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枢纽:3000年的中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h3 class="j-chapter section" data-paragraphid="a45240c89c8746a0b6115b1f31df5368_5">第四节 共产主义对民族主义的超越</h3>

    <span class="bold">一、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国体建构

    <span class="bold">1.民族理论的重新建构

    马克思开创的共产主义理念超越于民族主义之上,直接指向一种以全人类为单位的普遍秩序,具有超级宏大的格局;其实践工作是在列宁和斯大林的手上完成的。十月革命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成,它虽然推翻了国内、国际旧秩序,但同时面临着威尔逊主义“民族自决”理念的挑战。

    “民族自决”理念的基础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源起于法国大革命,革命者主张所有认可同一部社会契约的人便构成一个“民族”(Nation),民族应当自我立法、自我建政,此即所谓“政治民族主义”。在法国革命对外扩张的冲击下,德国出现了“文化民族主义”,后者主张民族的基础并不在于一种共同政治意志的表达,而在于共同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以此将自己区别于法国人。以德国浪漫派为代表的民族主义者进行了一番非常成功的理论建构,将“日耳曼民族”这个意象打造出来,并最终推动了德国的统一。由此,文化民族主义也成为嗣后各国民族主义的主要原型。“民族”本质上是理论建构的结果,成功的建构将打造出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并因此得以形成拥有巨大动员效力的政治、社会运动。<span class="mark" title="关于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之别,可参见[英]埃里&middot;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这就意味着,倘若布尔什维克能够对于何谓“民族”进行一种新的理论建构,则有可能找到办法应对威尔逊主义的挑战,并进一步展开一幅更加宏大的普遍主义世界秩序的图景。布尔什维克通过斯大林对民族理论的建构,<span class="mark" title="在托洛茨基看来斯大林的民族理论实际上是出自列宁的思想。(参见[俄]列夫&middot;托洛茨基《斯大林评传》,齐干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222页)事实上,列宁与斯大林的民族理论的确颇为相似,但托洛茨基承认:“斯大林对于布尔什维克理论武库所贡献的唯一严肃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关于民族问题的论文。”(见前引《斯大林评传》,第502页)斯大林作为托洛茨基绝对意义上的政敌,其民族理论能获得这样一个评价,是相当难得的。"> 完成了这一工作。斯大林的民族理论打通了政治上的内政与外交之分,它既是民族理论,又是普世帝国理论,其理论结构极富内在张力,对于中国的共产主义革命历程有着深刻的影响。

    斯大林首先重新定义了何谓民族,提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只有一切特征都具备时才算是一个民族。”<span class="mark" title="[苏]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载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64页。"> 这种定义,一方面,把民族与固定的领土相联系;另一方面,把民族与共同的经济生活相联系,其对共同经济生活的表述是:“需要有内部的经济联系来把本民族中各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span class="mark" title="[苏]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载《斯大林选集》上卷,第62页。">如此一来,所谓共同的经济生活就是工业经济,从而便可将民族界定为完全属于资本主义阶段的一种政治现象,其在前资本主义时代并不存在。因此,布尔什维克可以用共产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超越来超越民族主义。斯大林将语言和文化化为精神要素,将经济以及地域化为物质要素,认为是物质要素决定着精神要素的根本,从而决定着民族的属性。这种化约,与其民族主义属于资本主义的理论界定直接相关。

    对民族与土地的本质性关联的强调,促使斯大林提出了民族自决的理念,区别于奥匈帝国的社会民主主义者鲍威尔所主张的民族文化自治。<span class="mark" title="关于鲍威尔的民族文化自治理论,参见[奥]奥托&middot;鲍威尔《民族问题和社会民主党》,载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资料室编《鲍威尔言论》,生活&middot;读书&middot;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斯大林提出:“工人所关心的是使自己所有的同志完全汇合成一支统一的跨民族的大军,使他们迅速地彻底地摆脱资产阶级的精神束缚,使任何一个民族的兄弟们的精神力量都能得到充分的和自由的发展。因此,工人现在反对、将来还要反对从最巧妙的到最粗暴的各种各样的民族压迫政策,同样要反对各种各样的挑拨政策。因此,各国社会民主党主张民族自决权。”<span class="mark" title="[苏]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载《斯大林选集》上卷,第73—74页。">

    由此还可进一步得出如下推论:是资产阶级发动了民族运动,但这个运动是为了一己的阶级利益,无产阶级反受其害;现在,无产阶级为了充分发展自己的精神力量,应该推动民族自决政策,实现民族独立。而且,此种民族运动应该由无产阶级来掌控,而不能交由资产阶级,否则无异于前门驱狼后门入虎。这样一来,将会建立一系列的无产阶级民族国家,而无产阶级民族国家代表着人类历史的前进方向,最终要超越资本主义阶段,从而也就超越因资本主义发展而形成的民族主义,最终走向普遍融合。这预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得以建立的理论基础。

    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从民族自决出发,重新定义民族,将民族用土地固化下来,可为治理结构的具体载体;同时又在未来无产阶级对于资产阶级的超越之中,实现民族的消解,走向对民族自决的超越。

