匕见。首发
孙权现在名义上乃是汉臣,而刘备则是汉帝。
以帝征臣,那一定是臣不对,还需要再找什么理由吗?
自然是不需要的。
张温用惶恐的眼神看向刘备。
他本来以为在他暗中化解刘备的意图,让刘备名义上找不到出兵的理由之后,刘备就会打消出兵江东的念头。
这也是东汉两百年来,肉食者们玩的并且遵守的一种政治潜规则。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刘备根本不像东汉的任何一位遵守游戏规则的帝王。
相反现在看着刘备的张温,从心中缓缓浮现起四个字:
高祖之风。
何谓高祖之风?
寻找名义只是客套,我随时可以掀桌子A你。
这样的做法不止在汉高祖身上出现过,几乎西汉时的每位明君身上都有着这种作风。
西汉的帝王,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他们从不喜欢遵守游戏规则。
当心中的这种想法浮现后,张温在刘备带着玩味的眼神下,渐渐低下了头。
与蒋济一般,他现在心中对刘备的敬畏亦正在慢慢加深。
只是被孙权委以重任的张温,哪怕是心中对刘备的敬畏不断在慢慢加深,但他知道他现在绝对不能退缩。
因为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孙权的一言一行。
要是他对刘备的回答处置不当,那他很可能就会成为江东孙氏的千古罪人。
在这种心态之下,张温强撑起心中仅剩不多的那些勇气。
他对着刘备拱手答道:
“皇汉,上国也。江东,小国耳。”
“上国有征伐之兵,小国则有备御之固。”
既然刘备都明显流露出要征伐江东的意图了,那么张温自然也不会再讲一些官场上的话。
张温做此番回答的时候底气虽然不太足,但他还是强撑着将这句话讲完。
只是他的这番话落到在座的一众汉臣耳中时,却莫名有的有些可笑。
当年国力与大汉并驾齐驱,乃至于在某些方面犹有过之的江东,没想到今日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而刘备在听完张温的回答后,他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些审视之色。
刘备在思索一番后对着张温最后问道:“江东如张卿者有多少?”
见刘备突然问起自己这个问题,张温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刚才不还是要想着攻打江东吗?现在刘备怎么关心起这点来了。
只是身为使臣的张温,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道:“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当张温的这句话传遍高台之上时,莫说一众汉臣脸上浮现嗤笑之色。
就是孙登与陈表等来自江东的人质,脸上也流露出一些尴尬之色。
张温的话语中还是自然的带上一些吹嘘之语,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刘备有意要攻打江东的情况下,身为使臣的他,也只能如此回答。
张温知道他的这番话瞒不住历经世事的刘备。
可是让张温再次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刘备在听完张温的话语后,脸上并不如其他汉臣一般浮现嗤笑之色。
相反的是,刘备的眼神中有些许沉重之色显现。
只不过这些沉重之色,被刘备很好的掩饰下来。
听完张温的这句回答后,刘备似乎是有些乏了。
他在没有对张温有着明确回应的情况下,下令让怀抱着忐忑之心的来自江东的那些人先行退下。
包括孙登等人。
等那些人都走后,高台上就只剩下一众刘备的心腹汉臣。
这时一众汉臣中的邓芝似乎察觉到刘备有些心事,因此他便主动出来对刘备一拜后问道:
“陛下可是真有征伐江东之意。”
刘备见是被他信重的邓芝出来问这个问题,他不由得点头答道:
“天下三家中,现在江东最弱,方才朕是有意先一统南方。”
而在刘备点头之后,高台上的一众汉臣中有许多人脸上都流露出惊讶之色。
刘备自称帝之日起,便将“北伐逆魏”定为今汉的最大国策,可以说这条国策是今汉的立国之本。
在这种观念下,方才刘备问张温“吴可征否”在诸臣看来,可能只是刘备吓唬张温的话语。
可是没想到的是,方才刘备的心中是真的动了征伐江东之意。
刘备有这番想法,倒不是说他是朝令夕改的君主。
他只是想着趁自己还能征战的时候,能为后世之君解决一个敌人是一个。
见刘备肯定了自己的判断,邓芝并没有继续发问。
因为若刘备真的决定打算改变国策为先南后北,那么这种事在刘备没有明显征询臣下的意见时,以他现在的身份还是不贸然出言为好。
在目前整个大汉中,能主动与刘备商谈国策之事的不过三五人而已。
不过就算邓芝这时未再进言,但是在刘备确认邓芝的猜测后,在场的一众汉臣还是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刘备。
在场的汉臣很多都不具备战略目光,他们能做的就只是听从刘备的诏令行事。
似乎察觉到一众汉臣向他投来的疑问目光,刘备亦看向了一众汉臣。
刘备知道他的臣子,在等着他内心中的决断。
面对着一众汉臣的等待,刘备最后只是摇头言道:“惜哉,江东多才士也。”
刘备的话语中充满着可惜。
而他话语中的这层意味,亦代表着他放弃了改变国策的想法。
... -->>
张温能够在江东享有偌大名声,并且能得到张昭的青睐,那自然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他对刘备的回答,除去体现他的机智善辩之外,还暗暗阐述着一个道理。
那便是既然孙权是聪明、仁智、忠诚之臣,那么他的太尉自然是不能随便撤换的。
而若是不撤换孙权的太尉之职,那么刘备话语中的机锋亦在无形之间被张温所化解。
只是刘备乃是白手起家的帝王,他是不可能会被张温这番话所扰乱节奏的。
在大笑完后,刘备看向张温的眼神已然不那么温和。
刘备将自己的身体仰靠在御座上,然后他看着张温一字一句问道:
“吴可征否?”
