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华夏立国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百五十六章 哥特人(一)
华夏三年秋天,乌水河(今乌拉尔河)畔是一望无际的里海北部大草原,初秋的风还有点缓和,带着一股来自乌山山脉(乌拉尔山脉)土腥味,缓缓地吹过扎满帐篷的草地。
原本寂静如湖水一般的草原现在满是整齐的帐篷,在夕阳斜照中闪烁着华夏毡布特有的灰色光芒,在密集的帐篷群中正腾起缕缕的炊烟,悠悠地飘向远处已经开始发沉的天空中。时不时响起一阵马蹄声,三名插着红色三角靠旗的传令兵正策动着坐骑,从帐篷群里如风一般掠过,火速地赶往各自的目的地。
“报告左都尉,”传令兵在一顶帐篷前大声禀告道。
“进来!”一个听上去中气十足却有点偏柔的男声在里面应道。
“左都尉,我是营部派来的传令兵。”传令兵扬起手里的腰牌说道,坐在里面的男子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并不在意,因为外面的卫兵早就验过他的腰牌和身份了。
“营部有什么命令吗?”
“请左都尉务必与今晚十九点一刻赶到营部开会。”传令兵大声答道。为了适应国学和工场们的要求,中书省于宁康元年通过了新的法令,下令北府的时间由十二个时辰改为二十四个小时,小时分为六十分钟,分钟下面分六十秒。这个新时间制度很快便在北府官府、军队、学校、工厂、教会等正式场合应用,而民间依然使用十二时辰制度,不过他们多少也明白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一百二十分钟,一刻钟等于十五分钟,一个字等于五分钟。
“请回禀营部,第二屯屯长左都尉曾穆一定会按时到达营部参加会议。”帐中男子嗖地站了起来,一下子从阴暗中显现出来,布窗中投射进来的桔黄色夕阳光芒正好照在他的脸上,一时让传令兵看呆了。
这是一张让无数女人发痴的脸,让所有男人都嫉恨的脸,刀削一般的脸颊和轮廓,深如大海的眼睛,浓浓的眉毛,挺拔的鼻子,没有一样不是圣主精心雕刻过,最后汇集成了一张让人窒息的脸,而这张脸上却流露着一种让人赏心悦目的儒雅,还有一点淡淡的忧伤。
真不愧是明王陛下最宠爱的儿子。传令兵只是恍惚了一下,很快便回过神来,恭敬地向曾穆施了一个军礼便告辞离去。
传令兵那短暂的迷糊被曾穆看在眼里,他不由地苦笑一下,左手不由自主地摸了摸挂在腰间的青铜面具。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曾穆和曾蓉完全继承了父母双方的优点,尤其是母亲慕容家族的血统,更是继承地淋漓尽致。当曾穆和妹妹曾蓉才十来岁的时候,他成了长安贵妇圈中最受欢迎的人物,每次跟随真秀母亲(慕容云死后,曾穆和曾蓉由吐谷浑真秀抚养长大)去大臣的内院做客时,他总是引起大臣府中女眷和婢女们的惊叹,这么小就如此风采,长大以后还不要收尽天下女人的心。
而曾蓉的身边总是围着一群男孩,有甘芮家的老二和老三,有张寿家的老二,有王猛家的老四,舅舅慕容垂家的老五,拓跋什翼键家的老三,吐谷浑南许舅舅家的老三,还有张渠家的老四,徐当家的老五,笮朴家的老大等等一堆人。等曾蓉长到十六岁时,几乎都不敢出门了,而且要不是曾华的大将军府被宿卫军里三层外三层给围着,早就不知道有多少小伙子要翻墙进来了。最后曾华没有办法,只得专门派了几个女官和几十名宿卫送曾蓉去女子学堂上学。当以曾华副官身份充当曾蓉一段时间“护卫官”的笮远意外赢得芳心,得曾蓉下嫁时长安城堆积了一堆粉碎的心,而笮远则整整傻了好几天,整个人好像在做梦一样,吓得他那位中年得独子的父亲-笮朴提心吊胆了一个月。
