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华夏立国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者归来(一)
戊申,燕主俊封抚军将军军为襄阳王,左将军彭为武昌王;以恪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迁吴王、卫将军评为司徒、骠骑大将军,封上庸王;封安东将军垂为吴王,左贤王友为范阳王,散骑常侍厉为下邳王,散骑常侍宜为庐江王,宁北将军度为乐浪王;又封弟桓为宜都王,逮为临贺王,徽为河间王,龙为历阳王,纳为北海王,秀为兰陵王,岳为安丰王,德为梁公,默为始安公,偻为南康公;子咸为乐安王,亮为勃海王,温为带方王,涉为渔阳王,窬为中山王;以尚书令阳骛为司空,仍守尚书令。命冀州刺史吴王垂取信都,徙治之。
--引言摘述
升平三年春三月,雍州扶风郡榆眉县临风驿,这里是关陇大道的西段,路上多的是行走的商旅过客,虽然这里历来是热闹的地方。不过今天却有些不一样,除了依然人来人往的商客,在驿站旁边的空地里却围坐了上百名军士,个个身穿衣袄腰配钢刀,头包一块布巾,有的背着弓弩,有的手持长矛,而随着的百余匹驮马上除了粮食就是黑甲、头盔和箭矢。
熟悉的商旅和驿丁都知道,这是从秦州往东调的府兵。自从去年燕国起兵,关东就一片大乱,魏国灭了,周国也灭了,不少将相公侯,王孙子弟都和难民一起逃到雍、并来了。而北府除了去年深秋时节王猛大人领军在壶关出战一回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了,反是集中大军北上平叛去了。据说现在燕国横扫大河南北,窃了中原,一时兵势无双。
不过北府军民倒也安心,他们都知道,燕国胆再大,也不敢贸然西进犯境。北府不但有雄兵数十万,还有潼关、函谷、壶口、大河、大形山(太行山)等天险,燕军岂敢以身犯险。
不过北府也不会看着燕军在中原“为非作歹”,从去年开始,各州的府兵开始向东汇集,而今年一开春,东调的府兵更多了,看来北府要和燕军决一雌雄了。不过虽然燕军猖狂,但是北府却还知道轻重,还坚持以民生为重,没有象其它政权穷兵黩武,一打起仗就将青壮抽调一空,全然不顾百姓死活。
北府抽调府兵十分有分寸,都是分州逐步地调集,而且还留了不少府兵在驻地,一是镇守地方,二是继续军屯,北府开府不久,各州除了少数地方都是久难之地,好容易恢复了一点元气怎么能釜底抽薪呢?
但就是这样,北府府兵向东汇集却成了一个巨大的数字,足有二十余万,可见北府的家底已经沉积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这二十余万府兵都是从凉、秦、益、粱等诸州调集过来的,所以这关陇大道、陈仓栈道这些东西、南北要道是兵马络绎不绝,各驿站和商旅也都见惯了。
商旅在驿站前边和左边,府兵在右边,泾谓分明。
队正郭大头看着自己的部属围坐在那里小声地吃着干粮,满意地点点头。郭大头今年有四十四岁,却从十六岁开始就成了一名“光荣”的北赵边戌卒丁,在对凉作战的血与火中被磨炼出来了,一直做到队主,手下有两百北多人,在当时的镇西将军张茂麾下也算得上一支精锐,为张茂爬上雍州刺史立下不小的功劳。
接着曾华入主关陇,郭大头所在的秦州边军被遣散大部,而他做为富有作战经验又骁勇驰名的军士被编入秦州府兵,后来在历次操练中累立功绩,再经过“政治审查”后被送入秦州武备学堂,从什长一步步成为了队正,要不是年纪大了些,说不定就入了厢军。
郭大头看到驿丞带着几名商人走了过来,知道有事情找上门了,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队正大人,这几位商人有事相与你商量。”驿丞拱手介绍道。
听得这么一说,郭大头连忙拱手应道:“多谢,不知有何事相告?”按照北府军制,府兵、厢军军官退役后不是为保甲乡正就是为驿丞,或者是巡捕管带,所以郭大头看到驿丞自然有“自己人”的亲切感。
“队正大人,今日有缘在这里与众军士们相会,真是幸会。我们这数十商人相商了一下,愿出资在驿站置办一些肉菜犒劳诸位,也算是我等的一片心意。”为首的商人拱手热情地说道。
郭大头一听就明白了,原来又碰上“拥军”了。从首阳奉命东调,一路上不但有乡民路边奉食相迎,也有商旅凑钱相请,也算得上是北府的一大特色。
“多谢诸位掌柜,破费了破费了!”郭大头连忙谢道。在北府与其它地方不一样,不但军士受崇敬,商贾们的地位也不低,郭大头可不敢怠慢这些商人,说不得他们其中哪位是某州、某郡的富绅... -->>