    鲍威尔的民族文化自治,将民族差异确认为一种永远不可能消解的本质性差异,<span class="mark" title="使得均质化的治理遭遇否定——治理是属人的(基于民族属性)而不是属地的(基于生活空间)——与现代国家的治理逻辑背道而驰。斯大林的民族理论则是用历史性克服了空间性的民族,民族差异是一种可以消解掉的非本质性差异;在民族差异未完全消解之前,治理的基础仍是属地的而非属人的。值得指出的是,现代政治除了其正当性叙事与古代有着巨大差异,古代的正当性叙事基本上都来自宗教,现代的正当性叙事则是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这个词是大革命及复辟时期的法国思想家德斯蒂&middot;德&middot;特拉西最初使用的,其原意就是“观念学”(id&eacute;ologie),指基于一整套的观念系统,来对现实进行分析。"> 还有个巨大差异是治理的复杂性——治理是与意识形态无关的纯粹技术性安排,而属地治理是其基本原则之一。

    <span class="bold">2.欧洲与中亚: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

    斯大林的民族理论是在1912年帝俄时期提出的,此时布尔什维克仍处在积极策划革命的阶段,高扬民族自决理论有助于布尔什维克鼓动一切可动员的力量支持革命。然而到了革命成功,乌克兰、白俄罗斯、高加索诸国纷纷独立,斯大林便发现民族自决这个议题并不简单。他在1922年9月22日致列宁的一封信中提出,如果允许诸民族苏维埃共和国以独立的身份与俄罗斯联邦并立,可能会带来不可忍受的混乱与危险,所以应该令其以自治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span class="mark" title="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五卷,No. 07308。">值得注意的是,斯大林提出此一主张,并未放弃区域自治,他只是拒绝这些共和国可以与俄罗斯并立罢了。斯大林为此提出相应草案并在9月24日获得俄共(布)中央组织局委员会的通过。

    但是列宁坚决反对斯大林将民族苏维埃共和国合并于俄罗斯的意见,主张应该使它们与俄罗斯一起组建一个更大的“欧洲和亚洲苏维埃共和国联盟”。而在一些苏维埃共和国中也有人反对斯大林的意见,时任乌克兰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乌克兰人民委员会主席的拉柯夫斯基在1922年9月28日致斯大林的信中提出:“独立共和国的形式使我们有可能对所有的边疆地区乃至国外,最大限度地产生革命的影响。通过独立的阿塞拜疆、布哈拉、希瓦和其他共和国,苏维埃联邦有可能向东方最大限度地进行和平的革命渗透。通过独立的苏维埃乌克兰,苏维埃联邦有可能向加里西亚、布科维纳、比萨拉比亚进行同样的革命渗透。否则,我们将在没有任何重大必要性的情况下使自己失去这一武器,反而给予波兰和罗马尼亚资产阶级一种同我们斗争并加强其民族政策的新武器。”<span class="mark" title="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五卷,No. 02423。">

    通过独立共和国的形式向东方和西方渗透革命,是一种重要的斗争策略,一旦成功,布尔什维克通过俄国革命促动世界革命的远大理想便可实现。在对多种因素的考量下,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最终承认了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作为独立民族国家的身份,它们与作为独立民族国家的俄罗斯联邦共同组成苏维埃联盟。

    苏维埃联盟是个值得注意的事物,它并不是一个民族国家,而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旨向的帝国结构。民族国家的原则是内在均质;帝国则是内在多元,因其组成部分对一种具有普遍性的道德理想的追求与认同而内在联结。在苏维埃联盟内部,每一个加盟共和国都是内在均质化的,符合现代政治治理原则;整个联盟因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共同追求而内在联结,联盟内部的多元化因这样一种共同理想而被超越。这样一个帝国,区别于以中心、边疆为结构原则的古典帝国:因其承认各个加盟部分的主体性,故无所谓边疆;而每个主体又是内在一致的,更无边疆可言。但它也大不同于一般的内在均质化的民族国家。苏联就是一个现代帝国,它以实现全世界的共产主义革命这一历史使命作为存在的意义与理由。

    1922年12月16日俄共(布)中央委员会颁布《欧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缔约国有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宣言称,国际环境的敌视态度以及国内经济的凋敝现状,“所有这些情况无条件地要求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成一个联盟的国家,这个国家既能保证外部的安全和内部的经济繁荣,又能保证各族人民的民族发展自由。……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各族人民都举行了自己苏维埃的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成立‘欧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决议,各族人民的这一意志就是一个可靠的保证,它保证这个联盟是各个平等民族的自愿联合,保证每一个共和国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保证现有的或将来产生的一切苏维埃社会主义可以加入联盟。新的联盟将是反对资本主义的可靠的堡垒,是各族人民和睦共处和兄弟合作原则的辉煌现实”<span class="mark" title="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五卷,No. 07806。">。旧帝俄欧洲部分少数民族问题终于以“民族国家”的形式在苏维埃联盟的框架下获得解决。

    1922年之所以尚未提及中亚的民族问题,是因为当时中亚的布哈拉、花剌子模等共和国尚未完成土改,仍在实行封建经济,无法在社会主义之名下联合,故暂存而不论;如今的哈萨克斯坦地区在当时则是俄罗斯联邦内部的一个自治共和国,未被激活出民族国家这样一个问题。到了1924年,布尔什维克腾出手来决定处理中亚的民族问题时,在这里发现了新的敌手——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布尔什维克灵活地应用了斯大林的民族理论,在中亚通过建立“国家民族”的手段消解了这个对手。