当刘备的这四个字说出来后,在座的一众汉臣脸上都流出自豪感。
反观张温等一众江东使者,乃至于在座的孙登、诸葛恪等人脸上的神色齐齐一变。
既然张温擅长暗中化解机锋,那刘备就直接图穷匕见。首发
孙权现在名义上乃是汉臣,而刘备则是汉帝。
以帝征臣,那一定是臣不对,还需要再找什么理由吗?
自然是不需要的。
张温用惶恐的眼神看向刘备。
他本来以为在他暗中化解刘备的意图,让刘备名义上找不到出兵的理由之后,刘备就会打消出兵江东的念头。
这也是东汉两百年来,肉食者们玩的并且遵守的一种政治潜规则。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刘备根本不像东汉的任何一位遵守游戏规则的帝王。
相反现在看着刘备的张温,从心中缓缓浮现起四个字:
高祖之风。
何谓高祖之风?
寻找名义只是客套,我随时可以掀桌子A你。
这样的做法不止在汉高祖身上出现过,几乎西汉时的每位明君身上都有着这种作风。
西汉的帝王,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他们从不喜欢遵守游戏规则。
当心中的这种想法浮现后,张温在刘备带着玩味的眼神下,渐渐低下了头。
与蒋济一般,他现在心中对刘备的敬畏亦正在慢慢加深。
只是被孙权委以重任的张温,哪怕是心中对刘备的敬畏不断在慢慢加深,但他知道他现在绝对不能退缩。
因为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孙权的一言一行。
要是他对刘备的回答处置不当,那他很可能就会成为江东孙氏的千古罪人。
在这种心态之下,张温强撑起心中仅剩不多的那些勇气。
他对着刘备拱手答道:
“皇汉,上国也。江东,小国耳。”
“上国有征伐之兵,小国则有备御之固。”
既然刘备都明显流露出要征伐江东的意图了,那么张温自然也不会再讲一些官场上的话。
张温做此番回答的时候底气虽然不太足,但他还是强撑着将这句话讲完。
只是他的这番话落到在座的一众汉臣耳中时,却莫名有的有些可笑。
当年国力与大汉并驾齐驱,乃至于在某些方面犹有过之的江东,没想到今日竟然沦落到这种地步了。
而刘备在听完张温的回答后,他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些审视之色。
刘备在思索一番后对着张温最后问道:“江东如张卿者有多少?”
见刘备突然问起自己这个问题,张温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刚才不还是要想着攻打江东吗?现在刘备怎么关心起这点来了。
只是身为使臣的张温,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道:“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当张温的这句话传遍高台之上时,莫说一众汉臣脸上浮现嗤笑之色。
就是孙登与陈表等来自江东的人质,脸上也流露出一些尴尬之色。
张温的话语中还是自然的带上一些吹嘘之语,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在刘备有意要攻打江东的情况下,身为使臣的他,也只能如此回答。
张温知道他的这番话瞒不住历经世事的刘备。
可是让张温再次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刘备在听完张温的话语后,脸上并不如其他汉臣一般浮现嗤笑之色。
相反的是,刘备的眼神中有些许沉重之色显现。
只不过这些沉重之色,被刘备很好的掩饰下来。
听完张温的这句回答后,刘备似乎是有些乏了。
他在没有对张温有着明确回应的情况下,下令让怀抱着忐忑之心的来自江东的那些人先行退下。
包括孙登等人。
等那些人都走后,高台上就只剩下一众刘备的心腹汉臣。
这时一众汉臣中的邓芝似乎察觉到刘备有些心事,因此他便主动出来对刘备一拜后问道:
“陛下可是真有征伐江东之意。”
刘备见是被他信重的邓芝出来问这个问题,他不由得点头答道:
“天下三家中,现在江东最弱,方才朕是有意先一统南方。”
而在刘备点头之后,高台上的一众汉臣中有许多人脸上都流露出惊讶之色。
刘备自称帝之日起,便将“北伐逆魏”定为今汉的最大国策,可以说这条国策是今汉的立国之本。
在这种观念下,方才刘备问张温“吴可征否”在诸臣看来,可能只是刘备吓唬张温的话语。
可是没想到的是,方才刘备的心中是真的动了征伐江东之意。
刘备有这番想法,倒不是说他是朝令夕改的君主。
他只是想着趁自己还能征战的时候,能为后世之君解决一个敌人是一个。
见刘备肯定了自己的判断,邓芝并没有继续发问。
因为若刘备真的决定打算改变国策为先南后北,那么这种事在刘备没有明显征询臣下的意见时,以他现在的身份还是不贸然出言为好。
在目前整个大汉中,能主动与刘备商谈国策之事的不过三五人而已。
不过就算邓芝这时未再进言,但是在刘备确认邓芝的猜测后,在场的一众汉臣还是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刘备。
在场的汉臣很多都不具备战略目光,他们能做的就只是听从刘备的诏令行事。
似乎察觉到一众汉臣向他投来的疑问目光,刘备亦看向了一众汉臣。
刘备知道他的臣子,在等着他内心中的决断。
面对着一众汉臣的等待,刘备最后只是摇头言道:“惜哉,江东多才士也。”
刘备的话语中充满着可惜。
而他话语中的这层意味,亦代表着他放弃了改变国策的想法。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