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穿到古代当名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工夫常盯着他,不如还是把他送个书院念书,你哪天有空哪天指点他一下就行。”
宋时笑着应道:“二嫂说得是,我这些日子歇惯了,差点忘了国朝要编新书,我还兼着刻书一职,还真不能像哥哥们当初教我时那样教侄儿们,只能偶尔给他们讲讲。”
两个大人几句话间就定下了要让霄哥儿提前上学的事,吓得孩子眼中含泪,委屈巴巴地看着父亲。
他爹却也没留心这个一向宝贝的独子,而是在劝老太太:“爹和时官儿在南边时,咱们一家子没奈何要分开。如今他们都到京里了,离着保定不过三百里路程,口音风俗也是大差不差的,难道还两地住着么?”
虽然不少做官的都是孤身上任,把父母妻儿留在家乡,可那些不是为地方远,就是家里有子弟奉养父母,可以放心留下。他跟大哥也都有个举子功名,不提在京读书考试方便,若是将来捐得了京官,一家父子兄弟都在京,单把妇孺留在家乡,也不成个样子。
连宋大哥都说了一句:“时官连房子都买了,娘为了他的孝心,也进京住两天罢。”
老夫人倒不关心别的,只问宋时:“你买那院子花了多少银子?你爹给你的零花够吗?别是找京里头开钱桌的借的吧?那钱桌、钱柜的银子可借不得,咱们家里你爹寄来的银子都花不了,差多少娘给你。”
这么大人了,又考上国家公务员,哪儿能花父母的钱呢。
宋时用力摇了摇头说:“那就是个三进的小院子,花不了几两银子,我找桓家师兄借的,娘你放心就是。要是咱们一家子都进京住,就得买个大宅了,这银子我却不好再找他借,定找娘要的。”
他娘点点头,叹了一声:“你师兄待你倒还那么好,只是咱们两家缺了些缘份。罢了,我知道你们少年人都觉着京城好,不过就是要走,怎么也要看着咱家门前立起三元牌坊再说。你先好生歇歇,回头你们兄弟带着霖官儿去坟上祭扫,告祭祖宗,再找个和尚算算才得准。”
祭礼、展墓是一家一姓的大事,自然不能到了家随随便便就去。得先安排人买下三牲、纸烛、线香、扎的金银元宝,还要提前叫人将坟前荒草清理干净,重将坟包堆高,他们才好风风光光捧着圣旨去坟前告祭。
不过到了自己家里,这些杂事就都不用宋时费心了。他这一天只是吃吃玩玩,给娘和侄儿们讲自己在外任上如何玩乐,如何跟着一身官威的爹爹审判福建豪强劣绅。
讲到激动处,还唱了一嗓子“衙前听审,正遇钦差来巡”,听得他娘眉花眼笑,指着他跟儿子媳妇说:“这哪儿像个做了官的人,倒比小时候还活泼了。”
那时刚穿来时演技不行,后来又忙着写论文,再后来又进了京,跟这一世的嫡母、兄嫂、侄儿们相处得倒不多了。
宋时听着有些惭愧,越发卖力地彩衣娱亲,唱念作打,还加了些京剧的动作身段儿。
虽然也就是春晚和戏曲频道看来的水准,但那也是经过六百年艺术积累的,拿出来单看也足够惊艳观众。老夫人看得入神,不知是夸赞还是担忧地叹了一声:“这竟是哪儿学来的,这一摆手,一摇身,真有大官儿的气派!咱们立春时看府衙前唱的大戏也没有这么好看的!”
二侄儿给面子地啪啪啪给他鼓掌;大侄儿已经读了四书,自然矜持些,只跟着他唱的曲子摇头晃脑。唯有小侄儿想起兄长们都是八岁上学,自己却被这个从没见过的叔叔一句话说得立刻就要去念书,心里满含悲伤,连他的戏都不要看了!