    民族、国家的理念是用“自然”(传统、血缘——nation)来统摄“创世”(立国——state),用“民族”来定义“国家”。如果要坚持理论的一贯性,则布尔什维克不能在中亚建立民族国家,因为依照斯大林的民族理论的定义,当地远未进入资本主义经济阶段,还没有“民族”。情势所需,布尔什维克索性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土改,“反对大土地占有制、农奴制和专制独裁的可汗和埃米尔制度,实行‘要反对的不是资本,而是中世纪的残余’的任务”<span class="mark" title="[苏]苏联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苏联民族—国家建设史》上卷,赵常庆、鲁爱珍、邢万金、简隆德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7页。">。以这种方式把中亚的土著人群拔高,使其从封建阶段直接进入资本主义阶段,并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既可以使中亚有了形成斯大林意义上的“民族”的可能性,又可以体现社会主义跨越式发展的优越性。

    在此基础上,1924年,布尔什维克开始提出在中亚进行民族划界的问题。它可以通过划界而在中亚硬性地建立“民族国家”。虽然此中的所谓“民族”不过是刚刚塑造出来的,但这种塑造足以令布尔什维克绕过理论障碍,先把土地划分开来,确立state。一旦state确立了,那么新的利益结构与叙事结构必会打造出新的认同结构,从而建构出nation,通过“人”“地”联立形成稳定的现代治理结构,消解泛突厥主义的威胁,并在中亚形成分而治之之势。所以,布尔什维克在中亚是先建立国家,依照国家来定义“民族”,此所谓“国家民族”。布尔什维克中亚局在1924年发布了一个宣传提纲,强调在中亚进行民族领土划分的过程中,“要给予那些弱小民族和落后民族最大的关注”,“每个共和国和州都应该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利益”,<span class="mark" title="M. 瓦哈博夫:《乌兹别克社会主义民族的形成》,塔什干1961年俄文版,第391页。转引自丁笃本《中亚通史&middot;现代卷》,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以此来为中亚划界获取更大的正当性。划界工作迅速完成,1925—1929年,中亚陆续成立了五个民族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

    斯大林极力夸赞在中亚进行的民族国家划界工作。他说:“在革命以前的时代,这两个国家(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笔者注)被分裂成许多小块,建立了好多个不同的大小国家,成为‘当权者’实现剥削诡计的方便场所。现在时机到了,现在已经有可能把这些被分裂的小块重新联合成独立的国家,使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尔克明斯坦的劳动群众和政权机关接近并且打成一片。……既然这些国家后来愿意加入苏维埃联盟而作为它的平等的一员,那么这只是说明布尔什维克找到了一把能满足东方人民群众强烈愿望的钥匙,说明苏维埃联盟是世界上唯一的不同的民族劳动群众的自愿联合。”<span class="mark" title="《斯大林全集》第七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16页。">

    这段话清楚地显示了中亚划界的意义。一方面通过以国定族,击破“双泛”力量,“把中亚民族划分清楚,发展它们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有利于消除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影响”<span class="mark" title="丁笃本:《中亚通史&middot;现代卷》,第161页。">。 另一方面,通过“国家民族”实现“民族自决”的中亚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作为苏联对外输出革命的重要基地。从而,中亚由苏联面临双泛势力威胁的软腹部一变而为扩张苏联势力范围、经略亚洲问题的前哨。以中亚为基地,对于东方问题的解决将会实现俄国全球战略的目的。斯大林说,“共产主义的任务就是要打破东方被压迫民族数百年来的沉睡,用革命的解放精神来感染这些国家的工人和农民,唤起他们去反对帝国主义,从而使世界帝国主义失去它的‘最可靠的’后方,失去它的‘取之不尽的’后备力量”<span class="mark" title="[苏]斯大林:《不要忘记东方》,载《斯大林选集》上卷,第128页。">。在此前提下,中亚作为战略枢轴的重要意义就体现出来,“不久以前举行的穆斯林共产党员代表会议关于加强在东方各国即在波斯、印度和中国的宣传工作的决议,无疑地具有深刻的革命意义”<span class="mark" title="同上。">。

    <span class="bold">3.党建工作:以专政来统摄联盟

    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建成一个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宪法规定,每个加盟国有自由退出的权利。然而,“宪法规定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而包括列宁在内的苏联领导人认为联邦制不过是走向最终单一制的过渡形式。可是,苏联后来的实践证明,苏联的联邦制连这种‘过渡形式’都不是,而是直接的实实在在的单一制”<span class="mark" title="丁笃本:《中亚通史&middot;现代卷》,第145页。">。这种实际上的单一制保证了这个联盟不会解体,其奥秘在于苏联共产党的党建工作。

    党建的理论基础,还在于布尔什维克理论提出的苏联的历史使命:以苏联为基础,将共产革命扩及全球,最终实现一种普遍超越,实现人类的终极大同。民族加盟共和国的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苏维埃联盟的成立,不外乎实践该历史使命的必要步骤。