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者归来(一)
戊申,燕主俊封抚军将军军为襄阳王,左将军彭为武昌王;以恪为大司马、侍中、大都督、录尚书事,封太原王;迁吴王、卫将军评为司徒、骠骑大将军,封上庸王;封安东将军垂为吴王,左贤王友为范阳王,散骑常侍厉为下邳王,散骑常侍宜为庐江王,宁北将军度为乐浪王;又封弟桓为宜都王,逮为临贺王,徽为河间王,龙为历阳王,纳为北海王,秀为兰陵王,岳为安丰王,德为梁公,默为始安公,偻为南康公;子咸为乐安王,亮为勃海王,温为带方王,涉为渔阳王,窬为中山王;以尚书令阳骛为司空,仍守尚书令。命冀州刺史吴王垂取信都,徙治之。
--引言摘述
升平三年春三月,雍州扶风郡榆眉县临风驿,这里是关陇大道的西段,路上多的是行走的商旅过客,虽然这里历来是热闹的地方。不过今天却有些不一样,除了依然人来人往的商客,在驿站旁边的空地里却围坐了上百名军士,个个身穿衣袄腰配钢刀,头包一块布巾,有的背着弓弩,有的手持长矛,而随着的百余匹驮马上除了粮食就是黑甲、头盔和箭矢。
熟悉的商旅和驿丁都知道,这是从秦州往东调的府兵。自从去年燕国起兵,关东就一片大乱,魏国灭了,周国也灭了,不少将相公侯,王孙子弟都和难民一起逃到雍、并来了。而北府除了去年深秋时节王猛大人领军在壶关出战一回后就再也没有动静了,反是集中大军北上平叛去了。据说现在燕国横扫大河南北,窃了中原,一时兵势无双。
不过北府军民倒也安心,他们都知道,燕国胆再大,也不敢贸然西进犯境。北府不但有雄兵数十万,还有潼关、函谷、壶口、大河、大形山(太行山)等天险,燕军岂敢以身犯险。
不过北府也不会看着燕军在中原“为非作歹”,从去年开始,各州的府兵开始向东汇集,而今年一开春,东调的府兵更多了,看来北府要和燕军决一雌雄了。不过虽然燕军猖狂,但是北府却还知道轻重,还坚持以民生为重,没有象其它政权穷兵黩武,一打起仗就将青壮抽调一空,全然不顾百姓死活。
北府抽调府兵十分有分寸,都是分州逐步地调集,而且还留了不少府兵在驻地,一是镇守地方,二是继续军屯,北府开府不久,各州除了少数地方都是久难之地,好容易恢复了一点元气怎么能釜底抽薪呢?
但就是这样,北府府兵向东汇集却成了一个巨大的数字,足有二十余万,可见北府的家底已经沉积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这二十余万府兵都是从凉、秦、益、粱等诸州调集过来的,所以这关陇大道、陈仓栈道这些东西、南北要道是兵马络绎不绝,各驿站和商旅也都见惯了。
商旅在驿站前边和左边,府兵在右边,泾谓分明。
队正郭大头看着自己的部属围坐在那里小声地吃着干粮,满意地点点头。郭大头今年有四十四岁,却从十六岁开始就成了一名“光荣”的北赵边戌卒丁,在对凉作战的血与火中被磨炼出来了,一直做到队主,手下有两百北多人,在当时的镇西将军张茂麾下也算得上一支精锐,为张茂爬上雍州刺史立下不小的功劳。
接着曾华入主关陇,郭大头所在的秦州边军被遣散大部,而他做为富有作战经验又骁勇驰名的军士被编入秦州府兵,后来在历次操练中累立功绩,再经过“政治审查”后被送入秦州武备学堂,从什长一步步成为了队正,要不是年纪大了些,说不定就入了厢军。
郭大头看到驿丞带着几名商人走了过来,知道有事情找上门了,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队正大人,这几位商人有事相与你商量。”驿丞拱手介绍道。
听得这么一说,郭大头连忙拱手应道:“多谢,不知有何事相告?”按照北府军制,府兵、厢军军官退役后不是为保甲乡正就是为驿丞,或者是巡捕管带,所以郭大头看到驿丞自然有“自己人”的亲切感。
“队正大人,今日有缘在这里与众军士们相会,真是幸会。我们这数十商人相商了一下,愿出资在驿站置办一些肉菜犒劳诸位,也算是我等的一片心意。”为首的商人拱手热情地说道。
郭大头一听就明白了,原来又碰上“拥军”了。从首阳奉命东调,一路上不但有乡民路边奉食相迎,也有商旅凑钱相请,也算得上是北府的一大特色。
“多谢诸位掌柜,破费了破费了!”郭大头连忙谢道。在北府与其它地方不一样,不但军士受崇敬,商贾们的地位也不低,郭大头可不敢怠慢这些商人,说不得他们其中哪位是某州、某郡的富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