到晚上各家回了小院,宋昀才抱起大儿子,搂着媳妇,坐在床上看着一双女儿。
霄哥儿见那个疼爱自己的爹又回来了,抓紧时间求告:“大哥二哥都是八岁才上学的,我也想八岁再读书,爹再让我多玩两年吧!”
宋昀顿时把脸一板,要来个“当面教子”。他娘子却把儿子往身后一拉,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背后教夫:“他在人前说这话,你怪他也罢了,孩子当着他三叔不是没说什么,到自己院里才求你一句吗?这又没外人在,你装什么严父,好好地跟他讲明白,我们霄哥儿能不懂事吗?”
她抱着有点吓着的儿子说:“霄哥不怕,去学里念书可好玩了,有好多你这年纪的小孩儿一道玩耍,只要你背好了书,先生也不打手板呢。”
小孩子听不出这话中的陷阱,便放心地倚在母亲怀里听父母说话。
宋昀也饶过儿子,对二奶奶李氏说:“我这回想要奉母亲进京,也是为着我自己不想再考,想捐个官儿做做。到时候我定然要把你带走,万一大哥也把大嫂带去任上,娘一个人在家乡肯定不行。”
李氏眼中蓦地亮起一点光华,惊喜得说话都打起了官腔,娇娇柔柔地问:“爷怎么想开、想起要放弃科试,捐个官身的?”
宋昀笑道:“连我爹最后都不考了,我们兄弟又不是爹那样执着进士功名的,算算年纪也觉得不能一直考下去了。再者说,时官儿都知道给家里置产了,我这么大人,难道还一直吃用父母甚至弟弟挣下的家事?”
他犹豫一下,把儿子赶到一旁耳房去睡,低声跟爱妻说:“我想时官儿有出息,将来必定能给咱们娘和他媳妇各挣上一轴诰命。可他再有出息也没有给嫂子挣诰命的,我做人丈夫、做人父亲的,也得自己搏个封妻荫子哪。”
有工夫常盯着他,不如还是把他送个书院念书,你哪天有空哪天指点他一下就行。”
宋时笑着应道:“二嫂说得是,我这些日子歇惯了,差点忘了国朝要编新书,我还兼着刻书一职,还真不能像哥哥们当初教我时那样教侄儿们,只能偶尔给他们讲讲。”
两个大人几句话间就定下了要让霄哥儿提前上学的事,吓得孩子眼中含泪,委屈巴巴地看着父亲。
他爹却也没留心这个一向宝贝的独子,而是在劝老太太:“爹和时官儿在南边时,咱们一家子没奈何要分开。如今他们都到京里了,离着保定不过三百里路程,口音风俗也是大差不差的,难道还两地住着么?”
虽然不少做官的都是孤身上任,把父母妻儿留在家乡,可那些不是为地方远,就是家里有子弟奉养父母,可以放心留下。他跟大哥也都有个举子功名,不提在京读书考试方便,若是将来捐得了京官,一家父子兄弟都在京,单把妇孺留在家乡,也不成个样子。
连宋大哥都说了一句:“时官连房子都买了,娘为了他的孝心,也进京住两天罢。”
老夫人倒不关心别的,只问宋时:“你买那院子花了多少银子?你爹给你的零花够吗?别是找京里头开钱桌的借的吧?那钱桌、钱柜的银子可借不得,咱们家里你爹寄来的银子都花不了,差多少娘给你。”
这么大人了,又考上国家公务员,哪儿能花父母的钱呢。
宋时用力摇了摇头说:“那就是个三进的小院子,花不了几两银子,我找桓家师兄借的,娘你放心就是。要是咱们一家子都进京住,就得买个大宅了,这银子我却不好再找他借,定找娘要的。”