    从理念上来讲,无产阶级政党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必须胸怀天下。“苏联无产阶级的‘民族’任务和国际任务融合为一个共同的任务,即从资本主义压迫下解放各国无产者的任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利益和各国革命运动的利益完完全全融合为一个共同的利益,即社会主义革命在世界各国的胜利。……因此,把某个国家无产者的‘民族’任务与国际任务对立起来,就是在政治上犯了极严重的错误。……确认一个国家无产者的利益和任务跟各国无产者的利益和任务的一致性和不可分割性,这是各国无产者的革命运动获得胜利的最可靠的道路。”<span class="mark" title="[苏]斯大林:《再论我们党内的社会民主主义倾向》,载《斯大林选集》上卷,第514—515页。"> 所以,在布尔什维克党内“如果不打败形形色色的民族主义倾向分子,我们就不能用国际主义精神来教育人民,就不能保住苏联各族人民伟大友谊的旗帜,就不能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建立起来”<span class="mark" title="[苏]斯大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结束语》,载《斯大林选集》下卷,第621页。">。

    依照布尔什维克的理论,最终的超越是唯一正确的前景。这里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方面,该前景是唯一的,所以,领导各族人民去到这个前景的党也应当是唯一的。“党是阶级的一部分,是阶级的先进部分。几个党,也就是政党自由,只有在有利益敌对而不可调和的对抗阶级的社会里……才会存在。……在苏联没有几个政党存在的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这些政党自由的基础。在苏联只有一个党,即共产党存在的基础。”<span class="mark" title="[苏]斯大林:《对宪法草案的修改和补充意见》,载《斯大林选集》下卷,第408页。"> 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的唯一合法政党,各个加盟共和国的党只能作为苏共的支部存在。

    另一方面,该前景是正确的。其正确性需要有对历史意义的深刻把握才可被理解,也就是说,一般人是需要引导的。所以,“党应当站在工人阶级的前面,应当比工人阶级看得远些,应当引导无产阶级,而不应当做自发运动的尾巴。……只有采取无产阶级先进部队的观点、能够把群众的水平提高到认识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的党才能使工人阶级离开工联主义的道路,使它变成独立的政治力量”<span class="mark" title="[苏]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载《斯大林选集》上卷,第261页。">。由此得出的推论便是,无产阶级政党自然地应当超越起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民族意识,超越一般工人阶级的认识,突破民族国家的限制,自觉地联为一体,承担起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这更进一步地证实了苏联只能有一个党,并且从理论上来说,该党是属于全人类的党,各国共产党只是其支部,共同地担当起人类的历史命运。斯大林的这一套论述,逻辑上是高度自洽的。

    接下来很重要的一点是党的组织原则。高度的纪律性与组织性是列宁主义建党的核心原则,“党不仅是党的各个组织的总和。党同时还是这些组织的统一的体系,是这些组织正式结成的统一的整体,有上级的和下级的领导机关,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有全体党员所必须执行的实际决议。没有这些条件,党就不能成为能够有计划有组织地领导工人阶级斗争的统一的有组织的整体”<span class="mark" title="[苏]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载《斯大林选集》上卷,第264页。">。

    党的执政基础是无产阶级专政,其根本在于中央集权的统治。“如果没有一个因为本身具有团结性和铁的纪律而强有力的党,要争得和保持无产阶级专政是不可能的。可是,如果没有意志的统一,如果没有全体党员行动上的完全的和绝对的统一,党内铁的纪律是不可思议的。”<span class="mark" title="[苏]斯大林:《论列宁主义基础》,载《斯大林选集》上卷,第269页。"> 由此,又更进一步从理论上排除了加盟共和国“自由退出”的空间,因为阶级专政是超越民族意愿的根本。“应当记住,除了民族自决权以外,还有工人阶级巩固自己政权的权利,自决权从属于后一权利。有时候会发生自决权同另一个权利,即同最高权利——执政的工人阶级巩固自己政权的权利相抵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直截了当地说——自决权不能而且不应当成为工人阶级实现自己专政权利的障碍。前者必须向后者让步。”<span class="mark" title="[苏]斯大林:《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关于党和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的报告的结论》,载《斯大林全集》第五卷,第215页。">

    在具体的政治活动中,则要更加体现党作为正确引导者的地位,由各级党委对各级政府的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每个加盟共和国的党的领导完全由苏共中央指派,以确保国家的统一性。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党的地位要高于平行的政府机关。从而,“通过层层管理机构的每一级,从克里姆林宫一直到中亚最边远地区的区行政部门,党都保持着这种超越一切的地位”<span class="mark" title="[美]迈克尔&middot;刘金:《俄国在中亚》,陈尧光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108页。"> 。如此一来,通过对“人”的掌控,斯大林从根本上掏空了基于“人”“地”结合的民族独立的可能性。这保证了从理念上来说担当着重大历史命运的苏维埃帝国的一统性。