而当曾穆在长安陆军军官学院毕业典礼时,以当年第一名毕业生的身份全副铠甲地表演骑射,指挥对抗演练作战时,慕容垂、皇甫真等一干前燕大臣泪流满面,就是连曾华、王猛等人也忍不住一脸的戚然。过后曾穆追问自己的父亲才知道,原来在那一刻他们都以为是慕容恪复生了。
知道这情况的曾穆更加沉默了,从小失去母亲的他原本就有些多愁善感,正如他母亲的性格。当曾穆从真秀母亲那里知道了自己母亲的故事后,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兄弟截然不同,他的肩上似乎承担了他不应该拥有的压力。尽管父亲非常宠爱,甚至宠爱得连其他兄弟都有些嫉妒,尽管其他兄弟在父亲的教育或者是“威势”下不敢有什么太多的刁难,但是他们目光里的那种神态却让非常内向的曾穆怎么也接受不了。于是曾穆拼命地学习,拼命地习武,长大后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安陆军军官学院骑兵指挥科,最后以当年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但是这一切都清除不了他脸上那淡淡的忧伤,虽然有父亲的关爱,有真秀母亲的慈爱,但是曾穆只有在母亲安睡的桃丘里才能完全地平静,才能心无杂念地拉起父亲教给他的二胡。而另外一个能够让曾穆平静的地方就是教堂,他和北府新一代一样,国家给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学校给了他们自由的思想,教会给了他们心灵的寄托。
曾穆站在帐篷门口,看着远处残艳如血的夕阳,在黄色阳光中如洗如梳的无尽草原,他一时看呆了。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如夕阳这样伤感的景物呢?在无语中,在戚然长叹中,曾穆如同一座雕像,与里海草原一起陷入黑暗中。
十九点一刻,曾穆准时赶到了营部,参加军事会议。在营部的大帐里,他不但看到了营统领吕洋,还看到了自己的大哥曾闻,他是以黑海北道行军总管大营副校尉参谋官的身份来布置任务,在他的身后却站着表兄慕容令。
“今日上午,黑海北道行军总管大营召开了军事会议,确定作战计划和行军路线,我奉大营的指派来宣布命令并宣读部署调配。”曾闻看了一眼鸦雀无声的众多军官后开门见山。
这次西征算得上是华夏国第三次西征(连北府的一起算上),原因却有些出人意外。野利循等人在第二次西征中连同西匈奴人渡过顿河和第聂伯河对东、西哥特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造成的后果是有一支西哥特人向罗马帝国请降。罗马帝国东部皇帝瓦伦斯“宽宏大量”,同意这些西哥特人南下,居住在多布罗加,以同盟者的身份为罗马帝国守边。
但是罗马帝国的官员们拼命地欺凌和压榨这些“野蛮人”,结果引起了西哥特人的愤怒,终于在宁康三年年(公元375年)举兵造反了,事情很快失去控制了,数万西哥特人连同被北府西征军赶出家园的东哥特人、斯拉夫人和阿兰人一起,汇集在西哥特人首领菲列迪根的旗下,编成了一支据说有十万人马的大军,并迅速击溃了数量不多的罗马帝国驻军,杀死了罗马帝国在这一地区的军事长官-卢皮西努斯和马克西姆斯。
