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说网 www.90xsw.net,竹林颂:嵇康传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公元253年夏,蜀将姜维终于从刘禅手中得到北伐之令,率领数万大军从石营而出,围攻曹魏南安,却因军粮耗尽而不得不退军。还师途中,他路过了自己的家乡,也是他身为魏将时曾镇守过的天水郡。
那天水郡的钟山峡谷,群峰叠嶂,山有奇洞,溪流潺潺,乃一处人迹罕至的世外仙境。此地因雨季较多,山间断壁上常年有天水坠落,垂若珠帘,故被人称为“水帘洞”。望了望不远处的山峦,姜维从战马上翻身下来,对身后诸将道:“尔等且在此地安营休整,本将军自去山上一观。”说罢也不等众人回应,只带着随身的佩刀往山上徒步而去。还是少年时,他曾来过此山玩耍,那深藏在峭壁间的水帘洞府是最吸引他的所在。一别经年,不知那是否还留存着当年的景致?
姜维提起真气往上爬去,起先还算轻松,可爬至半山腰时终敌不过山路崎岖,脚步逐渐慢了下来。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是年过半百之人。挥去额角的汗,他仍不愿放弃地继续往上爬。记忆中的水帘洞就在不远处,他仿佛已听到飞溅的流水声。然而,越是心焦目标便越是难以抵达。就在他即将攀上洞穴前的峭壁时,脚下突然一滑,身子不受控制地往山下坠去。
“当心!”就在他即将抓空之时,一双坚实有力的手牢牢抓住了他的胳膊,将他拉离险境。
姜维扶着崖壁定了定神,才对救他之人抱拳道:“多谢义士相救!”
那人看清他身上的盔甲战袍,清冷道:“你是蜀将?”
“是。”姜维暗暗摸上腰间的佩刀,警觉地打量起眼前之人。此人三旬年纪,身姿健朗挺拔,相貌十分俊逸。最不可思议的是,他虽攀行于山林间白衣却一尘不染,借着石缝透下的光亮看去,仿若笼在光晕中的仙人。姜维不知道,他遇见的便是自己曾教过的五岁娃儿,嵇康。而对方也同样没有认出他。
“我是魏人,看来你我并不同路。”嵇康淡淡一句,不欲再与面前的蜀将交谈,转身径自往水帘洞府中去。
想来此人并无恶意,只是不想与敌国之将多谈。姜维松开握着的佩刀,看着近在眼前的洞口,遗憾地叹了口气。蜀将与魏人,的确无法共处。扫了扫甲胄上的泥灰欲向山下走去,却突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方走了几步,身后传来话语:“雨天留客,将军请进来避雨吧。”
姜维心中一喜,快步走回山洞,随即四处打量起来。洞内奇石林立,壁上青苔斑斑,在洞穴深处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石壁上的积水坠落下来,滴滴答答,犹如谁在轻叩琴弦。嵇康正盘膝坐在水池边的干燥处,借着洞口射来的光读着一册古书。
“此洞阴暗,足下为何在此读书?”姜维虽不知他的身份,但推测他绝非常人,是以称为“足下”。
“将军不在沙场厮杀,为何又会来到这里?”嵇康并不抬头,反问道。
“粮草耗尽,不得不退兵。途经旧地,故来一游。”
“战场拼杀,所为何故?”
“兴复汉室,护国安民。”
“汉室重兴,民之愿乎?”
“替天行道,无可置疑。”姜维答得斩钉截铁。
“天道……”嵇康放下手中书卷,锁眉思索起来。魏蜀吴三国均将对方视为死敌,欲灭之而后快。经历了汉末这么多年的战乱之后,所谓的“汉室”正统,不过是彼此攻伐的说辞罢了,百姓心中真正的天道乃是“统一与太平”。
何况,吾之往生道,彼之赴死路,盛衰难期测,遑论识天道?
姜维见他兀自思索,便也不再理,往洞内更深处探去。洞深处较为干燥,岩壁石块与洞口迥然不同。令人奇怪的是,洞中最深处还架着一口打铁的火炉。他只顾往前走着,不想却被地上一块突起的硬物绊了一跤。随意向后一踢,将硬物扫到了洞口处。里里外外转了一整圈,颇为扫兴。这山洞除了有水帘与奇石外,与其他山洞相比并无多大分别,为何年幼时会觉得那样神秘,仿佛永远也看不够?这便是所谓的物是人非吧。幼时的奇观如今只是一处再寻常不过的景致,而他也早忘了自己魏人的出身,只记得自己是蜀将。
洞外的雨声渐渐停歇,似乎知道来访之人已意兴阑珊。姜维走到洞口,回望了嵇康一眼,一丝熟悉的感觉袭上心头,细想时却又无迹可寻。他悄无声息地离开水帘洞,迎着微雨的傍晚天色顺山路而下。远远的,大军驻扎之地映入眼帘。正准备整衣上前,一支短箭从侧后方射来,带着清冽的风声,狠狠扎在面前的梧桐树上。定睛一看,这短箭与上次在府上出现的那枚一模一样。回身搜寻,一个黑影鬼魅般迅疾掠过,隐在峭壁之中。姜维瞬间明了,拔出短箭来看那上面的字条,脸色不由得一变,露出犹疑之色。
却说水帘洞中的嵇康待姜维走后,... -->>
公元253年夏,蜀将姜维终于从刘禅手中得到北伐之令,率领数万大军从石营而出,围攻曹魏南安,却因军粮耗尽而不得不退军。还师途中,他路过了自己的家乡,也是他身为魏将时曾镇守过的天水郡。
那天水郡的钟山峡谷,群峰叠嶂,山有奇洞,溪流潺潺,乃一处人迹罕至的世外仙境。此地因雨季较多,山间断壁上常年有天水坠落,垂若珠帘,故被人称为“水帘洞”。望了望不远处的山峦,姜维从战马上翻身下来,对身后诸将道:“尔等且在此地安营休整,本将军自去山上一观。”说罢也不等众人回应,只带着随身的佩刀往山上徒步而去。还是少年时,他曾来过此山玩耍,那深藏在峭壁间的水帘洞府是最吸引他的所在。一别经年,不知那是否还留存着当年的景致?