    如果我们将无产阶级专政称作某种意义上的政体,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称作某种意义上的国体的话,便可以说苏联是用政体的一统来克服国体的多元乃至分裂的可能。苏联以政体作为国家的本质,以国体作为工具形式,与通常国家的政治逻辑大不相同。理解它的关键在于斯大林的民族理论。斯大林的民族理论服从于他的总体政治构架,通过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布尔什维克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帝国机体。该帝国既有着超越性价值,又有着现实的策略,以一种现代性的极端方式,回应着现代性的挑战。同时,该帝国的秩序又有着巨大的扩展力,原则上来说,可以在不改变宪法结构的情况下,将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扩展至全球。<span class="mark" title="斯大林的理论中有着各个部分复杂的相互牵制关系,对其的改革如若没有对此种复杂性的深刻把握与理解,再在此基础上相机而动,便有可能带来国家的灭顶之灾。戈尔巴乔夫在20世纪80年代所推行的新思维改革,在党的机构中进行权力下放,又使党从对政府工作的干涉中退出,恰好把斯大林用以维系联盟不至于解体的中央集权制政党去掉了。此种政治幼稚病使得苏联的解体不可避免。">

    <span class="bold">二、中华民族的自我超越

    现代转型当中的中国,同时面临着三重任务:第一,要实现高强度的社会动员,以便应对日益险恶的国际安全环境;第二,要实现对于汉民族主义的超越,以便统合整个中华民族;第三,要实现对于中华民族主义的超越,以便恰当安顿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三重任务彼此矛盾,却又要同时解决。国民政府在三重任务的彼此纠葛当中,未能完成引领中国现代转型的任务;共产党则提供了另一种重要的尝试,该尝试部分借助了斯大林的民族理论,部分满足了转型中国所需的足够大格局的精神容量,同时完成了三重任务,但是又面临着新的困局。这里面复杂纠结的历史结构,构成了理解中国共产主义革命史的一个重要背景。

    <span class="bold">1.以时间克服空间:超强动员效力的实现

    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带来了超强的动员效力。要理解这种动员效力,需要先简单分析历史上的政治时间、空间结构的变迁。所谓政治时间、空间结构,是该时代主导的政治叙事对于世界秩序的想象与表达。任何秩序得以成立,都离不开暴力对其的底层支撑;但暴力本身是纯工具性的,它无法内生出目标,是政治叙事为其赋予目标,并以此构成暴力行为正当与否的判断标准。

    古典帝国时代,世界的政治空间结构是一种连续、渐变的差序格局,没有被硬性割裂为彼此不可通约的政治空间;整个世界朝向一个历史目的前行,历史目的则由帝国所承载的文化给出,超越于任何具体个人的意志之上。指向彼岸的、统一的历史时间,整合了世界上多重却并不割裂的政治空间。原则上来说,帝国覆盖所及,是文明有序的区域;帝国不及之处,是野蛮无序的区域。政治的意义就在于用秩序来克服无序,将文明扩展到全世界;帝国的敌人是无序,而不是具体的某个群体。

    进入近现代民族国家时代,世界被纵向割裂为一个个彼此不可通约的政治空间,也就是一系列的国家。国家通过宪法获得其表达,原则上来说,一部宪法会将自己视作永久性的,而不会为自己预设一个终止日,从而时间要素就被屏蔽在此种政治想象中之外,世界也永久性地处在这种割裂格局中。政治的意义就在于识别出谁是具体的敌人,从而能够有效地确立自己这个共同体的心理边界,打造认同;在共同体内部,基于宪法展开稳定可预期的法律秩序。

    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下的政治空间,则塑造了一种可被时间所克服的空间结构。民族国家式的纵向割裂的空间结构,在共产主义看来不过是一种阶级统治的工具,政治的意义不在于对这种阶级统治工具的认同,而在于通过阶级斗争,完成终极的普遍解放;阶级是通过生产资料占有方式获得定义,这种识别标准与血统、信仰、种族等等都没有关系,从而政治的空间结构就基于贫富关系而变成了一种横向割裂的格局。它打碎了纵向的政治空间内部的统一性,同时击穿了诸纵向空间彼此之间的分隔物(民族意识),通过横向空间的分隔物(阶级意识),识别出自己的敌人。敌人一方面是在国家内部(本国的统治阶级),一方面也在国家外部(其他国家的统治阶级);但所谓外部敌人并不是其他国家,因为国家概念本身要被阶级概念击穿,各国的无产阶级因共同的阶级身份而成为天然的战友,各种统治阶级则是无产阶级的共同敌人。

    阶级关系无国界,由此政治秩序也突破了任何国家界限,天然地以全球为单位,是无产阶级国际(international)对(无论是国家的还是国际的)资产阶级的普遍战斗。斗争的终结是一个伟大的终极历史时刻的到来,是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这将使得资产阶级时代的“民族”(nation)消失,或者说纵向划分的政治空间消失;由于从此进入无阶级社会,横向政治空间也将因此消失,整个人类世界进入一种普遍均质的状态。这便是用时间克服了空间。

    从另一角度来说,在这一终极历史时刻尚未到来之前,纵向的政治空间仍然存在,在已有国家的地方,表现为资产阶级所主导的阶级统治,在还没有国家的地方,表现为资产阶级所主导的民族自决;而横向的政治空间也一直存在,表现为普遍的阶级斗争,并作为历史演进的动力机制。一旦有了对于这样一种终极历史时刻的理解,有了对于历史规律的把握,人们便可以通过主观能动的行为来推动时间对空间的克服加速到来,这便是无产阶级革命。至于这一终极历史时刻何时到来,在哪里到来,在不同的地方分别以什么节奏到来,则有赖于革命领导者的判断。