正在小亚细亚与波斯帝国争夺叙利亚的瓦伦德没有办法,只好匆匆忙忙请华夏商人出面调解,与波斯帝国讲和,并率领大军从安条克出发,返回君士坦丁堡。
华夏元年2月,负责平叛的罗马军队本来已经将作乱的哥特人重新赶回多瑙河畔,但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按照曾华的部署,西匈奴一半的部众被东迁回河西郡和咸海郡,只留下一部分西匈奴人退回里海郡(新设的一郡,属昭州,辖乌水河以东,咸海郡以西,河西郡以北地区),并迁来的数万户原黑水部众。
新迁来的黑水部众想按照惯例巡视一下新地盘,于是在驻防昭武都督姜楠的命令下,与全面换上华夏标制武器的西匈奴人一起对第聂伯河流域再一次发起进攻。这一次进攻造成了更多的哥特人和斯拉夫人南下。
哥特人首领菲列迪根得到了数万兵源,军队一下子又庞大起来,而且他吸取了华夏骑兵作战的风格,集中了各部落所有的战马,武装成了一支骑兵,开始与罗马军队作战。罗马人习惯了大军团正面决战的作战方式,而游牧民出身的哥特人军队却学着华夏骑兵的模样,依靠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忽进忽退,时来时去,反复奔袭而不正面接战,让罗马人手足无措,不胜其扰。罗马军退守几个大城市,而乡野地区完全被蛮族联军占据。幸好这群哥特人还没有像华夏人,不但野战厉害,攻城更犀利。哥特人要攻下一座防御坚固的城池难于登天。一来二去,两军形成了僵持的局面。
到了华夏元年夏天,局势又开始有利于罗马帝国。瓦伦斯回到君士坦丁堡,并指派了一位优秀将领塞巴斯蒂安(sebastian)主持对哥特人的战争。塞巴斯蒂安很快便摒弃了传统的军团战法,而挑选出少量精兵,组成一支机动性很强的精锐部队,对哥特人予以重点打击。在一次深夜奇袭中,哥特人的一支骑兵被区区两千人的罗马军伏击全歼。菲列迪根闻风丧胆,为 避免被各个击破,不得不把手头所有的军队都集中起来,在亚德里亚堡附近的平原扎营,严防罗马人偷袭。塞巴斯蒂安趁机坚壁清野,逐步包围。按塞巴斯蒂安的想法,目前只需要保持对哥特人的围困,敌人无路可逃,只有坐以待毙。
而同一时期西部皇帝格拉提安(瓦伦斯的哥哥,罗马帝国西部皇帝瓦伦提尼安一世已经在去年去世,其子格拉提安继位)在莱茵河上大败日耳曼人,歼敌四万人以上。他派人来向叔叔告捷,并率高卢军团沿莱茵河东进,准备赴援。这样一来,讨平哥特人更是指日可待。但这个好消息却导致了相反的结果,瓦伦斯对侄子的军功妒嫉不已,决定立即御驾亲征,赶在援军到来前剿灭哥特叛军。
原因很简单,因为罗马帝国这个时候的权力完全操纵在军人手上,皇帝本人也必须要有突出的军... -->>
第二百五十六章 哥特人(一)
华夏三年秋天,乌水河(今乌拉尔河)畔是一望无际的里海北部大草原,初秋的风还有点缓和,带着一股来自乌山山脉(乌拉尔山脉)土腥味,缓缓地吹过扎满帐篷的草地。
原本寂静如湖水一般的草原现在满是整齐的帐篷,在夕阳斜照中闪烁着华夏毡布特有的灰色光芒,在密集的帐篷群中正腾起缕缕的炊烟,悠悠地飘向远处已经开始发沉的天空中。时不时响起一阵马蹄声,三名插着红色三角靠旗的传令兵正策动着坐骑,从帐篷群里如风一般掠过,火速地赶往各自的目的地。
“报告左都尉,”传令兵在一顶帐篷前大声禀告道。
“进来!”一个听上去中气十足却有点偏柔的男声在里面应道。
“左都尉,我是营部派来的传令兵。”传令兵扬起手里的腰牌说道,坐在里面的男子只是匆匆看了一眼,并不在意,因为外面的卫兵早就验过他的腰牌和身份了。
“营部有什么命令吗?”