他娘点点头,叹了一声:“你师兄待你倒还那么好,只是咱们两家缺了些缘份。罢了,我知道你们少年人都觉着京城好,不过就是要走,怎么也要看着咱家门前立起三元牌坊再说。你先好生歇歇,回头你们兄弟带着霖官儿去坟上祭扫,告祭祖宗,再找个和尚算算才得准。”
祭礼、展墓是一家一姓的大事,自然不能到了家随随便便就去。得先安排人买下三牲、纸烛、线香、扎的金银元宝,还要提前叫人将坟前荒草清理干净,重将坟包堆高,他们才好风风光光捧着圣旨去坟前告祭。
不过到了自己家里,这些杂事就都不用宋时费心了。他这一天只是吃吃玩玩,给娘和侄儿们讲自己在外任上如何玩乐,如何跟着一身官威的爹爹审判福建豪强劣绅。
讲到激动处,还唱了一嗓子“衙前听审,正遇钦差来巡”,听得他娘眉花眼笑,指着他跟儿子媳妇说:“这哪儿像个做了官的人,倒比小时候还活泼了。”
那时刚穿来时演技不行,后来又忙着写论文,再后来又进了京,跟这一世的嫡母、兄嫂、侄儿们相处得倒不多了。
宋时听着有些惭愧,越发卖力地彩衣娱亲,唱念作打,还加了些京剧的动作身段儿。
虽然也就是春晚和戏曲频道看来的水准,但那也是经过六百年艺术积累的,拿出来单看也足够惊艳观众。老夫人看得入神,不知是夸赞还是担忧地叹了一声:“这竟是哪儿学来的,这一摆手,一摇身,真有大官儿的气派!咱们立春时看府衙前唱的大戏也没有这么好看的!”
二侄儿给面子地啪啪啪给他鼓掌;大侄儿已经读了四书,自然矜持些,只跟着他唱的曲子摇头晃脑。唯有小侄儿想起兄长们都是八岁上学,自己却被这个从没见过的叔叔一句话说得立刻就要去念书,心里满含悲伤,连他的戏都不要看了!
到晚上各家回了小院,宋昀才抱起大儿子,搂着媳妇,坐在床上看着一双女儿。
霄哥儿见那个疼爱自己的爹又回来了,抓紧时间求告:“大哥二哥都是八岁才上学的,我也想八岁再读书,爹再让我多玩两年吧!”
宋昀顿时把脸一板,要来个“当面教子”。他娘子却把儿子往身后一拉,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背后教夫:“他在人前说这话,你怪他也罢了,孩子当着他三叔不是没说什么,到自己院里才求你一句吗?这又没外人在,你装什么严父,好好地跟他讲明白,我们霄哥儿能不懂事吗?”
她抱着有点吓着的儿子说:“霄哥不怕,去学里念书可好玩了,有好多你这年纪的小孩儿一道玩耍,只要你背好了书,先生也不打手板呢。”
小孩子听不出这话中的陷阱,便放心地倚在母亲怀里听父母说话。
宋昀也饶过儿子,对二奶奶李氏说:“我这回想要奉母亲进京,也是为着我自己不想再考,想捐个官儿做做。到时候我定然要把你带走,万一大哥也把大嫂带去任上,娘一个人在家乡肯定不行。”
李氏眼中蓦地亮起一点光华,惊喜得说话都打起了官腔,娇娇柔柔地问:“爷怎么想开、想起要放弃科试,捐个官身的?”
宋昀笑道:“连我爹最后都不考了,我们兄弟又不是爹那样执着进士功名的,算算年纪也觉得不能一直考下去了。再者说,时官儿都知道给家里置产了,我这么大人,难道还一直吃用父母甚至弟弟挣下的家事?”
他犹豫一下,把儿子赶到一旁耳房去睡,低声跟爱妻说:“我想时官儿有出息,将来必定能给咱们娘和他媳妇各挣上一轴诰命。可他再有出息也没有给嫂子挣诰命的,我做人丈夫、做人父亲的,也得自己搏个封妻荫子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