    这带来一个衍生结果,就是革命领导者可以基于其判断,而以各种方式来利用不同的政治空间结构,对给定空间结构进行各种击穿,又创建必需的新的空间结构,由此而浮现出可以打交道的不同政治对象,可以视情况所需变换政治结盟关系,并能对此进行逻辑自洽的正当性辩护,形成具有极大的政治弹性与灵活性的政策方案。而用以为纵向空间的国家政治进行正当性辩护的各种观念系统,在横向空间的阶级政治当中是否仍然具有正当性,则取决于革命领导者对于历史时刻的判断,但即便仍然有正当性,也是一种工具性的正当性。阶级政治有自己的一套正当性观念系统,它超越于旧有的观念系统之上,统领并视情况调用各种观念系统。

    在这样一种时间、空间结构下,一切空间性的东西都被相对化,非终极的、日常时间性的东西也被相对化,它们都不具有绝对的价值和不可通约的差异,它们都将被那个终极历史时刻所超越,它们的意义也都通过那个终极历史时刻而获得识别。在终极历史时刻的观照下,一种终极命运审判式的精神结构建立起来,一切日常的禁忌都被打破,一切现实当中的魅惑(enchantment)都被祛除,一种无比宏大的世界观念被建构起来。以一种比喻的方式来说,这是一种不仅突破了“地心说”,也突破了“日心说”,甚至突破了“宇宙中心说”的时空叙事,任何以其他模式生成的历史目的,都会被它消解掉。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打开了想象力的空间,对于世界秩序拥有超级的思考格局。

    但超级格局还对应着另外一重面相。所有的这些超级格局,都以终极历史时刻来正当化自身,终极历史时刻在本质上类似于一种信仰。古典帝国也有其终极时刻,由宗教给出,将实现于彼岸世界;对该终极时刻的教义解说,会被转化为一种法理化的讨论,其在日常时间、日常政治中转化出一种具有可预期性的法权秩序。共产主义的终极时刻基于对历史规律的理性把握,将实现于此岸世界,对它的解说倘若被法理化,便与此岸世界的资产阶级法权难以区分,所以它会拒绝法理化的努力;这就让日常时间、日常政治本身的可预期性遭遇到困境,一种稳定的日常法律秩序难以建立起来。这样一种复杂纠结的状态,必须通过革命领导者的临机决断而获得突破;于是,革命领导者就会转为共产主义革命的肉身化呈现。共产主义革命历史当中的一系列复杂难解的困境,也隐藏在这一重面相中。

    在这种超级格局下,中国共产党获得了远大于中国国民党的动员效率。国民党及国民革命军基于列宁主义的组织原则而获得了新的军事动员效率,但是此种组织原则与其道德原则并不足够匹配;更准确地说,国民党试图用列宁主义的组织原则实现三民主义的理想,但三民主义是一种政治性的理念,而非伦理性的理念,只能为政权进行正当性辩护,并不能起到规范世道人心的作用。于是,强大的组织原则便会喧宾夺主,置换掉道德原则对于组织目标的定义能力。北伐的过程中便发生了一系列过激行动,对传统社会秩序与伦理形成巨大的冲击,也令组织目标本身陷入混沌。

    因此,蒋介石在1932年便提出要用“礼义廉耻”来“挽救堕落的民德和人心”“改造革命的环境”“确定我们革命的基础”。1934年春天,更进一步将此主张具化为“新生活运动”,以他重新解释过的“礼义廉耻”之四维作为基础道德原则,同时吸取一系列现代理念,以整肃国民日常生活、改良社会风气为目的,力图达到国民生活的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的目标。礼义廉耻不能抽象地谈,它需要具体的社会载体。在乡村而言,就是以乡绅阶层作为该道德秩序的担纲者,他们与一般的底层民众之间形成一种微观道德共同体的共生关系。而乡绅阶层只要存在,便对乡村人群具有组织能力,从而与政府从乡村汲取资源之努力形成抗衡;而国民党又不可能取消乡绅阶层,因为这与新生活运动本身的逻辑相悖。这就使得国民党政府从乡村地区进行资源动员的能力相对有限,其在财政上更多地要依靠江浙财阀以及外国贷款的支持。

    对共产党来说,则不存在这样一种障碍。在阶级斗争的话语下,乡绅阶层与底层农民之间在传统时代的等级共生关系,被转化为一种阶级斗争关系。共产党作为底层受压迫的劳动者的代表而存在,它引领底层劳动者反抗那些剥削者,敢于抗拒的人,便是土豪劣绅,会被镇压;而对他们的镇压,在终极历史时刻的时间维度中会获得高度的正当性。这就是共产党所领导的土改过程,土改打破了传统的乡村社会结构,带来强大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效果。共产党由此所获得的乡村资源动员能力,远非国民党所可比拟。

    但是这种资源动员手法有一个约束条件,即因为如前述,可预期的稳定的日常秩序在终极时刻照临下变得不稳定,日常的经济运转会大受影响,所以它会使得该手法很快走上自己的逻辑终点。除非,或者它能够持续地通过本身的高效动员而从外部汲取资源,或者它能够统治足够大的区域,从而通过庞大的规模来消化掉日常秩序受到的扰乱,仍然维持自己。<span class="mark" title="黄道炫先生对于中央苏区的研究,在这方面很有启发性。参见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倘若不能满足其中的至少一点,便需要改变政治策略,重新定义当下的政治时间与政治空间,以便革命能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继续;随着时空条件的改变,策略也可以无阻碍地转变。政治策略的各种改变,同样能够在终极历史时刻之下获得正当性辩护。这便是统一战线政策能够有效实施的政治哲学基础。