姜维提起真气往上爬去,起先还算轻松,可爬至半山腰时终敌不过山路崎岖,脚步逐渐慢了下来。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是年过半百之人。挥去额角的汗,他仍不愿放弃地继续往上爬。记忆中的水帘洞就在不远处,他仿佛已听到飞溅的流水声。然而,越是心焦目标便越是难以抵达。就在他即将攀上洞穴前的峭壁时,脚下突然一滑,身子不受控制地往山下坠去。
“当心!”就在他即将抓空之时,一双坚实有力的手牢牢抓住了他的胳膊,将他拉离险境。
姜维扶着崖壁定了定神,才对救他之人抱拳道:“多谢义士相救!”
那人看清他身上的盔甲战袍,清冷道:“你是蜀将?”
“是。”姜维暗暗摸上腰间的佩刀,警觉地打量起眼前之人。此人三旬年纪,身姿健朗挺拔,相貌十分俊逸。最不可思议的是,他虽攀行于山林间白衣却一尘不染,借着石缝透下的光亮看去,仿若笼在光晕中的仙人。姜维不知道,他遇见的便是自己曾教过的五岁娃儿,嵇康。而对方也同样没有认出他。
“我是魏人,看来你我并不同路。”嵇康淡淡一句,不欲再与面前的蜀将交谈,转身径自往水帘洞府中去。
想来此人并无恶意,只是不想与敌国之将多谈。姜维松开握着的佩刀,看着近在眼前的洞口,遗憾地叹了口气。蜀将与魏人,的确无法共处。扫了扫甲胄上的泥灰欲向山下走去,却突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
方走了几步,身后传来话语:“雨天留客,将军请进来避雨吧。”
姜维心中一喜,快步走回山洞,随即四处打量起来。洞内奇石林立,壁上青苔斑斑,在洞穴深处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石壁上的积水坠落下来,滴滴答答,犹如谁在轻叩琴弦。嵇康正盘膝坐在水池边的干燥处,借着洞口射来的光读着一册古书。
“此洞阴暗,足下为何在此读书?”姜维虽不知他的身份,但推测他绝非常人,是以称为“足下”。
“将军不在沙场厮杀,为何又会来到这里?”嵇康并不抬头,反问道。
“粮草耗尽,不得不退兵。途经旧地,故来一游。”
“战场拼杀,所为何故?”
“兴复汉室,护国安民。”
“汉室重兴,民之愿乎?”
“替天行道,无可置疑。”姜维答得斩钉截铁。
“天道……”嵇康放下手中书卷,锁眉思索起来。魏蜀吴三国均将对方视为死敌,欲灭之而后快。经历了汉末这么多年的战乱之后,所谓的“汉室”正统,不过是彼此攻伐的说辞罢了,百姓心中真正的天道乃是“统一与太平”。
何况,吾之往生道,彼之赴死路,盛衰难期测,遑论识天道?
姜维见他兀自思索,便也不再理,往洞内更深处探去。洞深处较为干燥,岩壁石块与洞口迥然不同。令人奇怪的是,洞中最深处还架着一口打铁的火炉。他只顾往前走着,不想却被地上一块突起的硬物绊了一跤。随意向后一踢,将硬物扫到了洞口处。里里外外转了一整圈,颇为扫兴。这山洞除了有水帘与奇石外,与其他山洞相比并无多大分别,为何年幼时会觉得那样神秘,仿佛永远也看不够?这便是所谓的物是人非吧。幼时的奇观如今只是一处再寻常不过的景致,而他也早忘了自己魏人的出身,只记得自己是蜀将。
洞外的雨声渐渐停歇,似乎知道来访之人已意兴阑珊。姜维走到洞口,回望了嵇康一眼,一丝熟悉的感觉袭上心头,细想时却又无迹可寻。他悄无声息地离开水帘洞,迎着微雨的傍晚天色顺山路而下。远远的,大军驻扎之地映入眼帘。正准备整衣上前,一支短箭从侧后方射来,带着清冽的风声,狠狠扎在面前的梧桐树上。定睛一看,这短箭与上次在府上出现的那枚一模一样。回身搜寻,一个黑影鬼魅般迅疾掠过,隐在峭壁之中。姜维瞬间明了,拔出短箭来看那上面的字条,脸色不由得一变,露出犹疑之色。
却说水帘洞中的嵇康待姜维走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