“请左都尉务必与今晚十九点一刻赶到营部开会。”传令兵大声答道。为了适应国学和工场们的要求,中书省于宁康元年通过了新的法令,下令北府的时间由十二个时辰改为二十四个小时,小时分为六十分钟,分钟下面分六十秒。这个新时间制度很快便在北府官府、军队、学校、工厂、教会等正式场合应用,而民间依然使用十二时辰制度,不过他们多少也明白一个时辰等于两个小时一百二十分钟,一刻钟等于十五分钟,一个字等于五分钟。
“请回禀营部,第二屯屯长左都尉曾穆一定会按时到达营部参加会议。”帐中男子嗖地站了起来,一下子从阴暗中显现出来,布窗中投射进来的桔黄色夕阳光芒正好照在他的脸上,一时让传令兵看呆了。
这是一张让无数女人发痴的脸,让所有男人都嫉恨的脸,刀削一般的脸颊和轮廓,深如大海的眼睛,浓浓的眉毛,挺拔的鼻子,没有一样不是圣主精心雕刻过,最后汇集成了一张让人窒息的脸,而这张脸上却流露着一种让人赏心悦目的儒雅,还有一点淡淡的忧伤。
真不愧是明王陛下最宠爱的儿子。传令兵只是恍惚了一下,很快便回过神来,恭敬地向曾穆施了一个军礼便告辞离去。
传令兵那短暂的迷糊被曾穆看在眼里,他不由地苦笑一下,左手不由自主地摸了摸挂在腰间的青铜面具。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曾穆和曾蓉完全继承了父母双方的优点,尤其是母亲慕容家族的血统,更是继承地淋漓尽致。当曾穆和妹妹曾蓉才十来岁的时候,他成了长安贵妇圈中最受欢迎的人物,每次跟随真秀母亲(慕容云死后,曾穆和曾蓉由吐谷浑真秀抚养长大)去大臣的内院做客时,他总是引起大臣府中女眷和婢女们的惊叹,这么小就如此风采,长大以后还不要收尽天下女人的心。
而曾蓉的身边总是围着一群男孩,有甘芮家的老二和老三,有张寿家的老二,有王猛家的老四,舅舅慕容垂家的老五,拓跋什翼键家的老三,吐谷浑南许舅舅家的老三,还有张渠家的老四,徐当家的老五,笮朴家的老大等等一堆人。等曾蓉长到十六岁时,几乎都不敢出门了,而且要不是曾华的大将军府被宿卫军里三层外三层给围着,早就不知道有多少小伙子要翻墙进来了。最后曾华没有办法,只得专门派了几个女官和几十名宿卫送曾蓉去女子学堂上学。当以曾华副官身份充当曾蓉一段时间“护卫官”的笮远意外赢得芳心,得曾蓉下嫁时长安城堆积了一堆粉碎的心,而笮远则整整傻了好几天,整个人好像在做梦一样,吓得他那位中年得独子的父亲-笮朴提心吊胆了一个月。
而当曾穆在长安陆军军官学院毕业典礼时,以当年第一名毕业生的身份全副铠甲地表演骑射,指挥对抗演练作战时,慕容垂、皇甫真等一干前燕大臣泪流满面,就是连曾华、王猛等人也忍不住一脸的戚然。过后曾穆追问自己的父亲才知道,原来在那一刻他们都以为是慕容恪复生了。
知道这情况的曾穆更加沉默了,从小失去母亲的他原本就有些多愁善感,正如他母亲的性格。当曾穆从真秀母亲那里知道了自己母亲的故事后,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兄弟截然不同,他的肩上似乎承担了他不应该拥有的压力。尽管父亲非常宠爱,甚至宠爱得连其他兄弟都有些嫉妒,尽管其他兄弟在父亲的教育或者是“威势”下不敢有什么太多的刁难,但是他们目光里的那种神态却让非常内向的曾穆怎么也接受不了。于是曾穆拼命地学习,拼命地习武,长大后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安陆军军官学院骑兵指挥科,最后以当年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但是这一切都清除不了他脸上那淡淡的忧伤,虽然有父亲的关爱,有真秀母亲的慈爱,但是曾穆只有在母亲安睡的桃丘里才能完全地平静,才能心无杂念地拉起父亲教给他的二胡。而另外一个能够让曾穆平静的地方就是教堂,他和北府新一代一样,国家给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学校给了他们自由的思想,教会给了他们心灵的寄托。