    在国际安全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国家对于动员效率的需求并不会很高,稳定的政策与日常秩序的需求是第一位。一旦国际安全环境变得很糟糕,则国家对于动员效率的需求就会变得很高,甚至会阶段性地压倒国家内生的历史目的。抗日战争时期,国家的安全环境越发糟糕,于是,共产党获得了特殊的历史意义。它通过其极为灵活的策略、极其宏大的格局、极其高超的效率,将敌后的乡村社会转化为共产党的根据地,并将自己从外在于中国历史与社会发展为内嵌于中国历史与社会。

    <span class="bold">2.对汉民族主义的超越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区域主要是在汉族、中原地区,边疆与少数民族问题只是被抽象地谈及过,在早期并未进入共产党的认真思考当中。直到后来转战陕北,长征一路上所走的多半是少数民族地区,陕北也是地处汉蒙回交界地带,倘若少数民族问题处理不好,会让革命遭遇到巨大困难。正是在这种处境下,共产党开始认真思考少数民族问题。这个过程与国民党从中原到西南、西北的视野转换有类似之处,但共产党以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为基础,对于少数民族问题的思考与处理有着与国民党大不同的路径与格局。

    1937年7月开始,中国共产党在陕北针对少数民族问题成立了一系列工作委员会,并专门成立了民族问题研究室。研究室在1940年起草了两份有关少数民族问题的指导性文件,成为党中央的正式文件。在这两份文件中,分析了少数民族所面对的三个基本矛盾:第一是回、蒙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第二是回、蒙民族和汉族的矛盾;第三是回、蒙民族内部的民主力量与封建势力的矛盾。<span class="mark" title="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册,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第455—456页。">

    最重要的是第三个矛盾,它析解出少数民族内部的阶级斗争关系,国家内部的民族矛盾便被阶级矛盾所击穿;第二个矛盾实际上并不是回、蒙民族与汉族的矛盾,而是两者与汉族统治阶级的矛盾。依照共产主义的叙事,蒋介石所代表的汉族统治阶级并不能代表汉族,只能代表资产阶级,必须被打倒,由中国的劳动阶级自我统治。这就需要革命,革命的领导者必须代表中国的劳动阶级,因为劳动阶级才是真正的属于中国人民的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中国的劳动阶级,所以越是共产主义,才越是民族主义。在一种复杂的时空结构变换当中,普世的共产主义被转化出民族主义的意义,民族主义又自然地从汉民族主义被上升为中华民族主义。普世民族主义的样貌于此也隐然浮现出来了。

    共产党带领劳动阶级推翻汉族统治阶级的革命,实际上就是消除国家内部的民族矛盾,使少数民族与汉族获得平等地位的过程;而获得解放的少数民族也要在共产党的支持下完成自己内部的民主革命,由其劳动阶级来自主,最终形成普遍均质的人民。整个过程中,汉族劳动阶级的革命是核心的能动力量,它会引发整个中国内部的连锁革命,并通过阶级斗争消解一切民族矛盾,共产党则是超越于各民族之上的统合性力量。在阶级斗争的话语下,不再有汉族与少数民族之分,而只有阶级之分。

    在此逻辑下,还可进一步击穿第一个矛盾,即少数民族乃至汉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这是国际层面的阶级斗争,日本帝国主义并不代表日本人民,中华民族应该与被日本帝国主义统治者所压迫的日本人民联合,<span class="mark" title="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的“日本人民”的意识形态想象本来可能仅仅停留在想象层面,但是共产国际派了日共的野坂参三(化名林哲)来到延安,使得“日本人民”有了一个具象化的载体,支撑着超国家的国际阶级斗争的秩序想象一直持续到战后,并使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日外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着“日本人民本位”。其效果极为复杂,是理解战后中日关系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参见刘建平《战后中日关系:“不正常”历史的过程与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推翻国际层面的反动派,并最终实现全球普遍革命。对于回、蒙之外的少数民族问题的解析基本上是在同样的理论结构下完成的。这是对斯大林民族理论的一种本土化应用,纵向的民族政治空间与横向的阶级政治空间,在这一叙事中被以各种方式调用,最终在一个复杂的时间结构中,实现对各种矛盾的逐层消解。

    在这样一种时空结构的叙事逻辑下,我们可以看到类似于苏联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过程。共产党在纵向政治空间的结构下,承认少数民族的主体地位,典型的象征性事例呈现在对成吉思汗陵西迁的处理上。在成陵途经延安之际,共产党也安排了盛大的迎灵和祭祀活动,祭文起首语与国民政府类似:“延安党政军民学各界,谨以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圣武皇帝元太祖成吉思汗之灵。”<span class="mark" title="共产党的祭词全文如下:“维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十八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代表谢觉哉——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代表滕代远,陕甘宁边区政府代表高自立率延安党政军民学各界,谨以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圣武皇帝元太祖成吉思汗之灵曰:日寇逞兵,为祸中国,不分蒙汉,如出一辙。嚣然反共,实则残良;汉蒙各族,皆眼中钉。乃有奸人,蜂然附敌,汉有汉奸,蒙有蒙贼。驱除败类,整我阵营,抗战到底,大义是宏。顽固分子,准投降派,摩擦愈凶,敌愈称快。巩固团结,唯一方针,有破坏者,群起而攻。蒙元太祖,世界英杰,今日郊迎,山河聚色;而今而后,五族一家,真正团结,唯敌是挝。平等自由,共同目的,道路虽艰,在乎努力。艰苦奋斗,共产党人,煌煌纳领,救国救民;祖武克绳,党仁不让,大旱盼霓,国人之望。清凉岳岳,延水汤汤,此物此志,寄在酒浆。尚飨。”">但文中所呈现出的政治空间结构与国府大不相同。嗣后,又在陕甘宁边区成立蒙古文化促进会,在延安建立成吉思汗纪念堂和设立蒙古文化陈列室,每年春夏两季分别举行两次成吉思汗大祭典,毛泽东、朱德曾亲自发起公祭。<span class="mark" title="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册,第463—464页。">

    但是,这样一种纵向空间的民族政治,又必须从属于横向空间的阶级政治。国共内战时期,内蒙古率先解放,在1947年5月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其施政纲领明确规定:内蒙古自治政府以内蒙古各盟旗为自治区域,是中国的组成部分;自治政府是实现高度自治的区域性的民族政府;区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建立各民族间的亲密合作团结互助的新民族关系。此前的东蒙等地曾经有过一些由蒙古族建立的“自治政府”,意在进行民族自决,乃至与外蒙古合并;但是苏联及外蒙古出于对国际关系问题的考虑,都拒绝了合并的建议。这些尝试遂渐次失败,其中很多领导人物被新成立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所整合。新的自治政府成立的时候,几个东蒙背景的领导人物旧话重提,认为内蒙古的社会状况和内地不一样,还没有无产阶级,成立共产党没有阶级基础,不能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革命。

    与乌兰夫一同从延安被派赴内蒙古领导当地革命工作的刘春(曾任西北工作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室的负责人)则坚决驳斥,提出,正因为内蒙古的无产者规模还太小,不足以形成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所以内蒙古的蒙、汉等各民族无产者便必须与全国其他各民族的无产者一起,才能形成足够的规模并成为无产阶级,也就是统一的中国无产阶级。因此,内蒙古的无产阶级革命只有作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才能获得成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并不是哪一个民族的党,所以争取包括蒙古族在内的中国各少数民族彻底解放的中国革命,只能由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来领导。<span class="mark" title="参见刘春《内蒙工作的回忆》,载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内蒙古文史资料》第50辑,内蒙古政协文史书店发行,1997年,第81—84页。感谢齐群博士与笔者讨论中在这方面的提示。"> 刘春的这套叙述,同样获得了乌兰夫的支持。乌兰夫提出,内蒙古长期发展的历史,尤其是近现代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已证明蒙古族人民和全国各族人民是紧密相连的,内蒙古革命斗争也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开中国革命的总轨道;中国共产党并不是汉人的政党,而是超民族的无产阶级政党,内蒙古的工人阶级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当然应该由中国共产党来统一领导。<span class="mark" title="参见刘介愚《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必由之路:纪念“四&middot;三会议”五十周年、记述原国家副主席乌兰夫的忆述》,载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内蒙古文史资料》第50辑,第226—227页。相关论述,亦可见于乌兰夫《乌兰夫回忆录》,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第212—214页。">

    这样一种叙述,其政治空间的结构变换极为高超,在终极时刻的背景下,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主体性与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格局,进行了一种有机结合。如此的政治空间观与格局感,使得共产党在少数民族政策上有着远远大于国民党的灵活度与吸引力,最终在整体战略形势不如国民党的情况下,反倒收获了蒙古族的人心,率先统合了内蒙古地区,将其变为自己可以依凭的极为重要的战略后方。<span class="mark" title="关于共产党与国民党在内蒙古地区的人心争夺,以及共产党的一系列灵活政策过程,可以参见李国芳《中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以建立内蒙古自治政府为例》,《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6期。">

    同样,在新疆,也呈现出类似的政治空间结构变换。作为一个在民国时期在新疆政坛已有重要地位的维吾尔族精英,包尔汉在其回忆录中曾多次谈到,民国时他与其他维吾尔族政治精英交流时会反复强调,新疆不能走独立的道路,那会让它落入帝国主义魔掌,就像印度、朝鲜和中国东北一样;但是国民党无视新疆本土人民意愿的统治也不能接受,所以要追求的是在中国的框架下实现新疆的自治。在帝国主义魔掌等富于意识形态色彩的话语下,可以看到包尔汉更深层的思考。他于1948年在新疆学院(新疆大学前身)对全校师生发表演讲,驳斥东突主义者:“新疆两千多年以来就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新疆不是一个民族的新疆,而是各民族的新疆。正如中国不是一个民族的中国,而是各民族的中国一样。如果说新疆只有维吾尔族一个民族的话,在新疆范围来说就是犯了大民族主义的错误;在全国范围来说,就犯了地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