曾穆站在帐篷门口,看着远处残艳如血的夕阳,在黄色阳光中如洗如梳的无尽草原,他一时看呆了。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如夕阳这样伤感的景物呢?在无语中,在戚然长叹中,曾穆如同一座雕像,与里海草原一起陷入黑暗中。
十九点一刻,曾穆准时赶到了营部,参加军事会议。在营部的大帐里,他不但看到了营统领吕洋,还看到了自己的大哥曾闻,他是以黑海北道行军总管大营副校尉参谋官的身份来布置任务,在他的身后却站着表兄慕容令。
“今日上午,黑海北道行军总管大营召开了军事会议,确定作战计划和行军路线,我奉大营的指派来宣布命令并宣读部署调配。”曾闻看了一眼鸦雀无声的众多军官后开门见山。
这次西征算得上是华夏国第三次西征(连北府的一起算上),原因却有些出人意外。野利循等人在第二次西征中连同西匈奴人渡过顿河和第聂伯河对东、西哥特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造成的后果是有一支西哥特人向罗马帝国请降。罗马帝国东部皇帝瓦伦斯“宽宏大量”,同意这些西哥特人南下,居住在多布罗加,以同盟者的身份为罗马帝国守边。
但是罗马帝国的官员们拼命地欺凌和压榨这些“野蛮人”,结果引起了西哥特人的愤怒,终于在宁康三年年(公元375年)举兵造反了,事情很快失去控制了,数万西哥特人连同被北府西征军赶出家园的东哥特人、斯拉夫人和阿兰人一起,汇集在西哥特人首领菲列迪根的旗下,编成了一支据说有十万人马的大军,并迅速击溃了数量不多的罗马帝国驻军,杀死了罗马帝国在这一地区的军事长官-卢皮西努斯和马克西姆斯。
正在小亚细亚与波斯帝国争夺叙利亚的瓦伦德没有办法,只好匆匆忙忙请华夏商人出面调解,与波斯帝国讲和,并率领大军从安条克出发,返回君士坦丁堡。
华夏元年2月,负责平叛的罗马军队本来已经将作乱的哥特人重新赶回多瑙河畔,但是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按照曾华的部署,西匈奴一半的部众被东迁回河西郡和咸海郡,只留下一部分西匈奴人退回里海郡(新设的一郡,属昭州,辖乌水河以东,咸海郡以西,河西郡以北地区),并迁来的数万户原黑水部众。
新迁来的黑水部众想按照惯例巡视一下新地盘,于是在驻防昭武都督姜楠的命令下,与全面换上华夏标制武器的西匈奴人一起对第聂伯河流域再一次发起进攻。这一次进攻造成了更多的哥特人和斯拉夫人南下。
哥特人首领菲列迪根得到了数万兵源,军队一下子又庞大起来,而且他吸取了华夏骑兵作战的风格,集中了各部落所有的战马,武装成了一支骑兵,开始与罗马军队作战。罗马人习惯了大军团正面决战的作战方式,而游牧民出身的哥特人军队却学着华夏骑兵的模样,依靠骑兵机动性强的优势,忽进忽退,时来时去,反复奔袭而不正面接战,让罗马人手足无措,不胜其扰。罗马军退守几个大城市,而乡野地区完全被蛮族联军占据。幸好这群哥特人还没有像华夏人,不但野战厉害,攻城更犀利。哥特人要攻下一座防御坚固的城池难于登天。一来二去,两军形成了僵持的局面。
到了华夏元年夏天,局势又开始有利于罗马帝国。瓦伦斯回到君士坦丁堡,并指派了一位优秀将领塞巴斯蒂安(sebastian)主持对哥特人的战争。塞巴斯蒂安很快便摒弃了传统的军团战法,而挑选出少量精兵,组成一支机动性很强的精锐部队,对哥特人予以重点打击。在一次深夜奇袭中,哥特人的一支骑兵被区区两千人的罗马军伏击全歼。菲列迪根闻风丧胆,为 避免被各个击破,不得不把手头所有的军队都集中起来,在亚德里亚堡附近的平原扎营,严防罗马人偷袭。塞巴斯蒂安趁机坚壁清野,逐步包围。按塞巴斯蒂安的想法,目前只需要保持对哥特人的围困,敌人无路可逃,只有坐以待毙。
而同一时期西部皇帝格拉提安(瓦伦斯的哥哥,罗马帝国西部皇帝瓦伦提尼安一世已经在去年去世,其子格拉提安继位)在莱茵河上大败日耳曼人,歼敌四万人以上。他派人来向叔叔告捷,并率高卢军团沿莱茵河东进,准备赴援。这样一来,讨平哥特人更是指日可待。但这个好消息却导致了相反的结果,瓦伦斯对侄子的军功妒嫉不已,决定立即御驾亲征,赶在援军到来前剿灭哥特叛军。
原因很简单,因为罗马帝国这个时候的权力完全操纵在军人手上,皇帝本人也必须要有突出的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